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诺贝尔经济学.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1425722
  • 上传时间:2018-05-2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8.6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提出的相关理论及解释( 1)1969 年获奖者 R .弗里希(挪威) 、J.丁伯根(荷兰)弗里希是西方经济学中将数学和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学研究的先驱者,首创描述经济周期的数学模型, 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此外,他在把经济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社会经济活动方面也作出了许多贡献丁伯根是现代动态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著名的“蛛网理论”即为所创另外,他在对商业循环理论进行统计检验的研究中,首次用48 个方程式替美国建立了完整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学分支——经验宏观经济学此外, 在经济发展计划及国际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研究方面也有突出的理论和政策建树蛛网理论: 某些商品的价格与产量变动相互影响,引起规律性的循环变动的理论由于价格和产量的连续变动用图形表示犹如蛛网,1934 年英国的卡尔多将这种理论命名为蛛网理论蛛网理论是一种动态均衡分析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如果供给量和价格蛛网理论的均衡被打破,经过竞争,均衡状态会自动恢复蛛网理论却证明,按照古典经济学静态下完全竞争的假设,均衡一旦被打破,经济系统并不一定自动恢复均衡2)1970 年获奖者 P. A.萨缪尔森(美国)他对动态理论和稳定性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密切相关的指数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以及资本理论等领域都有重大贡献,如“乘数分析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无差异曲线”等的提出和创立,以及形成了自己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建立国家福利论等。

      乘数 -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是把投资水平和国民收入变化率联系起来解释国民收入周期波动的一种理论,是最具影响的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乘数一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是凯恩斯主义者提出的凯恩斯主义认为引起经济周期的因素是总需求,在总需求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投资 这种理论正是把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结合起来说明投资如何自发地引起周期性经济波动3)1971 年获奖者S.库兹涅茨(美国)他是经济统计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建立了现代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结构,提出和证明了“库兹涅茨(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增长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4)1972 年获奖者K.J.阿罗(美国) 、J.R.希克思(英国)阿罗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研究中,提出了“一般均衡论”;在福利经济学方面提出了“不可能定理” 现在, “一般均衡论”的分析方法在西方经济学中已被广泛应用,如福利经济学的最适宜资源配置问题、经济计量学的投入——产出分析、经济增长模式等都以 “一般均衡论”作为分析方法希克思深入发展了“一般均衡论”,在效用序数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均衡理论并且,2 他用精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系统地说明经济周期此外,在价值理论、积累理论、利息理论、社会核算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货币理论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

      一般均衡理论(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 是 1874 年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他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中创立的瓦尔拉斯认为,整个经济体系处于均衡状态时,所有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值,它们的产出和供给, 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量他还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均衡条件下,出售一切生产要素的总收入和出售一切消费品的总收入必将相等阿罗不可能性定理(Arrow 定理):指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4)1973 年获奖者W.列昂捷夫(美国)他发展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建立了“列昂捷夫投入产出分析法表”,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5)1974 年获奖者G.米达尔(瑞典) 、F.A.海克(英国)米达尔的研究成果和贡献在于两个主要方面:1、在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方面进行了一些首创性研究工作;2、对经济的、 社会的和制度现象的内在依赖性进行了精辟的分析海克的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在继承信用周期学说、学派的基础上, 取得了新的发展和独特见解6)1975 年获奖者L.V.康托罗维奇(苏联)、T.C.库普曼斯(美国)康托罗维奇首次提出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解乘数法,建立起 “康托罗维奇问题数学模型”。

      这是对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首创性贡献,从此打开了解决优化规划问题的大门另外,他革新、推广和发展了资源最优利用理论库普曼斯在学术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对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创立和将线性规划应用于经济分析这两个方面他的“活动分析理论”把投入产出法、线性规划及一般均衡论融合在一块,创造了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分析工具7)1976 年获奖者M.弗里德曼(美国)他建立了消费分析领域的“恒久性收入假说” ,成为消费行为理论的三大重要学说之一进而在理论上说明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主导作用,建立了“现代货币数量论”,并将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导向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建议,在论证 “稳定经济政策的复杂性”方面有独到见解8)1977 年获奖者B.沃林(瑞典) 、J.E.米德(英国)沃林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关于区际和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体系,从而建立了“赫克塞尔——沃林模型”,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理论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米德提出了一国经济的国内经济平衡和对外收支平衡的双重政策目标,分析了实现双重政策目标的政策手段此外,他论证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对世界经济福利的作用9)1978 年获奖者H.A.西蒙(美国)他是现代企业决策理论的创立者,指出企业经营的多个目标之间的矛盾性,以“有限度的合理性”而不是“最大限度的利润”为前提,应用“符合要求”的原则。

