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粲死于大疫非死于麻风考.doc
7页1王粲死于大疫非死于麻风考【摘要】张仲景于建安二年为王粲诊病,言“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 章太炎及郭霭春认为其死于麻风据有关史料考证,得出以下结论:1.张仲景与王粲于建安二年( 197 年)相见2. 张仲景于王粲 20 岁时预断他 20 年后将死,此事亦见于《太平御览》 ,其说可信3.王粲死于大疫,非死于麻风后人据 《甲乙经序》所说“眉落而死”推断死于麻风,与史实不合 【关键词】王粲张仲景史料考证 张仲景于建安二年(197 年)为王粲诊病 《甲乙经序》云:“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耶?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此二事虽扁鹊仓公无以加也 ” 《甲乙经序》 “时年二十余” ,南宋程迥于淳熙三年(1176 年)所撰《医经正本书》引序无“余”字孙鼎宜《张仲景传》谓“余”字乃语助词,非“多余”之“余”:“盖余字古多用以足句如《日出东南隅》诗:一环五百万,两环千万余其明证也 ”则仲景观王粲色候以验病,时当建安二年王粲时年 20 岁。
《章太炎全集》第八册《论狐惑及疠》云:“此眉落当是今之大麻风,广中是病,多传子孙,少时不觉,及期而作,故仲景能预知2之,若梅毒则不得逾二十年而发也 《千金》称大麻风为恶疾大风,云有初得遍体无异,而眉须已落,有遍体已坏,而眉须俨然者其方有石灰酒,主生毛发须眉,去大风,是即仲景用五石意也 ”[1] 郭霭春 《中国医史年表》 “公元 218 年记事”栏“王粲病麻风”[2] “资料来源”栏称见于 《三国志·魏志 》卷二十一及《甲乙经· 序》 而 《魏志· 王粲传 》及《甲乙经序》皆未言王粲患麻风之事据有关史料,王粲死于大疫,非死于麻风 《三国志· 魏志》卷二十一《王粲传》:“王粲(177~217 年) ,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座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座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 ,不甚重也……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 ”[3] 《昭明文选 》卷二十三王粲《赠文叔良一首》李善注:“献帝初平中,王粲依荆州刘表。
”[4]献帝初平当公元 190~193 年 王粲于初平四年(193 年)至长安,同年离开长安南赴荆州此年王粲 17 岁 王粲远离长安南赴蛮荆依刘表,其时长安扰乱已极,民不聊生《后汉书·献帝纪 》载:“兴平元年(194 年) ,是岁谷一斛五十万,3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 ”[5]而荆州民稍富足,独为乱世一片绿州四方贤杰之士,竞往归之王粲至荆州后,回忆一路所见,作《七哀诗》 ,云:“西京乱无象,豺虎方构患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李善注:此妇人之词也)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6] 《后汉书· 刘表传》说,初平元年(190 年)刘表始任荆州刺史,乃招募天下贤良豪杰,设立学校,博求儒术,四方贤良,竞往归之《刘表传》:“表招诱有方,威怀兼洽,其奸滑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 ”[7]王粲乃依附刘表观 “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语,仲景于此时至荆州 曹植 《说疫气》:“建安二十二年,厉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嚎泣之哀。
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鼎食殿处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矣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压之,亦可笑 ” 《后汉书》卷二十七《五行志》第五“疫”条:“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大疫 ”注:“魏文帝与吴质书曰: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魏陈思王尝说疫气云:家家有强尸之痛,室室有嚎泣之哀或阖门4而殪,或举族而丧者……” [8]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魏文帝曹丕《与吴质书一首》李善注:“《典略》曰:初,徐干、刘桢、应 、阮 、陈琳、王粲等,与吴质并见友于太子二十二年,魏大疫,诸人多死,故太子与吴质书其文曰: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耶?…… 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 ”[9]《三国志·魏志· 王粲传》:“ 干、琳、 、桢,二十二年卒 ” 建安二十二年大疫,死亡甚众,其事亦见《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淳、 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疫,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10] 王粲于建安二十年(215 年)三月随从曹操西征张鲁,张鲁及其五子降,同年十二月抵南郑(今陕西汉中市) 。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王粲《从军行五首》第一首《从军有苦乐》记述征伐张鲁所获巨大战绩:“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二十一年冬十月治兵,遂征孙权十一月至谯 ”同年冬十一月王粲在谯(今亳州)作《悠悠涉荒路》诗,说:“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鸡鸣达四境,黍稷盈田畴诗人美乐土,虽客犹愿留 ”李善总括王粲《从军行》写作背景道:“建安二十年三月,公西征张鲁,鲁及五子降十二月至自南郑是行也,侍中王粲作诗五首以美其事 ”5[11] 综观王粲于建安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随军西征张鲁东征孙权,虽一路劳顿,戎马倥偬,却精力旺盛,无病态诗以气行,观其诗,可知其人 《三国志·魏书· 武帝操》:“建安二十二年春正月,王军居巢 ”王粲亦随军至居巢仲宣于去岁年末精神体力均佳,忽于二十二年正月突死,实乃死于大疫曹植《王仲宣诔》说:“建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四日戊申,魏故侍中关内侯王君卒呜呼哀哉!” [12] 本文的结论是: 一、张仲景与王粲于建安二年(197 年)相见 二、张仲景于王粲 20 岁时预断他 20 年后将死,此事亦见于《太平御览》 ,其说可信。
三、王粲死于大疫,非死于麻风后人据《甲乙经序》所说“眉落而死”推断死于麻风,与史实不合 【参考文献】 1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卷八· 论狐惑及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80. 2 郭霭春.中国医史年表[M ].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6. 3 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十五史·三国志·魏志 ·王粲传[M].上海:上6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1138. 4 王 粲. 赠文叔良一首 .见:萧统.昭明文选 ·卷二十三[M].上海:上海锦章图书局,民国.11. 5 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十五史·后汉书· 献帝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791. 6 王 粲 .七哀诗.见:萧统.昭明文选· 卷二十三[M].上海:上海锦章图书局,民国.6. 7 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十五史·后汉书· 刘表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1014. 8 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十五史·后汉书· 五行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827. 9 曹 丕. 与吴质书一首 .见:萧统.昭明文选 ·卷四十二[M].上 海:上海锦章图书局,民国. 10 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十五史·魏志· 司马朗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1122. 711 王 粲.七哀· 悠悠涉荒路 .见:萧统.昭明文选 ·卷二十七[M].上海:上海锦章图书局,民国.5 12 曹子建 .王仲宣诔一首 .见:萧统.昭明文选 ·卷五十六[M].上海:上海锦章图书局,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