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章第二节土壤结构性分解.ppt

30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89649492
  • 上传时间:2024-09-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40.50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第2 2章章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的基本性质 似块状结构似块状结构 团粒结构团粒结构 似板状结构(也称片状结构)似板状结构(也称片状结构) 似柱状结构似柱状结构 图图5-4主要结构体类型主要结构体类型第二节 土壤结构性一、土壤结构的概念一、土壤结构的概念 土壤结构:一般土粒团聚形成大小、形状不同的团聚体土壤结构:一般土粒团聚形成大小、形状不同的团聚体 土壤结构性:是指土壤中结构体的土壤结构性:是指土壤中结构体的 大小、形状、排列及其相应的孔隙大小、形状、排列及其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性状状况等综合性状二、土壤结构的类型及特点1、土壤结构体的类型 表表52美国美国农田土壤田土壤调查局的土壤局的土壤结构分构分类表(表(1951))B—级:结构体大小A—类型:结构体的形状和排列似板状,水平轴比垂直轴长,沿水平面排列似棱状,水平轴比垂直轴短,沿垂线排列,有棱角似快状—多面体—球状,沿一点的三轴大致相等似块状—多面体状,结构体表面平滑或弯曲,与周围结构体界面可吻合球状—多面体状结构体表面平滑或弯曲,与周围结构体界面不能吻合无圆头有圆头平界面,棱角明显平界面夹圆界面,有许多圆角棱结构体孔隙较少结构体孔隙多板状板状棱柱状棱柱状柱状柱状块状块状亚角块状亚角块状团粒团粒团块团块1. 很细或很薄2. 细或薄3. 中等4. 粗或厚5. 很粗或很厚<1 mm1­~2 mm2~5 mm5~10 mm>10 mm<10 mm10~20 mm20~50 mm50~100 mm>100 mm<10 mm10~20 mm20~50 mm50~100 mm>100 mm<5 mm5~10 mm10~20 mm20~50 mm>50 mm<5 mm5~10 mm10~20 mm20~50 mm>50 mm<1 mm1~2 mm2~5 mm5~10 mm>10 mm1 mm1~2 mm2~5 mmC—度:结构体的稳定度0:无结构 无结构性或无定向的排列。

      1:弱 结构体发育差,不稳定,界面不清,破碎后只有少量完整的小结构体,大都为 破碎的小结构 体和非团聚的物质2:中等 结构体发育好,中等稳定,原状土界面不显,破碎后多为完整的结构体和一 些破碎的结构体, 非团聚的物质少3:强 结构体发育好,稳定,界面清,彼此间联结弱,破碎后几乎是完整的小结构体 自然土壤中的结构体类型自然土壤中的结构体类型Granular 粒状粒状Blocky 块状块状Prismatic 棱柱状棱柱状Columnar 柱状柱状Platy 片状片状Single grained单粒状单粒状Massive大块大块 从结构体内部和结构体间的孔隙情况考察: 块状、片状、柱状、棱柱状、板状结构体内部致密,为非活性孔隙,根系很难穿扎,有效水分少,空气难于流通而结构体间的裂隙多为大孔隙,成为漏水漏肥的通道所以,这些结构体的孔性不良 团粒结构体的内部有大量小孔隙,可蓄水,团粒间的接触面积小,排列疏松,多为大孔隙,空气流通快,具有理想的孔性 机械稳定性:结构体抵御机械破碎的能力生物稳定性:结构体抵御生物分解的能力。