      其典型经济思想如“分享市场” 、 “适当利润” 、 “公平价格”等10)1979 年获奖者W.A.刘易斯(美国)、T.W.舒尔茨(美国)刘易斯是第一位比较系统地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为落后国家出谋划策的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储蓄、资本积累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问题的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3 舒尔茨在农业经济学研究中,提出并倡导了人力资本论,被誉为 “人力资本概念之父” ,对农业经济、现代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1)1980 年获奖者L.R.克莱因(美国)他是在经济科学领域内建立和分析经济波动模型的一流工作者几十年来,他用数学、物理学方法设计和研究了许多经济数学模型,对凯恩斯理论加以经济计量的说明,大大地发展了凯恩斯学说以至于人们把美国编制经济计量模型的历史称为“克莱因时代”12)1981 年获奖者J.托宾(美国)他是“后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耶鲁学派”掌门人,在美国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以及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上有较大的影响力他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市场对企业和家庭消费或储存货币的影响所作的研究具有独创性13)1982 年获奖者G.J.施蒂格勒(美国)他是美国保守主义经济学家的代表人物,在研究产业结构、消费者行为、 市场作用以及政府管制性政策方面有诸多贡献。

      14)1983 年获奖者G.德布鲁(美国)他是资深的数理经济学家,一直从事经济学纯理论的研究,探索抽象的经济模型其代表作是“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论”15)1984 年获奖者R.斯通(英国)他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创始人,领导制定了联合国《国民核算体系》(简称 SNA ) ,对于一国检验国民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经济分析、 预测经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6)1985 年获奖者F.莫迪利亚尼(美国)他创立了家庭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此外,他阐明了关于公司及资本成本估计的财务定理,成为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基础17)1986 年获奖者J.M.布坎南(美国)他是社会公共财政问题、公共经济问题的专家他的公共选择学说成为“公共部门经济学” 的渊源 他把经济学的研究推广到政治决策的领域,是现代社会科学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发展18)1987 年获奖者R.M.索洛(美国)他在长期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中,提出了“新古典增长模型” ,成为后来的“竞争均衡论”的雏形在研究经济增长道路方面,提出了著名的“大道定理”大道定理:在多部门经济体系中存在着多条均衡增长路径, 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一条称为“大道增长路径”或称为“冯·诺依曼路径”, 这种现象被概括为“大道定理”。

      不同条件下就会有不同的大道定理(19)1988 年获奖者M.阿莱(法国)阿莱的非经济学科班出身使他一度成为“一位被埋没的经济学巨人”他的著作涉及了一般均衡论和经济计算基础、资本理论、 随机选择理论、 货币动力理论、 概率论和统计分析、经济政策、国际经济学、部门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社会学和政治科学、科学研究与方法论等广泛领域著名的理论代表作如增长理论研究方面的“黄金法则”、风险理论研究方面的“阿莱悖论”等阿莱悖论 (allais paradox) :是决策论中的一个悖论出现阿莱悖论的原因是确定效应(Certain effect) ,即人在决策时,对结果确定的现象过度重视20)1989 年获奖者T.霍韦尔莫(挪威)他把概率方法引入到经济计量学,对经济计量学的发展产生了迅速的和开拓性的影响,对经济计量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霍韦尔莫命题” 、 “霍韦尔莫近似法” 、 “霍韦尔莫偏倚” 、4 “霍韦尔莫规则变量”等都是他的研究成果的代表作21)1990 年获奖者H.马尔科维茨(美国)、W.F.夏普(美国) 、M.H.米勒(美国)马尔科维茨提出了有关预期收益和风险之间相互关系的资产选择理论,成为资本市场理论的核心, 并且为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多样化的证券投资组合减少或消除风险的所谓“分散定理”,就是他的杰作之一夏普在马尔科维茨的资产选择理论基础上,建立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为现代金融市场价格理论的核心米勒是著名的 “莫迪利亚尼——米勒定理”的提出者之一 该定理对公司资本资产结构及其市场价值与资金成本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对于公司红利政策的制订和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在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市场理论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证券市场中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风险资产之间的关系,以及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22)1991 年获奖者R.H.科斯(美国)他首先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和“科斯定律”,并以所有权理论开创了一个新的学派——“所有权学派” ,开创性地将经济推理应用到法律问题上科斯定理 (Coase theorem):由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 )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在某些条件下, 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23)1992 年获奖者G.S.贝克尔(美国)他是最早发展人力资本理论的经济学家之一,第一个把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延伸到人类行为及其相互关系领域,在新家庭经济学、社会学、 人口统计学、犯罪经济学等方面颇有研究成果,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24)1993 年获奖者罗伯特 -福格尔(美国) 、道格拉斯 - 诺斯(美国)前者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后者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Institution Change Theory ) :旨在解释经济增长的研究受到长期经济史研究的巨大推动,最终把制度因素纳入解释经济增长中来25) 1994 年获奖者约翰 - 海萨尼 (John C. Harsanyi) (美国)、 约翰 - 纳什 (John F.NashJr.)(美国)、莱因哈德 - 泽尔腾 (Reinhard Selten)(德国)他们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26)1995 年获奖者罗伯特 -卢卡斯 (Robert E. Lucas Jr.)(美国)他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27)1996 年获奖者 James A. Mi。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