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微软改组七大挑战.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34820425
  • 上传时间:2018-03-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1.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微软改组的 7 大挑战 2013-07-12 微软宣布了期待已久的重组微软的重组有几个重点: 1. 中心化大公司组织结构 鲍尔默强调这是个“一个微软”的策略,以大公司战略为核心也就是说 微软将从一个“业务型组织”调整到“职能型组织”过去每个业务群像是 一个子公司,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每个季度有自己的盈亏报表而 改组后,每个高管负责多产品,但是只专注下列的职能之一: 工程、 市场、商务、或销售微软希望经过此改变能一致化技术平台和用户 体验 2. 强调消费者,强调硬件近年微软在消费者方面节节败退,而在企业级别软件却做的不错这 次重组可谓背水一战,加码消费者另外,微软暗示了也会参与和主 导更多硬件 3. 鲍尔默的角色更加重要 从部门收回权力,让更多决策要到鲍尔默层面才能决定也可以说, 这次改组是鲍尔默“最后一次机会”,他将背水一战 4. 顺便处理高层升迁 大公司往往会用改组来给部分人更大的权力,削减一些其他人的职权, 让他们知难而退这次 Craig Mundie,Kurt Delbene 和 Rick Rashid 失权,更早 Steven Sniofsky 和 Don Mattrick 离职,可能也都是看到 了对他们来说,未来不更美好。

      我对这次重组并不看好,因为有下列几个比较大的问题:  改组影响执行速度 移动互联网时代速度最重要,这样的一个重组可能会导致协调成本更 高,决策更慢比如说 Skype 是很重要的资产,但是它进入微软后, 市场份额开始下滑,而这次重组可能对这类“需要快”的产品带来巨大的 打击在越来越多公司用“轻公司、精简创业”模式来寻找更快的时候, 微软不与时俱进,却改组成了“ 重公司、整合式决策”  赌注太大,不够务实微软的强项是企业级软件,而在消费者领域,微软被在苹果、谷歌、 Facebook 打的满地找牙因此, 我个人认为微软不妨接受消费者业 务未来不可避免慢慢地衰落,希望企业级的成长能弥补,因为企业级 对 IBM、Oracle、SAP 的战役还是可能赢的,也有巨大的价值但是, 这次改组我们看到是微软对消费者领域依然充满信心,增加投入虽 然消费者技术确实带来企业级的革命,但是感觉这是 bet the company move 是一个打不赢的战役 而且,整合一整个公司可能会带来比较 大的成本,而有些整合可能并没有双赢,而且还可能带来包袱  “一致化”不是用户的需求 鲍尔默提出:新组织架构要“ 为 PC、平板电脑、和 Xbox 提供一致 的用户界面”。

      如果过去 10 年我们学到了什么,就是这些设备需要根 据场景开发合适的界面,不是不可以一致化,但是把一致化当做主要 目标,就是把微软作为中心,而不是把用户需求作为中心最经典的 历史案例就是 Windows Mobile 早期最大的问题就是公司要求和 Windows 整合,结果整个体验像 Windows 却很难运用,功能也不是 用户需要的另外,微软希望消费者购买“ 全套微软”设备,这也是个困 难而不务实的目标  大公司架构不符合微软基因 微软的管理基因是“牛仔”,最成功的产品线和领导者是最独立不听话不 协作的最好的例子就是打造 Xbox 的 J Allard,和曾经成功管理 Office 多年,并曾经拯救 Windows 的 Steven Sinofsky微软很多中高层奋斗的目标就是成为下一个“ 领头牛仔”,能做到一个业务群的 CEO而这次的重组不但不符合牛仔基因,还限制了中高层的梦想 (因为最高能达到的级别只是“ 工程集团负责人”,而不是“业务群 CEO”) 估计会有更多中高层领导流失如果这个改组要成功,微软需要一 个新的文化,给优质员工不同的期望值和激励机制,而这是很难很难 的  职能型公司如何问责? 一个接近千亿美元业务,近十万人的公司,实在不适合职能型的组织 架构。

      一个组织架构的可持续性,很大程度要看是否能达到问责 (accountability),而最简单有效的制度就是划分成产品线,让每个业务 群的负责人有自己的季度盈亏目标这次改组的职能型架构,把所有 盈亏目标都放在鲍尔默身上,向他汇报的人却只有工程、市场、商务 等目标,感觉很难运营,很难管理,很难衡量,很难持续  鲍尔默能否胜任 鲍尔默本身是一个卓越的单业务管理者和一个超级销售专家但是他 在 CEO 层面表现欠佳,在战略、协调上一直表现不佳这次把更多协 调的工作和大量的多产品线的决策压在他一人的肩膀上,令人很难乐 观  高层失血严重 我一直认为 Steven Sinofsky 是 CEO 的最好人选,他虽然强势凶悍, 但是他在每个职位上都能够放权,也能达到他人达不到的执行效率他在一年前离职,可能就是鲍尔默无法给他一个更高的接班人职位 (今天的改组,也看到了没有二号人物的角色)除了 Sinofsky 之外, 另外四位离职者也都是微软的将才,他们的离职,和下面中高层必然 的离职,会让微软严重失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