
我国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分析与建议(三).doc
10页我国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分析与建议 内容摘要通货膨胀与就业问题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而当前我国正面临着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因此,弄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对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和就业历史情况进行了回顾,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然后引入了研究通货膨胀和就业问题的常用工具—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运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相关系数论证和解析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现象及其原因,并针对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宏观背景,对抑制恶性通货膨胀和降低失业率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通货膨胀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宏观经济 通货膨胀与就业问题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它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一直是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治理通货膨胀和失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通货膨胀分析 (一)关于通货膨胀的界定 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按照这一说明,如果仅有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这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上升才是通货膨胀 西方学者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将通货膨胀分成以下三类第一,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目前,许多国家都存在着这种温和的货膨胀第二,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这时,货币流通速度提高而货币购买力下降,均具有较快的速度当奔腾的通货膨胀发生以后,由于价格上涨率高,公众预期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因而采取各种措施来保卫自己的利益,以免受通货膨胀之害这将使通货膨胀更为加剧第三,超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发生这种通货膨胀时,价格持续猛涨,人们都尽快地使货币脱手,从而大大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其结果,货币完全失去信任,货币购买力猛降,各种正常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以致使货币体系和价格体系最后完全崩溃 (二)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状况 据相关文献记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过多次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4-1985年、1987-1989年、1993-1995年 1980年的通货膨胀发生在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段时期,宏观上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
1984-1985年的通货膨胀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加剧 1989年的通货膨胀是由于1985年中央采取的紧缩政策在尚未完全见到成效的情况下,又开始全面松动,导致需求量的严重膨胀 1993一1995年的通货膨胀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起因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过猛与金融持续的混乱,有人形象地总结为“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和“一乱”(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 (三)我国产生通货膨胀压力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 目前有说法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人民币升值引起的,或者两者是伴生的实际上,与其说通货膨胀是人民币升值引起的,还不如说它是由低估了的人民币没有及时升值而引起的 通货膨胀不管是由成本上升触发,还是由需求强劲触发,从根本上说,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因为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的结果。
由于大量货币追逐少量商品而造成价格上升;或者房地产、股票、收藏品等资产价格的上升;或者是消费聘的物价指数上升,叫做通货膨胀在经过若干年的货币超发积累之后,到2021年,开始在资产泡沫的形成上表现出来,到了2021年中期,通货膨胀也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二、我国近年来失业率概况 (一)关于失业率的说明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同从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可以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数中实际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我国目前定期发布和实际使用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 (二)我国近年来失业问题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政府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完全可以通过计划经济体制来解决此后,我国在城镇劳动就业领域实行国家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至于农民,因为他们拥有土地,因此认为他们不存在失业所以,长期以来我国不承认存在失业问题20世纪70年代后期,大批知识青年回城,造成前所未有的失业高峰在这种形势下,我国 才开始建立失业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四次失业高峰第一个失业高峰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二个失业高峰出现在80年代末期、第三次失业高峰出现在90年代后期、第四次失业高峰出现在二十一世纪的前期,失业率逐年攀升,最高达到4.3%,年均失业率为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就业数量不断增加,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剧,尽管政府为解决下岗职工的就业也出台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但我国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甚至出现了大学生失业的现象;另一方面经济发达的沿海特区出现了“民工荒”,这一现象又同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急需转移的状况很不协调如何解决我国大量的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不但是对我国政府的执政能力是个严峻的考验,同时对经济理论界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菲利普斯曲线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重要观点 第一,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同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来 第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存在着交替的关系,它们是可能并存的,这是对凯恩斯观点的否定 第三,当失业率自然失业率(u)时通货膨胀率为0因此可以把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通货膨胀为0时的失业率 第四,由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以运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这就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我国的失业-通胀菲利普斯曲线 我国自经济体制转轨以来菲利普斯曲线变动趋势: 1978年-2021年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相关系数为一0.19,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较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将失业率作为x轴,通货膨胀率为y轴,可以看出两者的变化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相互交替关系,在1979—1980年、1983—1985年、1985—1986年、1990—1991年、1994—1997年、2021—2021年、2021—2021出现过;(2)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即失业率不变通货膨胀率上升或下降的情况,在1986—1988年、1991—1992年、1997—2021年分别出现过;(3)正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相互促进情况,1992—1994年出现过此外,1980—1983年、1989—1990年还出现过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降低的情况,也就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降低的正斜率菲利普斯曲线由此可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菲 利普斯曲线并不符合菲利普斯的相互交替曲线。
(三)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失灵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对我国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相关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由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明显偏低表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货膨胀率并不是失业率的有力解释变量第二,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处于0.3以下,说明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有微弱相关关系,通货膨胀率不能决定失业率水平的高低 以上所分析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与我国目前所真正面临的失灵程度是有差距的,实际上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的程度远甚于此这是因为我们以上分析利用的城镇失业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不能代表真正事实上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 四、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失灵出现的问题 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突显出两大难题通货膨胀和失业其中通货膨胀问题的逐步解决主要依赖于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如通过抛售债券、提高利息、准备金率等手段减少市场上货币流通量,降低通货膨胀而另一难题失业问题的解决则显得更棘手些,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瓶颈 五、我国失业-通胀应对建议 (一)适度抑制通货膨胀 1、合理使用紧缩的货币政策 有一句名言。
任何通货膨胀都是货币现象,对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从紧的货币政策是有必要的央行可以加大数量工具的使用以及回笼资金的力度,包括央票发行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另外也可以通过汇率升值以抑制通胀 2、稳定物价 目前造成我过cpi指数一直彪升的原因主要在农副产品短缺以及粮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所以,稳定物价的重点在于稳定农副产品价格以及生产资料的价格而稳定农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关键是如何增加有效供给,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应领导相关单位做好资源的开发,储备,以及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相关机关单位应该在国家的带领下,健全价格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防止价格异常波动预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国不想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就必须在管住货币的同时调整价格如果能管住货币,就会出现价格的有升有降;而如果在调整价格的时候不管住货币,其结果将是全面的通货膨胀 (二)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降低失业率 1、合理运用财政政策 通过财政政策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对失业者实施就业扶持在过去的几年,我国政府实施税收等制度促进就业,收到了部分效果,但在目前国内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应审慎考虑税收方面的优惠有可能带来的投资过热问题。
2、发展人力资本,调整劳动力结构,减少结构性失业 表现我国目前一方面失业严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大量岗位空缺,即失业与空位同时存在,为无技术的非熟练劳动力就业难,而有一定技术水平或熟练劳动力却远远供不应求,致使一些企业关键岗位空缺所以调整劳动力结构尤为重要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就业 第三产业具有需求收人弹性高、投资少、见效快、吸收劳动就业多等特点,在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在我国第三产业产值仅占30%,又很大发展空间,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总之,经济高增长和失业的高增长的现象是当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认清两者之间的关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吴敬琏,《通货膨胀与发展转型---宏观经济》,观察家,2021年第49版 2、金丹,《对失业的相关分析》,乌鲁木齐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 3、陈杰,《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商场现代化2021年8月 4、胡志红,《实证分析: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失灵与应对财政政策就业效应》,技术经济,第26卷第12期 5、王沫,《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商业经济,2021年2月 第 10 页 共 10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