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综合训练(含答案).docx
4页湘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声音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每年( )为全国爱耳日A.3月3日 B.4月5日 C.5月4日2.上课铃响了,在校园不同方位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铃声是通过( )传到同学耳朵里的A.空气 B.教室的楼 C.池塘里的水3.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更高的是( )A.把橡皮筋拉得松一点B.把橡皮筋拉得紧一点C.拨动橡皮筋时所用的力大一些4.保护听力健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经常挖掏耳道 B.坐车时,使用耳机长时间听歌 C.远离噪声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音调B.声音通过物体向四面八方传播C.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音量6.我们用力弯曲尺子,尺子却没有发出声音,因为它没有( )A.受到力 B.改变形状 C.振动7.如图所示,在纸杯中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到耳朵里的 A.空气 B.大地 C.连接纸杯的线8.把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并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掉,那么玻璃罩内闹钟的声音将( )A.越来越弱 B.越来越响 C.不变二、填空题9.上课铃声响了,校园各处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这说明声音能朝着 传播。
10.海豚在水里能“交谈”,这是因为声音能在水里 11.用相同的力拨弹皮筋时,皮筋绷得越紧,声音 ,皮筋振动得 12.我们周围的声音在 , 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13.声音可以在固体、( )和( )中向各个方向传播14.把收音机音量调大,用塑料袋包严放入水中,还能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能在 中传播1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越 ;物体振动得越 ,声音越 16.在噪声级 分贝和 分贝的环境中工作30年,耳聋的可能性分别为8%和18%17.小明看到噪声分贝仪上显示58dB,这样的噪声 (填“会”或“不会”)影响到工作和学习18.物体振动的幅度 决定了声音的 振动幅度 音量大;振动幅度小,音量 三、判断题19.音量可以用来描述声音的强弱 ( )20.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没有关系。
)21.经常使用耳机听音乐不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或造成损伤所以,我们可以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 )22.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 )23.声音传播的方向是永远向前方 )四、连线题24.将下列声音与产生的原因连起来说话发声 锣面振动敲锣发声 琴弦振动吉他演奏 鼓面振动吹口哨声 声带振动敲鼓发声 空气振动五、简答题25.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26.举例说明怎样从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方面控制噪声?27.声音传播的方向是怎样的?28.简答题:怎样做到保护听力健康?(写出2点即可)参考答案:1.A2.A3.B4.C5.B6.C7.C8.A9.四面八方10.传播11. 越高 越快12. 强弱 高低13. 液体 气体14.液体15. 音调 高 慢 低16. 85 9017.不会18. 大小 强弱 大 小19.√20.×21.×22.√23.×24.25.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高低,振动越快,物体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物体发出的声音越低。
26.答:声源处控制(汽车消音器);在传播中控制(高速公路挡板);接收器的保护(耳塞)27.声音向各个方向(四面八方)传播28.①禁止掏耳道,以防发炎;②听到巨大声响时,需要张开嘴巴或捂住耳朵;③正确使用耳机,音量不能超过耳机最大音量的60%;④远离噪声;⑤避免耳朵进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