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谈散文的情感教学.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6216667
  • 上传时间:2022-03-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1.9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谈散文的情感教学                    曾垂师摘要:散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理清作者思路,把握线索,领会意境,体悟语言,从而感悟作者的情感本文论述了散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和实践关键词:情感教学;散文;线索;意境一、肯定散文的主情性,确立情感教育的应有地位散文是主情的文学样式,它强调作者独特情志的抒写,这是为古今文艺理论家们所一致肯定的关于散文的主情观,在晋代陆机的《文赋》中已初露端倪该文开篇云:“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这一思想,到刘勰的《文心雕龙》就表达得非常清楚了他在《本性》篇中说:“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而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唐代颖达说得更明白:“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这样,散文主情的矩矱渐渐地深入人心,从而构成散文美的一大特色散文主情性的表现十分明显那些以直抒胸臆,陈述怀抱为主的散文自不待说,即使是在以记事,咏物或议论为主的散文中也无不以抒情言志为旨归随着文学表现方法的丰富,唐宋以后的议论散文更是善于将自身融入论题,做到情真意切,理实思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例如苏洵的《六国论》,文章旨在论述战国时六国对秦斗争的政治形势,六国灭亡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但作者并不是用纯客观的理论推理与分析,而是以情遣词,情理相兼,全篇始终贯穿着作者对六国破灭的惋惜与沉痛的反省之情然后通过两段设问作答的形式进行分析,最后以“呜呼”一词引出作者的感叹,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如此论说,一气贯注,入情入理,显示出了议论散文主情性的特征纵观中外散文,那些历经岁月浪涛的冲击与淘洗所留下的至今仍让人们一唱三叹的不朽之作,无一不是出自作者文积于胸的真情所熔铸从这个意义上说,散文创作就是情感的倾诉和情感的渲泄可见真情实感不仅是作者的创作冲动,而且是散文艺术的血液由是观之,散文就是“情文,”它展现着丰厚的情感世界,以情见长,以情取胜情”既是散文作品生命之所在,也是散文特有的品格二、散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一些方法青少年学生普遍具有由简到难的阅读心理和情感要求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遵循“整体——部分——整体”这一阅读理解的有效途径首先使学生读懂课文,因为学生只有在充分地感知文章整体的基础上,才能披文入情,从而激发起更强烈的阅读欲望,把握课文的丰富意蕴及其表达方法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通过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线索,掌握文中情感发展脉络。

      所谓线索是指贯穿全文的某一事物或某一思想散文的线索是作者的思路在行文中的体现,只有把握贯穿全文的线索,才能“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在散文中,思路体现在各个方面,如文章的层次段落如何安排,各部分有何逻辑联系,各个“构件”如何围绕和突出文章的中心等为了达到此目的,首先,教师应向学生剖析散文的行文特点散文的行文一般是顺着情感的“显”与“隐”的互相交替,循序渐进的显”就是情感直接抒发的部分;“隐”就是情感间接抒发的部分,其结构方式就是:显——隐——显——……——显其次,指导学生在初步感受全文情感气氛的基础上捕捉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即上面所说的“显”,的部分,把握住文章作者的思路再就是告诉学生散文中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一般有下面几种类型:(一)直抒其意的句子二)深情议论的句子三)表达作者将付诸的行动,行为的句子经过以上这样的阅读赏析,学生便能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逐步深入地把握住散文的思想情感若再能以居高临下的眼光去审视文中所描叙的人、事、景、物,即时得到的情感感受,便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了2.通过赏析散文的意境美,领会散文的情感内涵意境是饱和着作者主观情感的艺术境界,是由内情和外境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完整和谐的艺术空间。

