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36207138
  • 上传时间:2024-02-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9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知道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2、通过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3、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比较、描述食盐、沙和面粉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与不溶解2、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哪些异同教学准备:1、分组准备:玻璃杯6个、水、沙、食盐、面粉、滤纸3张、漏斗1只、筷子3根、铁架台1个2、教师准备:泡好的糖水、过滤装置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带了杯糖水,指名尝一尝,并说说尝到的味道2、师:水怎么变甜了呢?(加糖)怎么没看到水中的糖呢?(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可能说化了,也可能说溶解了,这时教师可告诉学生糖在水中化了,也就是糖在水中溶解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溶解板书:溶解(设计意图:一些学生也许听说过“溶解”一词,但不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我开门见山,先出示课题,然后从“溶解”一词入手,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导入本课,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激发起学生想要探究、想要主动参与的欲望,为下一步学生们能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实验、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中的变化1)教师提出实验方法、要求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装水的玻璃杯里,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儿用筷子轻轻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2)学生小组动手操作实验并观察2、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是怎样的?(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判断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哪些现象使我们判断沙在水中没有溶解?4、小结:什么是溶解?(设计意图:本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食盐和沙这两种物质在水中非常明显的现象进行描述(三)观察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1、教师讲解:通过刚才的观察和比较,同学们知道了像食盐这样放在水里经过搅拌看不见了,就是溶解像沙在水里经过搅拌还能看见颗粒就是没有溶解那么面粉在水里又会怎样呢?猜猜看2、引导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3、实验验证1)小组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里,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中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2)汇报交流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是怎样的?(学生可能会有争议)4教师引导: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它在水中的变化到底是接近于食盐还是沙呢?为了进一步观察,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过滤的实验。

      老师这里有一种纸,叫滤纸(出示滤纸),我们将食盐、沙、面粉与水的混合物,用过滤的方法进行过滤,然后观察比较食盐、沙和面粉是否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5、教师演示教师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并讲明注意事项: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面应略低于滤纸的上沿6、学生实验,教师个别指导7、汇报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结果滤纸上留下了面粉和沙的颗粒,食盐却没有留下颗粒,流到了下面的杯子里8、小结:通过过滤的方法,我们知道在水中溶解的物质不会和水分离开来,在水中不能溶解的物质会和水分离开来设计意图:面粉在水里的情况显然不同于食盐和沙在水里的情况,面粉这个材料的出现带来了新的问题——面粉到底是溶解于水还是不溶解于水的?我先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引发了认知冲突,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但是实验后学生有可能针对沉淀与否的问题再次出现争议,教师顺势继续引导,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一个新方法——过滤,最后的交流也指向溶解的科学概念,期望学生对溶解从原来的“说不清楚”到能够说出主要特点,这正是我们教学所期望的四)归纳整理、问题延伸1、做了这么多的实验,让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吧!学生整理获得的信息。

      2、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你们一定有很多的收获,谁想和大家说一说?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与大家的合作,学到了不少的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那么,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设计意图:在活动结束之后,及时组织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技能进行整理和归纳,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教师没有把上下课的铃声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课后的后续探究是对本课研究内容的一个巩固和延伸因为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皆课堂总的来说,课后的探究活动对于课内探究活动来说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师生共同投入地去思索去做,通过科学实践学生们能真正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并且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那时候的收获将是更多的快乐、更大的幸福板书设计: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物质不搅拌搅拌后放置一会过滤后食盐+水颗粒变小颗粒消失颗粒消失没有颗粒沙子+水不变不变不变沙子留在滤纸上面粉+水不变混合在水中沉淀在水底面粉留在滤纸上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