      水 稳 定性:结构体抵御水分散的能力2、土壤结构的评价(1)土壤结构体与孔性(2)结构体的稳定性 形成途径主要有两个:形成途径主要有两个: 1 1、多级团聚途径:由单粒凝聚成复粒,由复粒相互粘结、多级团聚途径:由单粒凝聚成复粒,由复粒相互粘结形成微团粒、团粒形成微团粒、团粒 2 2、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大块土垡破碎成各种大小、形状、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大块土垡破碎成各种大小、形状各异的粒状或团粒状结构体各异的粒状或团粒状结构体涉及到的形成机制:涉及到的形成机制: 1 1、胶体的凝聚作用;、胶体的凝聚作用; 2 2、水膜的粘结作用;、水膜的粘结作用; 3 3、胶结作用;、胶结作用; 4 4、干湿交替,冻融交替;、干湿交替,冻融交替; 5 5、耕作措施;、耕作措施; 6 6、生物作用生物作用三、土壤结构体的形成三、土壤结构体的形成 (一)多级团聚途径(一)多级团聚途径1 1、胶体的凝聚作用、胶体的凝聚作用正点胶体和负电胶体正点胶体和负电胶体通过电荷引力凝聚沉通过电荷引力凝聚沉淀是土壤结构体形淀是土壤结构体形成的重要途径。

      土壤成的重要途径土壤中的阳离子含量及价中的阳离子含量及价数是影响胶体凝聚的数是影响胶体凝聚的重要因素重要因素 单个土粒单个土粒团聚体团聚体微团粒微团粒形形成成阶阶段段与与步步骤骤 2 2、水膜的粘结作用、水膜的粘结作用 湿润土壤中,水分湿润土壤中,水分子可在土壤颗粒表面定子可在土壤颗粒表面定向排列形成水膜,把相向排列形成水膜,把相邻的土壤颗粒粘结在一邻的土壤颗粒粘结在一起 水分进一步增加时,水分进一步增加时,可形成弯月面,在弯月可形成弯月面,在弯月面内侧形成负压,把颗面内侧形成负压,把颗粒粘结在一起粒粘结在一起 3 3、胶结作用、胶结作用 土壤颗粒或团聚体间因胶结物质物理状态和化学土壤颗粒或团聚体间因胶结物质物理状态和化学组成的变化而相互团聚在一起土壤中的胶结物质主组成的变化而相互团聚在一起土壤中的胶结物质主要有两大类:要有两大类: ((1)无机胶体)无机胶体 粘粒:有较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脱水时颗粒相粘粒:有较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脱水时颗粒相互接触紧密,通过范德华力粘结在一起也可通过:互接触紧密,通过范德华力粘结在一起。

      也可通过:“粘粒粘粒—定向排列的水分子定向排列的水分子—阳离子阳离子—定向排列的水定向排列的水分子分子—粘粒粘粒”的形式联结起来的形式联结起来 简单无机胶体:无定形铁、铝、硅氧化物,碳酸简单无机胶体:无定形铁、铝、硅氧化物,碳酸钙,在湿润时起粘结作用,把土粒粘结在一起,脱水钙,在湿润时起粘结作用,把土粒粘结在一起,脱水后,形成不同形状的结构体后,形成不同形状的结构体 ((2 2)有机胶体)有机胶体 主要有:腐殖质、木质素、蛋白质、菌丝体、多糖主要有:腐殖质、木质素、蛋白质、菌丝体、多糖 例如例如腐殖质可通过多价阳离子的桥梁作用与粘粒腐殖质可通过多价阳离子的桥梁作用与粘粒结合成有机无机复合体丘林称之为胶散复合体,因结合成有机无机复合体丘林称之为胶散复合体,因为作为阳离子桥的阳离子的种类不同,其稳定性也有为作为阳离子桥的阳离子的种类不同,其稳定性也有很大差异丘林把在中性盐(很大差异丘林把在中性盐(NaClNaCl)作用下分散开来)作用下分散开来的复合体称之为钠分散复合体用的复合体称之为钠分散复合体用G G1 1来表示,把钠分散来表示,把钠分散复合体分离后加研磨处理得到的复合体称之为研磨分复合体分离后加研磨处理得到的复合体称之为研磨分散复合体用散复合体用G G2 2来表示。