      刘勰说:“观文者披文入情披文”就是从语言文字这一代码本身所直接提供的意象开始,进入意境审美的全过程对表层意境的赏析,就是研究审美对象之所以提供审美信息的语言代码语言文字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信息媒介,具有描述形象、唤起人的形象感功能其实,挖掘散文意境美的工具是语言领会作品意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品味语言美,领悟散文语言独特的情韵对散文语言情韵的领悟,主要通过感悟性教学进行散文语言的感悟性教学,无外乎两条途径: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语感实践”是指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反复吟咏,潜心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及其蕴含的永恒的艺术魅力,在实践中磨练对词语的情感体验语感分析”是指对词句的准确性、生动性,结合上下文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分析语言使用的妙处,体会语言的情感色彩,品味分寸感(包括规范适当感,逻辑严密感,适境得体感)、和谐感(包括多样统一感,搭配相宜感,生动流畅感)、情味感(包括文情感、文质感、文势感、语味感)感悟散文语言的情韵常采用以下这些方法一)加减法就是在原文某处添加或删去标点、字词句、段落,引导学生比较、揣摩、推敲、品味课文作者遣词造句的艺术,进而形成语感例如《枣核》一文的一头,美籍华人朋友到车站迎接“我”拥抱后就殷切地问:“带来了吗?”朋友的问话显然省略了主语,但因为有前面的铺垫,也就不言自明,而两位风烛残年的老朋友亦是心照不宣——原来小小的枣核牵动的是老人大半生的浓浓的思乡之情!如果把主语“枣核”添加上,就会发现语言的味道逊色于原文了。

      二)调换法就是通过置换课文标点、字词、句子或语段的形式,引导学生比较、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有些课文后面的“思考与练习”题中,那些把原文的某个词置换成命题者提供的某个词之间的对比之类的题型,就是采用这种品味语言的方法三)联修法就是采取联系文章前后的语句和语势或分析语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方法,让学生领会其中的情趣有人说,联想是散文的神经,没有联想就没有散文这种见解切中了散文的主要特点如《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读到这段文字,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语言的中介,进行联想和想象,就会把间接形象具体地显现于自己的脑海:一幅光影相间,淡雅朦胧,明暗相宜的月下美景,并感受出景物中寄寓着一种至情至深的意境,正是在这个特定的景情之中触发了我们的情感,激起活跃的想象,仿佛隐约听到远处小提琴演奏的美妙旋律,琴声飘忽不定,也仿佛感觉到月光与荷叶也颤动起来,但颤动又不十分分明,此时此刻学生便会不由自主地生发出一种喜悦和满足,感到一种心灵的震颤这种审美享受,是学生借助语言与自身情感的交汇而取得的效果。

      在这之中,联想和想象是沟通二者的桥梁散文的语言往往还借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写得形象贴切,绘声绘色,使文章更富情趣《荷塘月色》的语言便精练准确,朴实自然、清新隽永、优美动人,富有立体感、朴素美和声韵美写花:“零星地点缀着”、“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写荷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些贴切逼真神奇美妙的比喻,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美感另外,文中还多用叠字,如“蓊蓊郁郁”、“田田”、“亭亭”,从而增强了语言的描绘力、音乐性和情感色彩鲁迅说:“文章不是无情物,能爱能憎才能文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高都不能打动人心散文,作为一种长于抒情的文体,它注重对生活感受的抒发,真情、善情、美情才能“感人心”散文教学,宜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情感的脉络,揣摩其抒情的技巧,体味其情感色彩,准确掌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情感、态度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咀嚼出情感的汁液在此过程中,多方面调动学生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参与教学中来,使整个散文教学过程,不再是对所学内容简单重复的过程,而是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活泼的情感互动过程。

      参考文献:[1]闻乾.论语文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J].教学月刊,1996(9).[2]吴立岗.当代苏联的语文教学改革[J].语文学习,1985(8).[3]林中伟.提高语文整体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J].海南师范学报,1996(2).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化龙中学邮政编码:511434OnSentimentTeachinginProseTeachingZengChuishiAbstract:Proseteachingistoteachstudentstosortouttheauthor’trainofthought,holdclues,realizeartisticconceptionandunderstandlanguage,thusfeelingtheauthor’sentiment.Thispaperexpoundsapproachesandpracticetoimplementsentimenteducationinproseteaching.Keywords:sentimentteaching;prose;clues;artisticconception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