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的多样性情景中价值冲突治理的实践困境与新思考.docx
17页善的多样性情景中价值冲突治理的实践困境与新思考 彭文龙关键词:价值冲突;善的多样性;治理困境;治理创新摘 要:社会内部主体之间的价值冲突并非都是非善即恶的,还存在着因“善的多样性”而导致的行为冲突通过对玉林“狗肉节”事件及政府治理行为的分析,表明这种善与善之间的价值冲突,使得政府在价值判断上无所适从,在行为选择上左右为难,在治理方式上陷入管制的泥潭政府应树立价值冲突常态化的理念,承担起道德平等维护者的职责,以民主协商作为行为机制,以合作共治作为行为方式,将价值上的对抗冲突主体转变为理解合作的治理主体,建构互动合作的共治机制,从而实现善的社会治理C912:A:1001-2435(2022)02-0071-07The Practical Dilemma and New Thinking of Value Conflict Governance in the Diversified Circumstances of Goodness—Take "Dog Meat Festival"in Yulin as an ExamplePENG Wen-long(Center for Anti-Corruption Studies,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China)Key words:value conflicts;diversity of goodness;governance dilemma;governance innovationAbstract:The value conflict within the society is not either good or evil,but a "diversity of goodness"exis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og Meat Festival"in Yulin and its governance,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diverse values of goodness make the government at a loss in value judgment, the choice of behavior and the governance approach into the quagmire of control. The government must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value conflict,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moral equality defenders,the democratic consultation as the behavioral mechanism,the co-operation as the way of behavior,so that the government can make the value of the conflict and confrontation transform in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and construct a co-governance mechanism of interactive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social governance.改革開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内部利益不断分化和价值观逐渐多元化,价值观的多元形态类别会逐渐在相互的冲击碰撞与交流互通中整合成为全新的文明模式和文化形态。
1这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表现,也同时为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问题由于不同的价值主体有不同的价值目标,不同的主体需要和对价值客体的不同的主体态度与不同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的差异在一定条件下就变成价值的冲突1 价值冲突有两大类:一类是同一主体的不同价值之间的冲突,一类是不同主体在某些相同价值上的冲突2本文旨趣在于在价值冲突引发的危机中政府应该如何治理,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不同主体之间的价值冲突不同主体之间的价值冲突既存在于社会内部的不同主体,也存在于政府内部的不同主体,还存在于政府主体与社会主体之间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及其案例均指向社会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价值冲突,研究作为治理主体的政府而言,在面临着社会内部不同主体之间因不同价值观导致的行为冲突时其治理实践的实然与应然文明的多样化、社会的多样化、文化与价值的多元化造成了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价值冲突现象3价值冲突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其根源就在于主体多元化及其需要、利益和目标的差别,在于价值的多元化4主体价值的日益多元化是造成价值冲突的根本原因对于政府而言,在面对两个或者更多主体的价值冲突时,必然要对他们所主张的两种或多种价值进行一定的价值评判,然后据此评判结果才能抉择一种治理方案,亦即必须先有价值上的伦理决策,才能有治理方案上的行为决策,进而才出现政府的治理实践。
就价值判断的结果而言,基本可以归结为善与恶两种那么对于两个或多个主体行为冲突的价值判断而言,是否必然存在着非善即恶的结果呢?多元化的利益追求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体系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基本处境,这使得人们的道德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由此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道德困境其中之一是“人们往往很难找到非常明确的伦理规则来指导自身行为,用实质性的价值共识作为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5道德难题难就难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都是非善即恶的简单选择情境除了善恶冲突外,社会各主体之间还存在着善与善之间的冲突,正如Mark Johnson所指出的,我们当前的处境充斥着冲突的价值观、信念、道德律动机与目标,我们面临一种“善的多样性”(diversity of goods),然而却没有一个终极法则指导我们如何确定哪一种善在特定情境下更具有优先性6因而,当政府在面临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因不同价值导致的行为冲突时,如何在“善的多样性”的事实中进行价值判断,如何界定政府在治理这种价值冲突中的角色,以及采取何种治理方式才具有有效性?本文通过对当前社会内部因善的多样性而引发的行为冲突以及政府治理行为的分析,探讨善的多样性情景中价值冲突的治理困境,反思治理的新方向。
