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像摄影光线详解.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50580893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2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何谓摄影光线处理:摄影光线处理,就是摄影者根据作品主题思想(或内容)的要求,运用光线的表现手法 塑造人物形象或景物形象,使之达到作品内容所要求的艺术效果,即要完成造型的任务和表 现戏剧气氛等表象和表意(即你要表达的意境和氛围)的任务引言光线在摄影创作中的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1、 照明作用,即照明被摄体;2、 造型作用,即表现被摄体的外部形态,包括立体质感影调表现以及外部轮廓3、 表意作用,即光线是摄影主体的用以要方式之一(有时候光线也是你要拍摄的一部 分)这三个方面的作用是依次递进的关系,也是从光线的角度理解何谓“好的”摄影作品的一 种途径,具体的说,“好的”摄影作品不仅能让人“看清楚”拍摄的是什么(不要虚片),还应 让人能真切地“感受到”被摄体的客观存在(知道拍的是什么,什么是拍摄主体);不仅能让 人“感受到”被摄体的客观存在,还应让人通过画面了解、体味摄影主体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 感(即所谓的意境,感觉,被拍者所表达的情感)“好的”摄影作品不仅在画面上吸引人, 更应该在思想、情感上打动人,而要做到这一点,离开光线的塑造是不可能实现的(即首先 是画面美,再次是有思想上的表达)第一节认识光线一、 光的基本概念:1、 光是什么光是一种辐射线,确切地说,是能够引起视觉的电磁波,其波长范围在 380〜780nm之间。

      2、 光传播的特点光在传播中遇到物体时,由于物体的性质不同,会对光产生反射、透射、折射及吸收等 现象,这些现象对摄影的光线造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 色温的概念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完全辐射体”(即不反射也不透射,能全部吸收它表面的辐 射的黑体)在某一温度时的光谱成分一致时,就用“完全辐射体”的绝对温度表示实际的光谱 成分二、 光线的特性1、光的强度:包括光源强度和被摄体的反射程度自然光的强度由季节、气候、时刻 及周围环境所决定,而不同的反光率则决定被摄体的反射光强度2、光的性质:光线的性质是由光源的面积决定的,面积不同,有直射光和散射光之分 直射光(俗称硬光)是指由点光源发出的强烈光线,方向性明确,其造型特点是:被摄 体有明显的受光面、背光面和投影,这构成了被摄体的立体形态;直射光照明的被摄体受光 面与背光面之间有较大的亮度间距,即较大反差,造成强烈的明暗对比造型效果,这种效果 使被摄体形成清晰的轮廓形态但如果亮度间距过尢将使被摄体的亮部或暗部细节受损散射光(俗称软光)是指由面光源发出的具有漫反射性质的柔和光线方向性不明确 其造型特点与直射光相反由于散射光照明缺乏明暗反差,影调平淡,对被摄体的立体感、 质感表现也较弱,要对其表现,需靠其自身的色彩和影调对比来完成3、 光的颜色:光的波长决定光的颜色;白光与有色光;物体对光线的吸收与反射。

      4、 光的方向:以照相机的光轴方向为基准,可分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水平方向有:顺光、前侧光、正侧光、侧逆光和逆光5种;垂直方向有:平射光、斜射光、顶光和脚光4种;在实际拍摄时,水平和垂直方向光线通常是结合在一起运用的顺光:光线投射方向与相机光轴方向相一致的光线为顺光顺光照明的造型效果:表现被摄体的质感、立体感及空间深度感1) 被摄体受到均匀照明,基本没有阴影调来传达2) 均匀的照明能够较好的表现被摄体的色彩属性(即色别、明度、饱和度但如果 光线过强,其色彩饱和度反而降低3) 因缺乏明暗对比,故顺光照明不宜表现层次和空间感4) 如果被摄体表面结构光滑,顺光照明易产生反射光斑5) 画面整体较亮,常用做高调照片照明画面层次靠被摄体自身色彩和影前侧光 前侧光:光线投射方向与相机光轴方向成45度夹角1) 可构成被摄体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形成一定的明暗关系2) 较小面积的投影既丰富了画面影调层次,又可隐蔽无须看清的部分3) 由受光面、背光面和投影构成了被摄体的立体形态、轮廓形态及表面质感4) 因受光面大于背光面,故画面基调较明亮,是表现高调照片的基本用光之一5) 前侧光常作为摄影光线造型的主要用光正侧光光线投射方向与相机光轴方向成水平90度左右夹角的光线为正侧光(俗称阴阳光)。

