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雕艺术教学设计案例(共8页).docx
8页石雕艺术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 石雕艺术教学设计案例 《石雕艺术》教学设计 学科:美术 年级:五年级 课型:欣赏评述 教学内容:美术(河北美术出版社)第十册第十六课《石雕艺术》 教材分析: 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第十册第十六课《石雕艺术》,属于欣赏评述的领域本课涉及了中外经典的石雕艺术作品,作品题材各异,风格鲜明,可以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石雕艺术品的魅力 学生分析: 面对五年级的学生,要让他们保持对美术的持续关注,以游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偏重于利用教学内容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要注重美术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法的传达,不断用新鲜的美术知识来刺激学生的兴趣点,并且要坚持在一定专业美术知识的指导下来进行美术创作,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绪和感受,形成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自主探究为主,同伴互助为辅的学习形式,目的是便于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得到同伴的支持,形成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 设计思路: 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感悟活动为主,在探究和感悟活动中不断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主要的教学环节:课前谈话——破题导入——自主探究——交流质疑——直观感受——总结延伸。
本课学习活动从学生畅谈对“石雕艺术”主观的感受入手,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直观传达的魅力,并且在学生大胆探究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对石雕艺术品的感受交流质疑,在教师适度的引领下深入的理解作品,并最终通过雕刻肥皂亲身感受雕刻技艺的魅力所在 本课通过引领学生展开举一反三式的自主探究,大胆地体验感受石雕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亲身体验雕刻之后,再进一步理性的收集资料,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主观感受作品信息,通过交流和体验使感受得到升华,从而初步了解中外石雕艺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同伴互助和亲身体验,发展学生对石雕艺术的审美能力和表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对石雕艺术品进行欣赏和表述的乐趣,焕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去解读艺术品的热情,从而保持对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的持续关注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与学生交流并布置材料收集准备工作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破题导入——自主探究——交流质疑——直观感受——总结延伸 一、课前谈话 美术是一门无所谓对错的学科,关键是我们用心去感受,坦诚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不怕争论,因为思想碰撞的火花会给我们新的起点,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入。
(通过课前交流尽量减轻学生在艺术品面前产生的敬畏感,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自由的感受艺术作品本身所传达的信息,并能进一步探究其深邃、隐含的信息 二、破题导入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前人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艺术珍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石雕艺术”,感受它那独特的魅力出示课题:石雕艺术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 (从字面上分析“石雕艺术”的一些基本信息,增强学生直观感受和自主探究的信心 三、自主探究 仅仅四个字,用心去感受就可以有这么多的发现就让我们一起到书中去,进一步的感受石雕艺术的魅力吧! 多媒体教学课件出示:欣赏书上37页-40页的石雕艺术作品,把自己的发现和疑问记录在“学习表”上五分钟后交换意见 《石雕艺术》自主探究学习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我的发现 我的疑问 我的收获 (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适量适度的指导非常重要,还可以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进度,在合适的时机安排“同伴互助”,增加学习的信息量。
学习表”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更加简便的记录自主学习的内容 四、交流质疑 学生表述自己的发现,提出自己的疑问同伴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和引导通过交流,大家对石雕艺术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感性认识如果想要进一步深入了解,还需要大家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收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通过交流发现和提出质疑,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教师适时适量的点评或引领是整个交流过程更加有序,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 五、直观感受 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雕刻这种方法由于石雕操作起来有很强的技术性,我们将用一种比较容易操作的材料来代替 多媒体教学课件出示:石雕的基本过程,简单介绍一下 出示雕刻工具:石刻刀、木刻刀、泥塑刀,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感受一下 (进一步亲身体验雕刻艺术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在雕刻香皂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发现和疑问,有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 六、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了石雕艺术独特的魅力,从材质、工具、造型等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也亲自动手体验了雕刻这种方法课下我们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收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再继续进行交流,深入探讨关于石雕艺术的有关内容。
石雕艺术教学设计案例第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