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试论学生作文失语症.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55691875
  • 上传时间:2022-02-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1.28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试论学生作文“失语症”                    关键词:作文;失语;成因;对策“失语症”是指由于神经中枢病损导致抽象信号思维障碍,而丧失口语、文字的表达和领悟能力,表现为文字言语理解和表达上的功能缺陷或功能丧失患者往往不能用口语、书面语表达思维活动,经常是词不达意,令人无法理解它本是个医学术语,然而,近年来,中学生的作文却也普遍性的感染了“失语症”症状一、学生“失语症”的症状1.中西结合,不伦不类当前,网络语言盛行,英语作为强势语言被人为过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母语能力的衰退在作文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中西合璧”的产物:“今天是我的生日,为了庆祝我的生日,GG(哥哥)说了,KPM随我自己挑这可把我差点乐晕了最后还是选择了我最稀饭的KFC拿到数学考卷一看,MYGOD!我居然考了不及格,7456,这回死翘翘了,回家一定要被老爸K一顿了这些不伦不类的语言在学生的作文中比比皆是2.包装过度,哗众取宠《淮南子·说林训》中说:“靥辅在颊则好,在颡则丑是说酒窝生在颊才是美的,长在额头上就丑了语言也是同样道理,用的恰当就是美,用的不恰当就是丑一部分学生笔走空灵,文才出众,行文不是大量引用古诗词、名人名言,就是排比、比喻各种修辞铺天盖地。

      文章中往往是华而不实的句子堆砌得如同华丽的珠宝店,但内容却是贫乏苍白、言之无物3.苍白乏味,严重贫血该症状主要表现为作文的假、大、空、废,言之无物这样的文章充斥的是意识形态话语、空泛的套语滥调、造作的矫情假意读这样的文章如入“无我之境”、“无人之境”他们常常过多的关注形式和技巧,披着“创新”的外衣,在形式和技巧上花样迭出,而内容却依然走一“套”二“凑”三“编”的老路,情感迷失,思想缺席二、学生失语症的原因1.“人”的缺席在学生的作文中,很难看到当今青少年自己的想法、敏锐的观察、独特的视角、细腻丰富的情感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作文教学没有突出“人”的地位,作文教学已完全的沦为一种技术培训,作文指导课也演变成了“作文精彩开头集锦”、“中考满分结尾20例”“中考满分作文如何写”写作俨然成为“观点+技巧”的产物,压根就无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自己的审美意识、个性情感、思想意趣被无情的阻隔剥离,只剩下冷冰冰的、没有血肉的所谓“技法”、“技巧”2.情感的矫饰写作心理学告诉我们:写作主体只有通过亲历、沉思、感悟等生命体验的方式,才能不断的积蓄感情能量,进而转化为高昂的激情,强烈地驱动写作主体用文字去倾吐。

      情感是作文的原动力,是一篇文章得以感染人的关键然而,当今学生作文的最大问题恰恰是情感的流失与矫饰写妈妈就是勤劳节俭,歌颂母爱的伟大;写老师就是灯下批作业,给后进生补课,赞美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写亲情就是雨天爸爸送伞,冬天奶奶送棉衣……事例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个,人物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感情矫揉造作,无病呻吟……3.教学的“急功近利化”学生写作需要灵感和激情,需要从报刊书籍中汲取大量的营养,需要长期的生活积累,观察和体悟然而,在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作文教育的“功利化”也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在语文这门学科中,作文占了半壁江山,其地位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得到作文的高分,为了能考上理想的高一级学校,家长、老师、学生一个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家长是想法设法,买来各种各样的“满分作文”“优秀作文”,给孩子“补充营养”;教师为了在教学中战胜对手、取得胜利,大搞所谓的技巧技法训练,或是让学生“套用范文”,或是“杂糅合成”,甚至是死记硬背,以不变应万变;而学生为了在考试中得到高分,也不敢在作文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生怕自己的思想肤浅、情感幼稚不成熟所以在他们的作文中满是“假、大、空”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格式化”的语言,惟独丧失了学生自己的作为主体的个性化的情感和独特的感受。

      4.语言的盲点古往今来,文学大家无不注重语言的锤炼然而,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语言教学成了一个盲点,被教师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不少的语文教师认为:学生的语言才能是天生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语言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他们宁可大谈特谈作文的谋篇布局,构思立意,或是怎样开头才漂亮,如何结尾才有力,对于作文语言的教学却不落实到实处,导致了学生作文的语言和文章的思想内容人为分离,导致了学生为了追求更高的分数,而在语言上“造假”,不惜用华丽的辞藻堆砌,用漂亮的修饰装扮,以掩盖内在的贫乏、虚无而教师也往往明知学生在编造“美丽的谎言”,却也给予很高的分数长此以往,结果就是:学生作文的思想越来越苍白浅薄,语言越来越“花俏漂亮”,情感越来越虚假学生不能掌握真正属于自己精神内涵的语言,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一个个呈“失语症”状态,语无伦次、不知所云三、改变学生作文“失语症”的方法1.了解对象,发现自我文章应该是个性的、个人的东西,是一个人的喜怒哀惧、酸甜苦辣、嬉笑怒骂在纸上的凝结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标示着沉甸甸的生命质感的存在,映现出一个活泼自由的“我”的灵魂在写作中要注重提升自我的生命境界,维护和关注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以积极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去关爱生命,从生活中悟出生命的真谛、人生的哲学。

      此外,“自我”与他人是相互影响的,提升自我的生命境界,还要将“小”我置放在社会、历史的广阔的背景之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飞跃2.亲近生活,张扬个性亲近生活,就是要在观察聆听中丰富见闻,在实践参与中获得体验,在交流互动中积累素材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带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通过耳闻目睹,亲历并体会生活的无穷乐趣,从而丰富自我的情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指导学生热爱并投入生活,从而丰富生活认识的储备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写文章就是生活的本身,是人成长的需要,是生命自由表达的需要写作文决不单单是写作技巧的问题,而是要忠实于生活,忠实于“自我”的问题只有亲近生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才能获得丰富的生活积累,才会有话可写,有情可发,文章才不会言之无物,创作之源才会取之不尽,永不枯竭3.创设情境,点燃火花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语言描述情境;多媒体演示情境;实物展现情境;表演模拟情境……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有应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为最终目的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以境激情”,引导学生走进情境,感受和体验情境。

      巧妙设境,是点燃学生生命激情的必要条件,在热烈的思维碰撞中,能够存生心灵顿悟的火花,使灵感突至,悟源广开,呈现出强烈的情感活动4.打破樊篱,自由表达中学生怕写作文,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低下,在今天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并非由于学生不愿写和不会写,而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太多的清规戒律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写作的手脚长期以来,学生作文存在着许多人为的“禁区”,从文体到结构到内容,乃至字数都有明确的规定若能按规定和要求去写,这样的“文章”就被认为是“好作文”,反之,则会被认为是不好的“作文”于是乎,学生在写作时“战战兢兢”,不敢稍越雷池半步,不敢说真话,不敢抒真情,更谈不上什么“独创”——这样写出的文章自然也就不会有思想,写出的自然都是千篇一律的东西巴金曾经说过:“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曾说:“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写作教学的新理念,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敞开心扉,热爱写作这样,治愈学生的“失语”症也就为期不远了参考文献:[1]朱绍禹.中学语文教育概说[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2]威廉·W·韦斯特.提高写作技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七都中学邮政编码:215234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