      并认为来表示并认为G G1 1是是CaCa++++结合的复合体,结合的复合体,G G2 2是是FeFe3+3+、、AlAl3+3+结合的复合体后来我国学者又把结合的复合体后来我国学者又把G G1 1中中的能在水中分散的复合体分为的能在水中分散的复合体分为G G0 0组 多糖类物质主要是通过氢键与矿质颗粒结合成复多糖类物质主要是通过氢键与矿质颗粒结合成复合体 G1组复合体组复合体G2组复合体组复合体 土粒土粒土粒土粒土粒土粒Ca2+腐腐殖殖质质G1组复合体组复合体 土粒土粒土粒土粒土粒土粒Fe2+腐腐殖殖质质Fe3+Al3+G2组复合体组复合体 砂粒砂粒砂粒砂粒粉粒粉粒粉粉粒粒粘粒粘粒腐殖质腐殖质 (二)机械破碎途径(二)机械破碎途径1 1、干湿交替,冻融交替、干湿交替,冻融交替 干湿交替:干湿交替:土壤胶体具有湿胀干缩的性质湿土变土壤胶体具有湿胀干缩的性质湿土变干时,脱水速率不同,不同位点的胶结力不同,土块干时,脱水速率不同,不同位点的胶结力不同,土块会发生破裂,形成小的的结构体会发生破裂,形成小的的结构体 干土变湿时干土变湿时,各部位的吸水速率不同,不同位点的,各部位的吸水速率不同,不同位点的膨胀度不同,土块会发生不均衡的挤压和破裂,形成膨胀度不同,土块会发生不均衡的挤压和破裂,形成小的结构体。

      小的结构体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阳离子组成、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阳离子组成、土壤含水量;由干变湿的速率土壤含水量;由干变湿的速率 冻融交替冻融交替::孔隙结冰,体积增大,产生挤压力,使孔隙结冰,体积增大,产生挤压力,使土块崩裂土块崩裂生产实践)(生产实践)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土壤含水量;温度变化的快慢土壤含水量;温度变化的快慢 2 2、耕作措施、耕作措施 合理耕作并结合有机肥料的施用可促进团粒结构的合理耕作并结合有机肥料的施用可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否则会破坏土壤结构否则会破坏土壤结构 3 3、生物作用、生物作用 土壤动物的掘土作用;土壤动物的掘土作用; 蚯蚓粪便的排泄,及分泌物的胶结作用等;蚯蚓粪便的排泄,及分泌物的胶结作用等; 植物根系的穿插挤压作用;植物根系的穿插挤压作用; 1、团粒结构占优势的土壤大小孔隙兼备,水气协调;2、团粒结构占优势的土壤保肥供肥协调 团粒之间为大孔隙,微生物活性强,有利于团粒表面养分的分解与释团粒之间为大孔隙,微生物活性强,有利于团粒表面养分的分解与释放;内部多为小孔隙,水分存在,通气不良,有利于养分贮存,增加结构放;内部多为小孔隙,水分存在,通气不良,有利于养分贮存,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的稳定性3、团粒结构占优势的土壤耕性好 表现在适耕期长,耕作阻力小,耕后质量好表现在适耕期长,耕作阻力小,耕后质量好4、团粒结构占优势的土壤一般具有良好的耕层构造 剖面在上虚下实剖面在上虚下实5、团粒结构一般具有一定的水稳性、机械稳性和生物稳定性四、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四、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 1.耕作制度 2.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 3.注意灌水方法 4.播种绿肥或牧草 5.合理耕作 6.人工结构改良剂的应用 五、土壤结构性的改善五、土壤结构性的改善 第三节第三节 土壤结持性和耕性土壤结持性和耕性土壤结持性:土壤结持性:土壤结持性是影响耕性重要机械物理性质是指在不同含 水量(湿、润、干)条件下,土壤内聚力(粘结性),附 着力(粘着性)和可塑性的综合表现 一、土壤结持性一、土壤结持性1、土壤粘结性 在土壤中,土粒通过各种引力作用而粘结起来,就是粘结性土壤的粘结性主要是由两种力所促成: (1)颗粒间的分子引力,在干燥条件下它占主导作用 (2)土粒间水膜的引力,在湿润状态下占主要地位。