      正侧光照明的造型效果:水平45度左右夹角的光线为前侧光前侧光照明的造型效果:(1) 因其明暗对比鲜明、强烈,造型效果很极端,富有戏剧性2) 与前侧光一样,可表现出被摄体的形状、质感和立体感,但效果更为强烈和夸张(3) 因被摄体明暗面积占一半,可根据造型需要突出或隐藏部分特征(4)投影成为重要的造型元素,不仅可以表现立体空间意义,投影自身也成为表意对象侧逆光:光线投射方向与相机光轴方向成135度左右夹角的光线为侧逆光侧逆光的造型效果:(1) 被摄体大部分边缘形成轮廓光,既可表现被摄体的轮廓特征,也是该被摄体区别 其他物体的界限2) 因背光面大于受光面,构成低调画面效果3) 投影是重要的造型元素4) 该光线是表现空气透视现象、构成空间深度感的理想光线逆光光线投射方向与相机光轴方向相对并来自被摄体后方的光线为逆光逆光的造型效果:(1) 在被摄体周边形成轮廓光,有效勾勒出被摄体的外部形状(2) 是形成被摄体剪影、半剪影或低调画面的有效光效3) 投影构成画面造型元素,但投影的长短视光源高低而定4) 可表现空气透视现象,也是表现烟雾或光束的理想光效(5) 日出日落或夜景灯光,既是光源,也是被摄体顶光:光线投射方向来自于照相机光轴方向的上方并相对与其垂直的光线为顶光。

      顶光的造型效果:(1) 景物水平面亮度高于垂直面亮度若光线为直摄光,两个面的亮度间距较大,画 面反差较大2) 拍摄人物时,顶光会造成人物前额、鼻梁、颧骨过亮,而在眼窝、鼻子下面产生 阴影,俗称骷髅光(又称猴屁股光)3) 不宜表现被摄体的立体形态和轮廓脚光(鬼光光线投射方向来自于照相机光轴方向的下方并相对与其垂直的光线为脚光脚光的造型效果:(1) 脚光多来自于光源的反射光或低于被摄体的光源,如反光板、镜面、水面的反光 或地灯、篝火、计算机屏幕等,脚光照明的被摄体下部亮于上部,投影向上2) 由于脚光照明多为非自然光线,更具人为的戏剧效果,多表现阴郁、恐怖的气氛三、关于光线的两个重要定律:1、平方反比定律:点光源产生的散射光束,在不同距离的表面上其照明强度与增加的照明面积成反比(照 明面积越大,亮度约弱)因此,某一单位面积的照明强度与其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光反射定律: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的性质依反射体表面的特性而定三、光比和光比的测量光比是指主光与辅助光之间,以及主辅光与背景光之间的比例关系常见的测量方法 有:1、 同时开亮主光和辅助光,测量被摄体的主光;再关掉主光,测量被摄体的辅光;2、 对主光和辅助光分别测量;以上两种方法优缺点。

      3、 同时开亮主光和辅光,分别测量被摄体的受光面和背光面此方法集前两者的优点 对背景的测量与以上方法相近一、主光1、 主光是对被摄体进行造型的主要光线,是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光线;2、 主光照明后所形成的影调是构成画面基调趋向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他因素有主光与 辅光及主辅光与背景光之比等)如顺光做主光,画面基调明亮,而侧逆光做主光,画面基 调偏暗、凝重;3、 主光的性质、投射方向决定了被摄体外部形态的塑造、立体感和质感的表现以及画 面空间深度感的营造;4、 主光所造成的投影,即是光线高度、光线颜色及时间表现的依据,也是对被摄体外 部形态塑造和主题表达的重要创作元素之一这个投影在画面中应是唯一的;二、辅助光1、辅助光是补充主光照明后在背光面的光,其强度不能高于主光2、 辅助光的作用:•减弱由于主光照明后造成的生硬阴影,以减弱受光面与背光面的反差,形成所需的光 比;•更好地表现出背光面的细节、表面质感和立体感,从而完整地表现被摄体的外部特征;•改变辅助光的强度,增大或减小主辅光之比,可以影响画面的基调趋向和气氛;3、 为不影响主光的造型效果,不产生不自然的投影,辅助光通常放置于顺光位置若 有一个以上的辅助光,其他辅助光称为过度性辅助光,其作用是完善主辅光的造型效果;4、 辅助光的性质以散射光为好;三、 背景光1、 专门用来照明除被摄主体外画面背景环境的光为背景光。

