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污染的流向和方案.docx
2页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去向 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因其类型和性质的不同而主要有固定、挥发、降解、流散 农药污 染途径 和淋溶等不同去向重金属离子,主要是能使土壤无机和有机胶体发生稳定吸附的离子,包 括与氧化物专性吸附和与胡敏素紧密结合的离子,以及土壤溶液化学平衡中产生的难溶性金 属氢氧化物、碳酸盐和硫化物等,将大部分被固定在土壤中而难以排除;虽然一些化学反应 能缓和其毒害作用,但仍是对土壤环境的潜在威胁化学农药的归宿,主要是通过气态挥发、 化学降解、光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而最终从土壤中消失,其挥发作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自身 的溶解度和蒸气压,以及土壤的温度、湿度和结构状况例如,大部分除草剂均能发生光化 学降解,一部分农药(有机磷等)能在土壤中产生化学降解;目前使用的农药多为有机化合物, 故也可产生生物降解即土壤微生物在以农药中的碳素作能源的同时,就已破坏了农药的化 学结构,导致脱烃、脱卤、水解和芳环烃基化等化学反应的发生而使农药降解土壤中的重 金属和农药都可随地面径流或土壤侵蚀而部分流失,引起污染物的扩散;作物收获物中的重 金属和农药残留物也会向外环境转移,即通过食物链进入家畜和人体等施入土壤中过剩的 氮肥,在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分别形成NO、N□和NH口、N□。
前两者易于淋溶而污染地 下水,后两者易于挥发而造成氮素损失并污染大气污水灌溉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氮、磷、钾等许多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所以合理地使用污 水灌溉农田,一般有增产效果但污水中还含有重金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 如果污水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用于农田灌溉,会将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田, 污染土壤例如冶炼、电镀、燃料、汞化物等工业废水能引起镉、汞、铬、铜等重金属污染 石油化工、肥料、农药等工业废水会引起酚、三氯乙醛、农药等有机物的污染大气污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工业中排出的有毒废气,它的污染面大,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 染工业废气的污染大致分为两类: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氮氧化物、碳 氢化合物等;气溶胶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雾气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 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铬、铅、铜、镉等 重金属,对附近的土壤造成污染;生产磷肥、氟化物的工厂会对附近的土壤造成粉尘污染和 氟污染化肥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引起土壤污染长期大量使用 氮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生物学性质恶化,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过量 地使用硝态氮肥,会使饲料作物含有过多的硝酸盐,妨碍牲畜体内氧的输送,使其患病,严 重的导致死亡农药 农药能防治病、虫、草害,如果使用得当,可保证作物的增产,但它是一类危害性很大 的土壤污染物,施用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喷施于作物体上的农药(粉剂、水剂、乳液等), 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一半左右散落于农田,这一部分农药与直接施用于田 间的农药(如拌种消毒剂、地下害虫熏蒸剂和杀虫剂等)构成农田土壤中农药的基本来源 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在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积累,通过食物、饲料危害人体和 牲畜的健康此外,农药在杀虫、防病的同时,也使有益于农业的微生物、昆虫、鸟类遭到 伤害,破坏了生态系统,使农作物遭受间接损失固体废物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是土壤的固体污染物例如,各种农用塑料薄膜作为大棚、地膜覆 盖物被广泛使用,如果管理、回收不善,大量残膜碎片散落田间,会造成农田“白色污染” 这样的固体污染物既不易蒸发、挥发,也不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种长期滞留土壤的污 染物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根据土壤的特性、气候状况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特点,配方施肥,严格控制有毒化肥的使 用范围和用量。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可增强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 吸附能力如褐腐酸能吸收和溶解三氯杂苯除草剂及某些农药,腐殖质能促进镉的沉淀等 同时,增加有机肥还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流动条件,加速生物降解过程 施用化学改良剂,采取生物改良措施在受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中施用抑制剂,可将重金属转化成为难溶的化合物,减少农 作物的吸收常用的抑制剂有石灰、碱性磷酸盐、碳酸盐和硫化物等例如,在受镉污染的 酸性、微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或碱性炉灰等,可以使活性镉转化为碳酸盐或氢氧化物等难溶 物,改良效果显著 因为重金属大部分为亲硫元素,所以在水田中施用绿肥、稻草等, 在旱地上施用适量的硫化钠、石硫合剂等有利于重金属生成难溶的硫化物 对于砷污染 土壤,可施加Fe 2SO43和MgCl 2等生成FeAsO4、Mg?NH4 AsO 4等难溶 物减少砷的危害另外,可以种植抗性作物或对某些重金属元素有富集能力的低等植物,用 于小面积受污染土壤的净化如玉米抗镉能力强,马铃薯、甜菜等抗镍能力强等有些蕨类 植物对锌、镉的富集浓度可达数百甚至数千ppm,例如,在被砷污染的土壤上谷类作物无 法生存,但在其上生长的苔藓砷富集量可达1250X10— 6。
总之,按照“预防为主”的环保方针,防治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对已污染的土壤,要采取 一切有效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控制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 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