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精读课文学生自主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doc
3页三、精读课文,学生自主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1、体会长廊之美1)长廊的颜色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长廊上有红有绿十分美丽 (2)长廊的形状美,“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像一条长龙卧在万寿山脚下 (3)长廊上的画美,“每一章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国”这些画颜色各异,内容丰富,精美绚丽,堪称艺术珍品师补充,1992年,这条长廊被认定为“吉尼斯世界记录”,被评为“全球画廊之最”) (播放相应图片)(4)长廊周围的风景美,“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一句写出了长廊两边鲜花盛开,五彩缤纷就像一条鲜花铺成的小路 师:此时此刻,假如你走在这红绿相间,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里,任花香一阵阵扑鼻而来,你觉得怎样?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是------(神清气爽)你们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吗?(学生配乐有感情朗读) 3.小结:这一段描写了长廊的颜色、形状、画、花、游人的心情等几方面的美,突出了长廊的精致美观,以及那些创造者的高超技艺 师:好一个美不胜收的长廊,让我们继续游览吧! 2、学生自悟万寿山之美 明确:万寿山雄伟壮丽,佛香阁巍峨壮观,排云殿金碧辉煌 (1)“耸立”指高高的直立,这个词说明了佛香阁巍峨雄伟。
(2)“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亮”表现了佛香阁的建造气势恢弘 (3)“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体现了佛香疾的造型精巧 (4)“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说明排云殿很多,“金碧辉煌”指宫殿十分雄伟,(师相机补充:“排云殿”中“排云”二字来自古诗句:神仙排云山,又见金银台意思是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出示图片),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排云殿?如果神仙真的来了,他会怎样?) 师小结:佛香阁造型独特、雄伟壮丽,排云殿规模宏大、异常华丽,作者就是根据它们的建筑特点和宏伟气势,赞扬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巨大成就那现在就让我们捧起书、挺起腰,自豪地读一读吧!(配乐朗读) 3、远观昆明湖 明确: (1)“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万寿山很高,站在半山腰就可以看到大半景色这里的“大半景色”指的是山前的景色,因为作者的观察点是在佛香阁前面,所以后山的景色看不到 (2)“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很高,从半山腰望去能看到掩映在绿树中的屋顶和红红的宫墙 (3)“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这句话也体了万寿山的高大,向前望,美丽宽阔的昆明湖变成了一面镜子,一块碧玉,更体现出了昆明湖的静 (4)“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以动衬静,更衬托出了昆明湖的宁静之美学生配乐朗读,读出宁静之美及游客的流连忘返之情5)“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这一句更加说明了万寿山的高,站在半山能望见城里的景物 指导朗读 : (1)指名读,注意重点词要读出重音例如“大半”、“静”、“绿”、“一点儿”等 (2)教师评议,找学生练习读 (3)齐读第三段,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师:远处的昆明湖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近处的昆明湖又是怎样的呢? 4、近看昆明湖 明确: (1) 堤岸(出示课件 ,相机进行学习) (2)重点 “十七孔桥”: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景物?十七孔桥是什么样的? (相机出示十七孔桥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桥洞,谈谈感受 (3)想象“姿态不一”的小狮子会是怎么样的?想象:(出示课件,师:你能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小狮子的样子吗?)师补充:一共有544只小狮子。
当你走在这状如飞虹的十七孔桥上,摸着一只只姿态不一的小狮子,你会有什么想法?指名生说感受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昆明湖上的美景 师:好一个秀美的昆明湖,难忘对乾隆皇帝曾说:“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来表达他对昆明湖的情有独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