      2、 背景光的造型作用:•背景光的强弱可直接影响被摄主体的表现要使主体突出,一般采用暗主体放在亮背 景上,亮主体放在暗背景(即反差对比法);•背景光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背景细节、层次的表现;•背景光的强弱可构成画面影调的趋向,从而一定的画面气氛和情绪;•背景光的极端处理,即白或黑处理,形成高调或低调画面四、 轮廓光1、 轮廓是指物体四周边缘或图形的外框构成物体之间轮廓区别的条件是:物体之间 应有足够的亮度间距或色彩差别;2、 专门用来塑造被摄体外部形态的光为轮廓光;3、 侧光、侧逆光及逆光可以很好地表现被摄体的外部轮廓;4、 轮廓光造成的投影,既表明了光线投射高度和时间概念,也可以直接作为表现对象, 参与创作;5、 轮廓光的性质应为直射光,其效果明显6、 因轮廓光只从侧方或侧后方向照明被摄体的轮廓,光区面积很小,测光时可忽略不 记;7、 剪影或半剪影,是被摄体外部形态的简约形式五、 修饰光1、 对被摄体局部造型进行照明,用以补充、强调和修饰局部细节的光为修饰光2、 修饰光通常用于被摄体某些部位因照明不足或不够突出而另用小面积光线进行补充 照明,如人物的头发、服装上的饰物、脸的局部、眼神或环境背景中需表现的某部分。

      3、 修饰光在其强度、面积上均不应影响主光对被摄体的整体造型六、摄影室光线的布光1、 “布光”是指用人工光源对被摄体进行有序的、有创作意图的布置照明有序”是指 摄影者运用不同的灯具在不同位置、方向上有主次、先后的对被摄体布置照明,使每个光位 的光起到应有的作用,以完成造型的目的;有创作意图”是指摄影者运用光线营造画面气氛、 影调和色彩结构,形成总体基调,用视觉形象传达情感因此,“布光”也是传达摄影语言的 行为2、 布光的要求:•明确包括:明确画面总的基调;明确用光的特性;•真实感包括“真实再现”自然光效(即一切布光都是模拟自然光;是被摄体具有真实 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只能有一个投影等•布光要有重点,突出主体;3、 布光的方法•设计布光方案包括:摄影者的情感表达;根据内容所确定的画面总体基调(咼调还 是低调);被摄主体的照明亮度及与其他被摄体的亮度关系;光比控制;画面光线平衡设计 影调或色彩结构以及气氛烘托等;•布光的顺序(以拍摄人物为例):人物为中近景、近景时,因人物在画面中是主体,占据画面大部分面积,背景处次要位 置,故先布人物光,再布环境光人物为中景或全景时,既可以先人物后环境,也可反之。

      应注意不要相互干扰;•布光的亮度依据(选择正确的订光点):以人物为主体时,应以人物的肤色(主要是 脸部)为基准亮度作为曝光依据;以物为主体时,在确保被摄主体的色彩或影调还原正确的 前提下,对画面基调做适当调整•布光后的检查:按布光方案全面检查,从主体到环境,从整体到局部;精细测光测 光的目的是严格控制被摄主体与陪体间的亮度关系,使画面的整体造型达到和谐、统一第四节室外自然光造型处理自然光泛指以非人工光源发出的光,如阳光、天空光等一、自然光的基本特征1、 照明效果简洁、真实、统一;“简洁”指光源是唯一的,即太阳,由其所产生的光影也是唯一的,光线投射方向一致, 造型效果简洁、清晰;“真实”是指自然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