      土壤粘结性的强弱,可用单位面积上的粘结力(如g·cm2或kg·cm2)来表示 (1)颗粒间的分子引力:Ü 土壤颗粒间的静电吸引力 Ü土壤颗粒间的范德华力土壤颗粒间的范德华力 包括:极性力、诱导力包括:极性力、诱导力 、色散力、色散力 在一定的介质中,两个带电质点间的静电力(F)的大小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和介质的介电常数D成反比,而与正、负两个质点带电量ea 、ec 的乘积成正比: (2)水膜的粘结力 在一定含水量下,半径为r的两个球形土壤颗粒的接触点,会形成一个具有两种曲率的双镜形环状水环,产生水膜引力 把两个颗粒紧紧牵引在一起引力的大小,取决于土粒半径 r 的大小 ((1 1)土壤比表面及其影响因素)土壤比表面及其影响因素 土壤土壤质地、粘粒矿物组成、阳离子种类等影响土壤粘结性的因素影响土壤粘结性的因素: :(2 2)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的多少,对粘结性的强弱影响很大,在适度含水量时土壤粘结性最强湿土变干:曲线湿土变干:曲线A、、B(砂土)(砂土)干土变湿:曲线干土变湿:曲线 C(分散土粒)分散土粒)土壤含水量(g·kg­1)土壤团粒大小无结构土壤1~2mm0.5~1mm自然状态压紧状态 356701115240012000 157001880245044000表表54 土壤结构性对粘结力土壤结构性对粘结力(g/cm2)的影响的影响 2 2、土壤粘着性、土壤粘着性土壤粘着性土壤粘着性::土壤在湿润状态下,粘着外物的性能。

      粘着力的大小以土壤在湿润状态下,粘着外物的性能粘着力的大小以 g·cmg·cm-2-2表示土粒土粒——水膜水膜——外物外物 粘性土只有在一定含水量条件下才会显现当含水量很低时,水分子完全为土粒所吸收,此时主要产生土粒间的水膜拉力,即粘结力当含水量继续增加时,超过土粒水化的要求,并在土粒表面与外物之间形成水膜层时,便产生了土壤的粘着性图5­10 土壤粘着力、粘结力与含水量的关系 土壤开始呈现粘着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该土的“粘着限”,土壤因含水量的增加,而失去粘着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该土的“脱粘点” (三)土壤可塑性土壤可塑性受含水量影响水分过多,土壤变为流体,形状不能保持水分过少,常会断裂,不能获得任意新形状土壤的塑性和粘粒的片状结构有关土壤可塑性:土壤可塑性:土壤在一定含水量下,由于外力的作用,可任意改变其形状而 不致断裂,并在外力作用消失后,仍能继续保持其所获得的新 形状的性能图图511 土壤产生可塑性的示意图土壤产生可塑性的示意图1. 经外力作用前的粘粒排列 2.经外力作用后的粘粒排列12 土壤呈现可塑性的含水量范围,叫做土壤呈现可塑性的含水量范围,叫做塑性范围塑性范围。

      当土壤开始表现可塑当土壤开始表现可塑性时的最小含水量,称土壤的性时的最小含水量,称土壤的““下塑限下塑限””,,也称也称塑性下限塑性下限使土壤失去可塑使土壤失去可塑性而变成流体的最大含水量,称土壤的性而变成流体的最大含水量,称土壤的““上塑限上塑限””,,也称也称塑性上限塑性上限上、下上、下塑限之间的差值称塑限之间的差值称““塑性值塑性值””或或塑性指数塑性指数 塑性值愈大,说明塑性愈强反之,则塑性弱或无塑性 土壤塑性值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正相关土壤质地越细,其塑性值越大表表56 各种质地土壤的塑性值各种质地土壤的塑性值(g·kg-1)物理性粘粒含量(%)下塑限上塑限塑性值重壤、粘土>40160~190340~400180~210中壤40~28180~200320~340120~160轻壤30~24210左右310左右100轻壤25~20220左右300左右80沙壤、砂土<20230左右280左右50 表表57各种质地土壤的塑性值各种质地土壤的塑性值(g·kg-1 ) 有机质状况下塑限上塑限塑性值甲土含有机质35g·kg­136541550去掉有机质19825153乙土含有机质70g·kg­1522630108去掉有机质27736891 二、土壤耕性土壤耕性土壤耕性:指在耕作过程中土壤各种土壤物理性质的综合反映及在耕作后的 土壤外在表现。

