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水浒传中的林冲形象.doc
11页试论《水浒传》中的林冲形象许 仁 华02秋汉语言文学(本科)摘要:《水浒传》中的林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本文从“义”、“忍”、“狠”三个方面,论述了《水浒传》中林冲形象的三个基本特点第一种特点是“重情重义的好汉男儿的英雄本色”,重要体目前她的“五义”上,一是她对江湖好汉的“讲义气”;二是她对弱者和穷苦人的“仗义”;三是她的不为私利心系梁山事业的“大义”;四是她的身在官场身怀抱负不与同僚同流合污的“正义感”;五是她虽身陷囹圄仍怜惜妻子的“情义”,这“五义”充足表白了她是一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英雄男儿第二个特点是“委曲求全的下层官吏的奴性体现”,这重要表目前对高俅等人的“四忍”上,一忍高衙内对妻子的侮辱;二忍陆谦和高衙内对自己的诱骗;三忍高俅对自己的迫害;四忍解差、管营等人对自己的虐待最后被逼入绝境,忍无可忍,手刃仇人,走上对抗道路,这充足体现了故事“逼上梁山”这一主题,也体现了林冲的性格具有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发展性特点第三个特点是“勇猛冷酷的盖世豪杰的凶狠手段”,体现之一是她武功盖世、作战勇猛;体现之二是杀人手段狠毒、血腥、冷酷;体现之三是她做事果敢冷静,胆识过人,使得她的“狠”比起李逵、武松等人的“狠”来,更为大气,更为透彻,更富有张力。
最后本文论证了林冲形象与主题的关系,一方面,林冲的遭遇反映了现实黑暗和宋代朝廷的腐败,才导致官逼民反,体现的梁山起义的正义性,另一方面,林冲与宋江等人同样,有着思想结识上“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局限性,这是导致梁山起义最后失败的主线因素核心字:林冲、形象、性格、意义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一部英雄传奇故事,它“因文生事”(金圣叹语),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宋江等水泊梁山英雄好汉与封建统治者斗争的故事,在国内古典文学中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文学地位《水浒传》的艺术成就集中表目前各具鲜明特点的英雄群像的塑造上,正如金圣叹所说:“《水浒传》写一百八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①在故事中,既可以看到某些敢说、敢做、敢当、具有强烈对抗精神,属于下层人民的英雄人物,如李逵、武松、三阮等,也可以看到某些中下层封建官吏在统治者的压迫下,不甘久受凌辱,在忍无可忍的状况下走上对抗道路的英雄人物,林冲就是其中最为典型、最富个性和生命力的代表人物故事中林冲形象的典型性集中体目前“义”、“忍”、“狠”三个特点上 (一)“义”———重义重情的好汉男儿的英雄本色 林冲三十四五岁,“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江湖人称豹子头林冲,一看就懂得她十分骠悍勇猛。
而再看林冲一出场时的打扮:“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手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里执一把折迭西川扇子不凡的穿着显示了她决非一般的混迹江湖的好汉,而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物,她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由于特殊的职业和技能,林冲“义”的本色一方面体目前喜欢结交江湖好汉的“讲义气”上,如她与鲁智深的结交就体现这一特点她在送妻子去岳庙烧香还愿时,途中偶尔见有人使棒,立即就看得出神,并且还情不自禁地喝起采来,当她得知使棒人是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好汉鲁达时,心中大喜,恨相间之晚,当即结拜为兄弟,要懂得,林冲身为朝廷命官,与负案在身的江湖人物结交,是有碍她在仕途上发展的,而她全然不顾,这不正是“义气“之所在吗?而她与鲁智深的友谊也成为梁山好汉“义气”的最典型代表在东京任教头是如此爱才好友,上梁山后,也是这样,“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始终是她的座右铭,面对遭受王伦慢待的晁盖等人,林冲心中不悦,第二每天刚亮就特地跑来赔话说:“小可有失恭敬,虽有奉承之心,奈缘不在其位,望乞恕罪”,“小人旧在东京,与朋友交,礼节不曾有误虽然今日可以得见尊颜不得随平生之愿,特地径来陪话”此一番情真意切的话,足以阐明林冲的“义气”。