一、善的多样性情景中的价值冲突及政府治理行为(一)善的多样性情景中的价值冲突善的多样性引发的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为冲突双方对同一事物的主体需要和主观态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近年来,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发展,这类价值冲突呈现出越发增多的趋势这些价值冲突有些止步于舆论冲突,但是有些卻引发了对立群体的社会化行动,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多次上演的“狗肉节”事件吃狗肉在中国一些地方和民族一直作为一种饮食传统,这些地区和民族认为在特定的情景下(如节日、重要场合等)应当吃狗肉玉林当地人一直流传着夏至吃狗肉的独特习俗,正所谓“夏至三把火,荔枝一把火、米酒一把火、狗肉一把火,红红火火好兆头”凤凰网在2017年6月23日的一篇新闻报道中,以当地人的口吻解释了当地人对狗肉的态度:“也没什么爱不爱吃的,就是一种习俗而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则从“文明与野蛮”的价值观分野出发,认为应当保护狗,不应当吃狗肉这就引发了“吃狗”和“护狗”的群体价值观冲突,并逐渐由舆论冲突演化为行为冲突玉林在广西的地理位置并不优越一直以来,玉林荔枝狗肉节很少得到玉林本地及周边县市以外人士的关注2011年,一些动物保护协会和爱狗人士通过舆论压力迫使浙江金华市取消了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湖头狗肉节”。
玉林荔枝狗肉节成为唯一的吃狗肉的节日,动物保护组织希望通过同样的办法迫使玉林市政府出面叫停玉林荔枝狗肉节2011年开始,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开始纷纷抵制玉林荔枝狗肉节的举办在荔枝狗肉节举办之前,百度贴吧上就出现了关于反对举办荔枝狗肉节的舆论,但并没有引起较大的社会关注2012年,一名在微博中小有名气的行为艺术家在玉林市代表人类向狗下跪赔罪,其照片在微博上公布以后,迅速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并很快形成了影响较大的网络舆情事件而舆论的导向几乎呈一边倒的趋势,即对荔枝狗肉节的抵制不少动物保护组织和爱狗人士前往玉林市采取劝说、购买、阻挠等行为阻止宰杀、买卖和食用狗肉,遭到了当地民众的激烈反对之后,拥有较强网络影响力的明星、微博大V和网络意见领袖纷纷发帖呼吁抵制荔枝狗肉节,并要求当地政府停止这一不人道的活动,双方之间的行为冲突加剧行为冲突最激烈的是2014年的荔枝狗肉节,爱狗人士与食客之间发生肢体碰撞,一名食客嘴巴处流血这是首次出现伤人事件而后舆论出现了分化,逐渐呈现出支持举办狗肉节和抵制举办狗肉节的对立,网民开始选边站队,对立的情绪和矛盾在网络上持续发酵正是因为多年来四面八方涌来的质疑、声讨、抵制甚至肢体冲突,使得玉林这座边陲小城在每年的6月份都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一旦价值冲突演变为对立双方的行为冲突,就迫切需要政府采取恰当的治理行为以实现冲突的解决如果治理不当的话,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如法国政府对世俗价值观和伊斯兰教价值观冲突的处置措施成了法国社会遭受恐怖主义袭击的重要诱因二)政府的治理行为由此类如玉林狗肉节引发的行为冲突危机,是人民群众在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的内部矛盾,对地方政府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处理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对地方政府危机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玉林市等地方政府在这种舆论危机和行为冲突危机的刺激下,采取了“以退为进、对内管制、维护稳定”的治理行为一是由政府直接干预,叫停如狗肉节等相关活动,同时撇清政府与狗肉节等相关活动之间的关系如浙江金华在2011年取缔了据称有600多年历史的狗肉节,玉林市政府在2014年6月发布的公告中澄清:荔枝狗肉节是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只是个别商家和民间的一种说法,其实并不存在这个节日,玉林市政府或任何社会组织也没有举办过任何形式的此种节日活动二是政府职能部门对争议焦点问题发挥监管职能,保证各方行为的合法性如玉林市在2014年6月组织开展集中的综合整治,禁止当街屠宰狗,严厉打击偷盗狗类犯罪行为,进一步规范肉品生产经营行为。
2016年4月至5月,玉林市政府共出动人员197人次对玉林市城区的犬圈养点、批发点和屠宰点进行巡查三是在冲突最激烈的时期,政府往往对治理区域内的民众和公务员提出管制性要求,以避免冲突的进一步激化在玉林“狗肉节”事件中,据媒体报道,在2014年5月下旬,距夏至日狗肉节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有当地官员披露:政府发出内部文件,禁止公务员及家属在最近一个月内公开吃狗肉2014年端午节前后,玉林市工商局“口头通知”:禁止通过各种字号向公众招徕狗肉生意,禁止商铺招牌中出现“狗”字目前玉林市餐馆大都在招牌中去除了“狗”字四是维护社会秩序,加大重点区域巡防,制止过激行为,尤其是肢体冲突,防止冲突升级恶化玉林市政府部门在每年夏至前后,都会针对性地加强重点区域的巡防,比如,警察在活狗买卖市场入口处巡逻,市场内部管理人员阻止动物保护组织入内,避免双方直接接触玉林市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治理措施,最终达到了“进”的目的,即对社会秩序的有效管控但近年来在夏至前后因“狗肉节”引发的行为冲突依然存在,虽冲突双方的行为趋向理性,避免了因价值冲突而引发的激烈的暴力对抗,但这种管制的治理模式事实上造成了动物保护组织和当地群体持久的二元对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然而,玉林市等地方政府的治理行为,体现了社会治理的政府中心主义,缺乏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和协同共治并且这种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一结构的治理模式,通过部分地改变地方民众的行为和牺牲地方政府和民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