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想法让创造变得更直接.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4663396
  • 上传时间:2022-07-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8.6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想法让创造变得更直接    雨田观念艺术,一种借助各种现成媒材而存在的艺术,它更强调以更直接,简单的方式进行创作,甚至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即以观念来创造艺术但观念艺术不仅仅是一个想法、点子,它更考验一位艺术家的思考深度观念艺术( Conceptuo Arf)又称思想艺术(ldeo arr)或信息艺术(Informationod),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欧美的艺术思潮顾名思义,这种艺术强调观念至上,摒弃艺术在实体上的创作,直接表达观念日常用品、摄影照片、地图、录像、图表等,甚至语言自身都可以被利用,变为观念艺术观念成为创造艺术的机器尽管新潮流派集团的亨利弗林特(Henry Flynt)早在1 961年就已经将自己的行为艺术作品称作“观念艺术”,爱德华凯恩霍兹( Edward Kienholz)在1 963年就已经开始设计“观念造型”(Conceptual Tableaux)但“观念艺术”这名词第次真正为大众所知,并被用来界定种独特的艺术样式,还是始于1 967年索尔勒维特(Sd Lewit)发表的篇文章建造艺术家索尔勒维特在首次提及观念艺术的定义时曾这样表述“在观念艺术里,观念或想法是作品最重要的方面。

      当艺术家使用艺术的观念形式,这就意味着所有的主意和计划都是事先想好,而完成只是例行公事观念成了创造艺术的机器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思想开始解禁,自由意识弥漫,这股思潮在艺术这个领域中也产生了影响力,在这段期间较有影响力的个支脉就是以概念(Conceptual)、点子(ldea)或是资讯(Information)等主体的艺术,这股艺术思潮将 些原先认为不是艺术品的物品引入到艺术创作中来,让艺术这个领域在大众的认知系统中不再是古玩或字画之类的艺品那时候,由于语言为主体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观念艺术家约瑟夫孔苏思(josephK osuth)、劳伦斯维纳(Lawrence Weiner)以及英国“艺术与语言”(Arf&Lcnguage)团体开始了更为激进的对于艺术的质问他们首先质疑的首要问题是“艺术家是创作特殊材质物品的角色”这普遍认同的设想由于在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在英国与“青年英国艺术家”(YoungBritish Arfists)和特纳奖的联系,通常意义上说,观念艺术成了传统技法的绘画和雕塑之外的当代艺术实践的统称这术语会与多种脱离原始目的和形式的当代实践相联系的原因之在于其本身的难以定义。

      1 970年,艺术家梅尔博克纳(MelBochner)在解释他不喜欢“观念”(conceptual)这形容词时说,“观念”(concept)所指对象并不完全清楚,容易与“意图”(Intention)混淆因此,在描述和定义件观念艺术品的时候,很重要的点是搞清楚它本身传达的“观念”和艺术家的“意图”分别是什么观念艺术的“搬”“改”“造”观念艺术的美学追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记录艺术形象由构思转化成因式的过程,让观众把握艺术家的思维轨迹;其二通过声、像或实物强迫观众改变欣赏习惯,参与艺术创作活动语言是观念的物质媒介通俗来讲,观念艺术可以以切方式存在,没有固定形态,艺术家的观念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寄生”在附着的物体上所以,观念艺术的创作方式就有挪用并列式、篡改置换式、转化再造式等种类挪用并列式概括来说,这种方式,即艺术家挪用其他现成物品的“躯壳”,将自己的艺术观念附加上去,偷梁换柱,将其变为件艺术品这也是最早、最“简单粗暴”表达观念艺术的方式这种方式几乎均是挪用或借用已有的媒材,只是在采用之时为艺术家所用而已艺术家通常不改变挪用的现有媒材(包括艺术作品、公众图像、生活物品、人体等)鲜有的形态,但在观念上改变观众对其原有的固有认知,意在产生对比,达到某种揭示或讽刺的目的。

      当然,被挪用的物质往往因此具备了某种象征或比喻的功能,如同符號工具,用以传达出艺术家的观念篡改置换式这种类型是指通过剪贴、变体、涂抹、组合等手段对选用的现有媒材在外形、材料上进行改变和调换,使新形式既保留原物的某些特征(基本状态、构图等),又与原资源保持相当的变异性它不满足于挪用方式对被挪用物的原貌再现与挪用方式相比,此方式更带有种颠覆性和调侃意味艺术家以此种方式追求改变原貌产生的快感,更注重形式上的创造,虽然这种创造是低层次的但创造性高于挪用式转化再造式这种方式创造性高于前两者,不再是对现有媒材的直接照搬或小修小改艺术家利用这种方式将现有媒材进行转化,融入新的创作中,个人创造成分更多前两种方式分别停留在“搬”与“改”的层面,而转化再造式则是融合与转化的“造”切忌点子化的观念艺术中国在观念艺术的发展上也跟随西方发展多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观念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近四十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涌现出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但多年跟随西方,提倡观念至上,往往过于强调其重要性,使中国当代各种观念艺术呈现出来的面貌给人种过于“非艺术”化的印象,成为“点子”艺术,尽管西方当代艺术已经越来越观念化,观念与制作过程已经分离。

      但也由此更讲究作品中观念的“含金量”如果作者并未对社会、文化进行深度思考,将其转化为能引发大众共鸣的观念,而是将简单直白的想法与现成品作简单嫁接,这样的作品便会沦为肤浅、倾向于形式主义,或者对技术手段的过度依赖,而忽视作品的思想深度,刺激而不深刻,都有投机取巧的嫌疑更有甚者,将挪用与抄袭的概念混淆,就更谈不上创造了所以,既然观念艺术讲究观念为重,则对其进行评判就要从作品的观念着重入手感受作品中观念的来源、产生意义、对观者的启示等也许有艺术家会说:“我的作品无需进行解释”,如果有了这句话,就不是观念艺术,因为观念艺术就是要观众跟随艺术家, 同进入艺术创造过程的层面,如果没有对自己创作中的观念进行解释,在这个层面上讲,就阻挡了别人的进入因此,观念艺术不是单纯地观看,是理解,在思维上跟进艺术家的步伐,在阅读和聆听中获得理解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