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初祀畤考.docx
32页汉初祀畤考祭祀、祷祠,是远古以来不同时代和地 区的人们乞求风调雨顺、凡事如愿的方式, 它是无论低级还是高级宗教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古代,祭祀活动很早就由国家组织并进 行规范,使之成为形式有序、内容完整的典 礼但从战国时起,国家级祭礼的形式、内 容随着古典礼乐文明的废弃几乎无闻, 因此战国、秦到汉初这一历史时期成了各种自发 的民间祭祀、方术乃至巫术泛滥的时期本 文试图通过对汉初祀畤内容、性质的考察, 看出它在一定历史时期兴盛的原因, 以及它日后退出主流社会的信仰舞台之必然一 汉初的雍五帝畤和陈宝畤汉初祀畤基本上全盘继承自秦其中首 先应该注意的是雍五帝畤和陈宝畤 它们是汉初最尊贵的神灵畤字见〈〈说文》第十三 篇下田部:“天地五帝所基止,祭地也”, 这是东汉五行说盛行后的理解 其实“畤” 原为峙立之义,民间于田中立石以祭杂神,后来统治者也将其所立的祭祀之处称为"畤”〈〈史记•封禅书》记齐地八神的天 主“祠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 畤”,此畤为山间平地,则民间祭天主之地 称为畤又《汉书•郊祀志》颜师古注秦献 公所立畦畤:"畦畤者,如种韭畦之形而畤 于畦中,各为一土封也”,则畤为田间之祀, 并仍然保留了民间祭祀随地发生的色彩。
汉初的雍五帝畤,是在秦的四色帝畤基 础上增加黑畤而成〈〈汉书•郊祀志》记高 祖二年刘邦入关,问起故秦时祭祀的上帝都 祠哪些神,回答是白、青、黄、赤四色帝 但刘邦对此解释并不满意,他说“吾闻天有 五帝,而有四,何也? ”底下人不知如何回 答,于是刘邦便认为“乃待我而具五也”, 并把自己神化为黑帝加入四色帝系统之中, 北方对应的色是黑色,因此黑帝祠被命名为 北畤这样,汉的雍五帝畤便完备了如果对秦四色帝畤变成汉五色帝畤的 过程作些细究,可以发现汉初在将秦的四色 帝畤变成五色帝畤的同时,五行、符运观念 已开始渗入其中〈〈史记•封禅书》记载秦时立畤如下表畤名所祭之帝建立者时间备注西畤白帝秦襄公襄公7年用,聊驹、黄牛、舐羊各一”廓畤白帝秦文公文公10年初为畤,用三牢德公元年以牺牲三百牢祠密畤青帝秦宣公宣公4年吴阳上畤黄帝 秦灵公吴阳下畤炎帝秦灵公栋阳畦畤 白帝 秦献公 献公18年从襄公7年立西畤到献公18年立栋阳 畦畤,四色帝畤完备其中西畤、郸畤、栋 阳畦畤祭的都是白芾,是因为白芾对应西方, 而秦起自西方秦祀白帝跟〈〈礼记•祭法》 “诸侯方祀”正好对应四色帝畤完备的意 义在于四方说影响的渗入,这使它在体系上 开始脱离散漫和无组织的民间祭祀水准。
顾颉刚先生认为西、畦两畤是西汉末年的人为 了证明汉为火德,所胜为秦“栋阳雨金”之 金德而伪造的,其实这是战国中期五德、五 行说尚未融合的结果"栋阳雨金”,金对 应西方,而秦为西方,这是“五行相次转用 事”即宇宙图式的内容,跟五德转移的历史 循环论尚不是一回事, 秦献公立畦畤时代在 骆衍前,而到骆衍时五行、五德说才开始糅 合《汉书•艺文志》阴阳家有〈〈邹子终始》 五十六篇,〈〈史记•封禅书》"马刍衍以阴阳 主运显于诸侯”《集解》如淳曰:“今其书 有〈〈主运》五行相次转用事,随方面为服”, 则《主运》为骆子书篇名,内容为“五行相 次转用次”,此为宇宙图式、式法之类内容 而他的五德终始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云其“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 有宜,而符应若兹”,则五德、五行说开始 结合而此前栋阳雨金与此后秦定自己为水 德二者不一致就并不奇怪, 正说明秦立四畤 时五德、五行说尚未糅合,更不用说对之发 生影响但是战国后期直到汉初,五行思想不断 系统化,并有广泛影响羡门高是骆子的“最后”,〈〈汉书•艺文志》五行类有〈〈羡 门式法》二十卷,王先谦补注引〈〈周礼•太 史》郑司农注:“抱式以知天时”,又引〈〈唐 六典》说明“式”的样子:“三式曰雷公、 太一、六壬。