ﻫ 林冲的“义”另一方面体目前她对弱者的“仗义”上,她不仅敬重英雄,并且还能协助穷苦的下层人民沧州酒店的李小二当时在东京时,为人帮工,被店主人告她偷了家财,捉到官府问罪,林冲与她无亲无端,但同情她的遭遇,运用自己的身份,花钱求人,救了李小二,使她免吃官司李小二无依无靠,在东京安不得身,林冲又慷慨解囊,资助盘缠,让她去外地谋生对李小二的救济,故事里直到林冲发配到沧州时偶遇李小二时才提到,不是李小二积极叫她,林冲也许不会记得,这反映了被林冲救济过的决不止李小二一人,也显示了林冲救人不图人回报的的崇高品质 林冲的“义”再次表目前对梁山事业的“大义”上,当晁盖、吴用等人,前来梁山入伙,照理说,这是扩大梁山势力,壮大义军力量的好事,而王伦却不肯相留,她懂得王伦嫉贤妒能、心术不正,无大量大才,无法领导梁山农民义军,若继续做山寨之主,势必影响梁山的大业,指出王伦是“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手起刀落,坚决地杀了王伦,从而变化了梁山义军的发展道路,开创了水泊梁山声势浩大的新局面林冲火并王伦后,吴用推她为梁山寨主,她却说:“非林冲要图此位,据着我胸襟胆气,焉敢拒敌官军,剪除君侧元凶首恶?今有晁兄,仗义疏财,智勇足备,方今天下人闻其名,无有不伏。
我今日以义气为重,立她为山寨之主……”自己执意不肯居首位,后来在众英雄的推举下,她才勉强答应坐了第四把交椅,这一义举,突出体现了林冲“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大义”之气,这是对她的“义”最为深刻的体现 此外,林冲的“义”还表目前她的正义感和对妻子的“情义”上林冲作为一名教头,业务能力杰出,没有野心,不与官场中大多数人同流合污,她在与陆谦交谈中说:“男子汉空有一身本领,不遇明主,屈居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 脏之气”,体现了她对现实黑暗的不满和个人抱负得不到展示的苦恼,试想一种没有正义感的人何以发出如此牢骚!林冲与妻子相敬相爱十数年,没有一儿半女,按照一般常理来说,林冲完全可以纳妾,但是林冲没有这样做,仍然对妻子敬爱有加,“未曾面红耳赤,半点相争当高衙内看上自己的妻子时,林冲如果是一种无耻的小人和下流的想往上爬的官吏,一定会借此机会将妻子投送她人怀抱,攀附权贵林冲虽强压怒火,委曲求全,但是也竭力保护自己的妻子在林冲发配到沧州前,她深知妻子的生存处境,她写了一份修书给丈人,以便她改嫁,林冲这样做可谓用心良苦,她内心的痛苦也许比她妻子还要深切复杂,谁乐意将自己心爱的妻子送入虎口,任人宰割呢?林冲对妻子说:“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
看了这段文字,哪怕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为之动容林冲在自己身陷囹圄的状况下一方面考虑的是妻子的安危,这都源于她对妻子深切的情义在得知妻子身亡的噩耗后,潸然泪下,后来也终身未娶,真所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一种重情重义,有血有肉的林冲形象一下子就展目前我们面前ﻫ (二)“忍”———委曲求全的封建官吏的奴性体现 林冲是一种令人同情的人物,她的悲剧性很大限度体目前她的英雄好汉的本色和下层官吏奴性心态的矛盾中,如果她没有担任教头一职,如果她无牵无挂,完全可以像鲁智深那样无拘无束,行侠仗义,英雄个性和本色会得到充足张扬,但现实中她不仅是一名下层军官,并且世代出生军官家庭,丈人也是教头,尚有一种美满幸福的家庭,这样的出身和地位,必然会形成她一套祖传的处世哲学:屈人之下,忍辱负重另一方面,她作为统治阶级的一种底层人物,不能对统治阶级的本质有一种苏醒和深刻的结识,这种结识的局限性决定了她不也许向李逵那样具有彻底的对抗精神,在长期的官僚生涯中,她也逐渐形成了忍让谨慎、委曲求全、极度能忍的奴性思维和行为准则,这使林冲的作为好汉的本性得到极度压抑,这种个性被压抑的悲剧性比林冲本人遭受的苦难的悲剧性要深刻得多。