      包括耕作阻力的大小,耕作质量的好坏,适耕期 的长短1、土壤耕性与土壤结持状态、土壤耕性与土壤结持状态表表58 土壤土壤结持性与土壤水分状况持性与土壤水分状况水分含量少————————————多干燥湿润潮湿泞湿多水极多水结持类型坚硬硬酥脆酥脆可塑可塑粘粘韧浓浆稀稀浆主要性状干硬,不能捏合成团松散,无可塑性,易成团,但不成块有可塑性但无粘着性有可塑性和粘着性成浓浆,受重力作用可流动成悬浮体状态,易流动耕作阻力大小大大大小耕作质量耕后呈硬土块耕后呈小土团耕后呈大块成浮泥浆成泥浆适耕性不宜宜不宜不宜不宜宜下塑限粘着限上塑限 2 2、耕作时的土壤动力特性、耕作时的土壤动力特性 ((1)抗剪强度)抗剪强度 抗剪强度等于内摩擦力或粒间摩擦力加上粘结力可用库仑公式表示:S == P tg  + C 式中:S 是抗剪强度,C 是粘结力,P 是垂直于剪切面的有效压力,是内摩擦角,tg是内摩擦系数 测定常采用盒形剪切法,当剪应力大于一定 S 值时,土样被剪断水平力上盒下盒垂直荷载图图5-13 土壤在剪切盒测定中受力示意图土壤在剪切盒测定中受力示意图CS3S2S1 P1 P2 P3砂土粘土图图5-14 粘土及砂土的剪切曲线粘土及砂土的剪切曲线垂直荷载抗剪强度 压缩是在施压力情况下,土壤体积的变化。

      压缩时,孔隙比与压力的关系为:孔隙比 = A log P  C 式中:A 是压缩指数(孔隙比 / logP),P 是所施负荷或压力,C 是常数,相当于单位负荷时的孔隙比2)压缩)压缩 土壤可在低压或高压条件下被压缩,压缩时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剪切应力压缩可导致颗粒定向排列与胶核大小变化在低压压缩时,以前者为主,高压压缩时,二者都有高压压缩后,负荷移去时,土壤重新膨胀,这一作用主要是由扩散双电层和胶核的膨胀所引起的3 3、耕地时的牵引阻力、耕地时的牵引阻力 用凿形中耕铲进行土壤耕作试验表明:影响土壤抵抗耕具穿过的主要因素是粘结力和粘着力,因此,最大拉力产生于塑性范围内并随塑性值呈对数性增加为减少牵引阻力,需在酥脆范围内耕作 4 4、土壤宜耕期的选择、土壤宜耕期的选择 旱田旱田宜耕期是在土壤酥脆结持状态酥脆结持状态,这时土壤的含水量比下塑限低,耕作时既不会出现垡条粘着犁壁的现象,也不会在土壤变干后呈现土垡、坷垃,耕作质量好,阻力小,土壤易于散碎 在北方地区,宜耕期大体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 60~80%,土壤水吸力约在 0.6至 1~2巴之间。

      宜耕期:最适宜耕作的土壤含水量范围为宜耕期宜耕期:最适宜耕作的土壤含水量范围为宜耕期 砂质土和有结构的土壤,粘结性不强,可塑性较弱,过干过湿,均可于耕作,适耕时间长,耕性好 粘质土和缺乏有机质的土壤,粘结性、可塑性均较强,过干过湿都不利于耕作,适耕时间短,耕性差图图5-16 几种不同质地土壤的适耕范围几种不同质地土壤的适耕范围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一、核心名词一、核心名词 1. 比重比重 2. 容重容重 3. 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度 4. 当量孔隙当量孔隙 5. 团粒结构团粒结构 6. 土壤结构体土壤结构体 7. 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性 8. 粘团粘团二、思考题二、思考题1、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方面作用和意义有哪些、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方面作用和意义有哪些? 2、、为为什什么么说说粒粒状状——团团粒粒状状结结构构是是农农业业生生产产上上比比较较理理想想的的结结构构?培培育育良好结构的有效途径是什么良好结构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