其局以枫木为天,枣心为地 刻十二神,下布十二辰羡门高的式法应 是传自骆子系统五行说 在民间这种思想亦 十分流行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以五木奠四极, 意味着五行的空间分布;以四色名四神,又 意味着五行的时间循环李学勤、李零二先 生均认为帛书布局跟式法有关,则青、赤、 黄、白、黑五色跟各种事物通过一定关系对 应在当时已为人们广泛接受〈〈吕氏春 秋•十二纪》有五色帝,与季节、五色、五 方、音律、五祀、五脏等的对应已经完全周 备刘邦听说的五色帝即这个时代通行的说 法五行家学说的宇宙图式表现了事物间 的玄奥的对应关系,而对于一个王朝而言, 德和符运有着同样玄奥的意义 对比秦汉雍 畤,可以发现到汉代才实现了德、符运跟雍 畤祭祀的结合秦的符运是秦文公获黑龙, 跟其四色帝畤尚未结合起来, 因为它虽然跟秦得水德一致,但跟秦四色帝畤不一致 秦四色帝畤主祀是白帝, 并且根本没有黑帝, 则黑龙之符跟雍四畤无关, 这反映了秦的四 色帝畤和始皇接受的五德终始说还没有发 生关联汉就不同了汉的雍五畤祭祀跟跟 秦的四色帝畤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北畤跟 符运说的结合《史记•历书》“汉兴,高祖曰’北畤待我而起,亦 自以为获水德之瑞.虽明习历及张苍等,咸 以为然.是时天下初定,方纲 纪大基,高 后女主,皆未遑,故袭秦正朔服色。
则北畤之立跟汉初色尚黑有关 汉初袭了秦 的德和服色,并定河决金堤为符运 〈〈史记•封禅书》:“是时丞相张苍好律历,以 为汉乃水德之始,故河决金堤,是其符也”, 则河决金堤跟水德、尚黑又联系起来这样, 立北畤跟尚黑、水德、符运便都联系起来, 立北畤祠黑帝便不仅仅是简单的对五色帝 的祭祀,而蕴涵着跟自己的德、色联系并使 之绵祚长久的思想北畤的确立使五色畤最终齐备,五色帝 从此成了国家祭祀中最尊之神灵 高祖二年下诏:“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 川诸神当祠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 故 “上帝”即指雍五畤对它们的祀法继承了秦的故旧〈〈史记•封禅书》记载秦 时祀雍五畤法“春以为岁祷,因泮冻,秋涸冻,冬赛 祠,五月尝驹,及四中之月,月祠[若]陈宝 节来一祠春夏用焉辛、秋冬用WF畤驹四匹, 木禺龙栾车一驷、木禺车马一驷,各如其帝 色黄犊羔各四,圭币各有数皆生瘗埋, 无俎豆之具三年一郊秦以冬十月为岁首, 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见,通权火,拜于咸阳之 旁,而衣上白其用如经祠云 这里涉及到祷祠的几个要素:1. 用牲和供奉制度用牲有,辟,因 当时季节和色彩的对应已经流行, 因此春夏用赤色马,秋冬用赤色黑尾马木禺马,王 先谦〈〈汉书•郊祀志》补注引顾炎武云“禺” 同“偶”,则木禺马即木偶马。
木偶车马是 真车马的替代,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发现了西 周时期的车马坑,西周末至春秋初的三门峡 虢国墓地随葬真车马,到战国时期以木偶车 马代替真车马是节约财力、 社会进步的表现, 考古发现中多见秦始皇陵兵马俑形制特大, 与真人相仿,汉墓中多彩绘武士俑、歌舞俑 等此为随葬明器祀四色帝亦用木偶车马, 车马颜色跟所祠帝色一致除了牺牲和木偶车马外,还有圭币,即 玉帛这是从周代祭礼的牺牲供奉制度继承 下来的但祀四色帝无俎豆之具和歆、飨、 献之仪,而后者是多数宗周礼典最重要的部 分这亦是古典礼乐文明中祭祀的仪节失传 的结果2. 祭祀法祭祀四色帝之法是“通权 火”,王先谦〈〈汉书•郊祀志》补注云“权” 当为“燧”的假借字,《周礼》有司燧,为 火官又引惠士奇说“通权火盖燔柴之遗 法”,被当作牺牲的黄色犊羔则活埋 燔柴、 活埋都是原生性祷祠法的遗存,周代燔柴牺 牲祭天,瘗埋圭、璧祭山川,无祀同一神既燔柴又瘗埋的,此处则出现祀同一神用不同 祭祀法,当是祀法混乱的结果3. 祷祠时间对雍四畤的祭祀是按照季 节进行的每季的中间一个月祭祀四色帝, 从〈〈封禅书》看不同季节的祷祠还有跟生产 有关的不同内容春天祈祷,冬天赛祠,从用牲之色随帝色和四季之中月祷祠看, 当时 祷祠亦受时令、生产的影响究其性质属民间 自发之祀。