而林冲“极度能忍”成为在她被逼上梁山前最为明显的性格体现特性 林冲的“忍”最直接体现是在她与高俅父子的锋利矛盾冲突中矛盾的导火索是林冲美丽的妻子在岳庙中烧香,被权势显赫的帅府太尉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上了,这个“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的花花太岁,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调戏林冲妻子张氏,正在与鲁智深开怀畅饮的林冲得知这一消息后,匆匆赶到,正要发作,“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把这难以忍受的侮辱,囫囵个儿吞下肚去虽然她“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当新结拜的兄弟鲁智深,领着二三十破落户赶来,要帮林冲厮打时,她却拦住说:“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她的请受,权且让她一次这是林冲的第一“忍”,她之因此忍下这口气,是为了保住这安身立命的差事,这就是作为封建下层官吏的奴性心态的体现而鲁智深则否则,她说:“你怕她本官太尉,洒家怕她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她吃洒家三百禅仗了去鲁智深的无畏与林冲的“忍”在这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ﻫ 林冲尽管咽下这口气,高衙内却步步紧逼,悲惨的阴云仍笼罩着林冲的小康之家高衙内听信帮闲泼皮富安的主意,由陆谦出面周旋,把张氏骗到陆谦家,企图哄骗诱奸。
幸而林冲得信后及时赶到,救了妻子,惊走了高衙内此时的林冲,虽然怒气冲冲,但是并没有采用对高衙内的报复行动,只是把怒气发在参与害她的好友陆谦身上,因此才会“把陆虞侯家打得粉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迳奔到樊楼前,去寻陆虞侯”高衙内她得罪不起,可对付陆谦她可以无所顾忌她为了不使事态扩大,采用了息事宁人的做法,“每日和鲁智深吃酒,把这件事不记心上了这是林冲的第二“忍”ﻫ 林冲对事态的发展估计局限性,荒淫无耻的高衙内一定要得到林冲的妻子,“没信行”的高俅又姑息了她的儿子,她不肯为林冲一种人,送掉自己孩儿的性命,居然按照走狗陆谦和富安的奸计,诱骗林冲带刀去高府比试林冲是谨慎的,曾在厅前和后堂两次停脚不前,后来见是白虎节堂,立即猛省,匆匆回身要走,但是既入圈套,难逃魔爪,一种“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的罪名无端加在林冲头上面临杀身之祸的林冲,只能眼睁睁地做了阶下之囚,由于对统治者还存在幻想,她忍受了这天大的冤枉,这是林冲的第三“忍”ﻫ 高俅把林冲押解到开封府,本来想治她死罪,幸而遇到了一种耿直不苟的孙孔目,在府尹面前陈述利害,为其说情,才开脱了死罪,将她刺配到沧州高俅一伙并不就此罢休,她们以重金收买解差董超、薛霸,令她们在路上杀掉林冲。
在去沧州的路上,二解差对林冲凶横残暴,百般折磨,残忍地用沸水烫伤林冲的脚林冲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犹如落毛凤凰被鸡欺一般,一点也没有对抗在野猪林里,董超、薛霸准备在这里杀害林冲,完毕高俅交给的任务,由于惧怕林冲的武艺,以要睡觉怕她逃跑为由哄骗林冲,要将她绑在树上,安分守己的林冲说:“小人是好汉,官司既吃了,一世也不走了上下要缚就缚,小人敢道怎的?”一种“敢道”多么鲜明地体现林冲逆来顺受的行为准则,要不是鲁智深预先躲在树林里,林冲早已是高俅魔爪下的冤鬼了疾恶如仇的鲁智深救下林冲,要杀二解差,林冲又一次劝道:“既然师兄救了,你休害了她两个性命死难关已通过去,她懂得主谋是高俅,也懂得杀害二解差的后果,她不肯背叛朝廷,还报着有朝一日挣扎着回来、重建家业、为国立功的但愿这种思想在她到沧州后,对差拨的忍气吞声的行为中也体现出来这是她的第四“忍” 然而林冲的忍让是有限度的,到了沧州后高俅仍然不肯放过她,派了陆谦和富安,串通差拨和管营要谋害她的性命,她们妄图烧了草料场,将林冲烧死,虽然烧不死,也是死罪,幸而是风雪压倒了草料场的草厅,林冲到山神庙栖身,阴差阳错地懂得了她们所有的秘密,方翻然醒悟,才感到自己的“挣扎着回来”、重振家业的道路已经堵死,一切幻想成为泡影,林冲已被逼入绝境,她再也不能压制自己的怒火,同步,“生活情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就会迫使人作出新的选择,性格也就随之而变异、发展”。
②于是她枪挑刀刃仇人,走上对抗道路可以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的“忍”到了一种极限,超过这个极限,必然使其所有的怒火和委屈在这里迸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