按秦制度,雍畤应三年一郊但秦始皇 并未亲自郊见,汉高祖亦然文帝即位十四 年,因连年五谷丰登而增加雍五畤所供奉的 车马驾具;武帝在位期间亲自到雍祭祀一共 十次,尤其元光、元狩、元鼎、元封年间, 祭祀十分频繁,太初之后因为新的神灵如太 一、后土不断设置,雍五畤于是下降太初 二年祠官向武帝报告雍五畤既没有“牢熟 具",又没有“芬芳",是其地位一日不如 一日的反映到成帝时匡衡改革国家祭祀, 雍五畤因不符合儒家经典之义, 终于被清楚 出国家祭祀的领域汉初继承秦的另一重要神灵是陈宝 陈宝畤为秦文公十九年在陈仓北阪城建立 其神或整年不来,或一年数来,来时常在夜里, 光辉若流星,从东南来集于祠城,声音响亮 引起野鸡夜鸣,百姓多信之〈〈汉书•郊祀 志》颜师古注引苏林曰:“质如石,似肝 成帝时匡衡改革祭祀,刘向追溯说“汉兴世世常来,光色赤黄,长四五丈, 直祠而息,音声砰隐,野鸡皆触每见雍太 祝祠以太牢,遣候者乘一乘传驰诣行在所, 以为福祥高祖时五来,文帝二十六来……” 则陈宝在汉初常常显灵关于陈宝的性质, 历代学者曾倍感费解马非百〈〈秦集史》认 为陈宝为陨星,“光辉若流星”为星初陨之 景象,“野鸡夜雕”为星陨有声,野鸡皆惊 而鸣,“质如石,似肝”是因为陨石成分多 铁。
此说甚有见地古人不理解陨石现象, 将之与迷信联系起来〈〈史记,封禅书索隐》 案引〈〈列异传》“陈仓人得异物以献之,道遇二童子, 云:’此名为婿,在地下食死人脑’ 婿乃言云:’彼二童子名陈宝,得雄者王,得 雌者伯’乃逐童子,化为雉秦穆公大猎, 果获其雉,为立祠祭,有光,雷电之声 雄止南阳,有赤光长十余丈,来入陈仓祠 中……因此其性质属于继承自秦, 渊源古老的民间 自发性祭祀雍五畤和陈宝是汉初最尊的神灵这些 祠畤中,除了北畤是局祖所建,其他均继承自秦,带着明显的秦地方性祭祀的色彩下 文试继续考察汉初祭祀中的其他内容二汉初长安祀官领有之祀除了雍五畤和陈宝外,高祖六年在长安 设立了蚩尤之祠和祠祀官、女巫,领有大量 祭祀这些是汉初祭祀的另一些重要内容 下文试对之作些考察蚩尤蚩尤之祠在长安的设立是在高祖六年 这一举措的由来是高祖在沛起兵时曾祀蚩 尤《汉书•高帝纪》:“高祖乃立为沛公 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廷,而衅鼓旗颜师 古注引应劭曰:“黄帝战于阪泉,以定天下 蚩尤亦古天子,好五兵,故祠祭之,求福祥 也”,则高祖在沛祭蚩尤为的是出兵取胜 传说中蚩尤曾作兵器〈〈太平御览》卷七十 二引《世本》云:“蚩尤作兵”,又《山海 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管 子•地数篇》:“葛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 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 铠、矛、戟, 雍弧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 以为乡隹弧之戟、芮戈。
"于是战国至汉初蚩 尤一向被当作主兵之神 战国至秦齐地八神 的兵主祠蚩尤,《史记•封禅书》“兵主祠 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高祖则在得天 下后将保佑自己的蚩尤立祀于长安祭祀蚩尤,不应看作单纯对神灵的祷祠, 而应看到其背后的数术内容 战国至汉初是 数术泛滥的时代,《汉书•艺文志》兵形势 家有〈〈蚩尤》二篇形势者,雷动风举, 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 制敌者也《史记•天官书》:“蚩尤之 旗,类彗而后曲,象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 高祖起兵祀蚩尤亦取其制敌之意数术和祭 祀在神秘主义这一点上是共同的,祭祀蚩尤 只是将数术中的神秘主义直接当作神灵膜 拜而已汉初的其他祭祀亦多见这种情况, 详下文后稷高祖六年立灵星祠祀后稷〈〈三辅故事》 云长安城东十里有灵星祠王先谦《汉 书•郊祀志》补助引〈〈汉旧仪》“五年修复周家旧祠,祀后稷于东南, 为民祈农报阙功,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