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年浙江各地高考数学模拟圆锥曲线小题汇编.pdf

20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94927596
  • 上传时间:2019-08-1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4M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1 页 共 20 页 1.(1905 杭二中 T16)1.(1905 杭二中 T16)存在第一象限的点 00 (,)M xy在椭圆 22 22 1(0) xy ab ab 上,使得过 点M且与椭圆在此点的切线 00 22 1 x xy y ab 垂直的直线经过点( ,0) 2 c (c为椭圆半焦距) ,则 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答案】) 1 , 2 1 (e 【解析】【解析】设点      0 , 2 c 为N, 由题意可得 2 0 0 c x y kMN  ,而切线斜率 0 2 0 2 ya xb k, 由两直线垂直得1).( 2 0 2 0 2 0 0   ya xb c x y ,解得 c a ba ca x 2)(2 2 22 2 0   , 又因为 00 (,)M xy在第一象限,所以 2 1 2 0 ecaax, 又因为10 e,所以) 1 , 2 1 (e. 2.(1905 杭高 T17)2.(1905 杭高 T17)如图,M,N是焦点为F的抛物线xy4 2 上的两个不同的点,且), 2(tA为 线段MN的中点,若直线MN与x轴交于B点,则点B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若 以MN为直径的圆经过焦点F,则t. 第 2 页 共 20 页 【答案】【答案】2 , 2, 4 28 【解析】【解析】设),( 11 yxM,),( 22 yxN,则        2 2 2 1 2 1 4 4 xy xy ,作差得 t kMN 2 , MN又过), 2(tA,得MN的方程为)2( 2 x t ty,易得 2 2 2 t xB, )2( 2 x t ty与xy4 2 联立得0822 22 ttyy, 韦达定理得tyy2 21 ,82 2 21  tyy, 80 2 t即得2 , 2 B x, 由题意得0 , 1F,则0 NFMF  , 01 416 21 2 2 2 1 2 2 2 1   yy yyyy ,即 44 2828tt. 3.(1905 湖州中学 T16)3.(1905 湖州中学 T16) 已知椭圆01: 2 2 2 2 ba b y a x C的离心率是 2 2 , 若以2 , 0N为圆 心且与椭圆C有公共点的圆的最大半径为26,此时椭圆C的方程是. 【答案】【答案】1 918 22  yx 【解析】【解析】1:1:2:: 2 2 cbae,则椭圆方程为1 2 2 2 2 2  b y b x , 因为以2 , 0N为圆心且与椭圆C有公共点的圆的最大半径为26, 所以椭圆1 2 : 2 2 2 2  b y b x C与圆26)2( 22  yx相切, 1 918 22  yx .联立方程得 = ∆0 ⇒b2 =9 ,则椭圆方程为 4.(1905 金华一中 T15)4.(1905 金华一中 T15)过抛物线 2 2(0)ypx p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 || 3AB ,且AB中点的坐标为 1 2 ,则p的值为. 【答案】【答案】2 第 3 页 共 20 页 【解析】【解析】设 11 ( ,)A x y, 22 (,)B xy,则 12 ||3ABxxp,又 12 1xx,所以2p . 5.(1905 金色联盟 T8)5.(1905 金色联盟 T8)已知椭圆 22 22 :1(0) xy Cab ab ,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 点,以AB为直径的圆过右焦点F,若[,] 12 3 FAB  ,则此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2 [, 31] 2 B. 26 [,] 23 C. 2 (0,] 2 D. 6 [,1) 3 【答案】【答案】B 【解析】【解析】由椭圆的对称性知,||||2FAFBa,又|| 2ABc, 在Rt AFB中,|| ||2FAAB cosccos|| ||sin2sinFBAB, 所以2 ()2c sincosa,可得 11 2() 4 c e asincos sin       , 因为[,] 12 3  ,所以 7 [,] 43 12  ,可得离心率 26 [,] 23 e. 6.(1905 宁波十校 T16)6.(1905 宁波十校 T16)如图,过抛物线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 1: C 2 4yx于A、B两点, 且|| 4AF , 双 曲 线 2: C 22 22 1 yx ab (0,0)ab过 点A、B, 则 双 曲 线 的 离 心 率 是. 【答案】【答案】 66 6 【解析】【解析】设 11 ( ,)A x y, 22 (,)B xy, 1 ||14AFx,得 1 3x ,所以(3,2 3)A, 直线AB方程为3(1)yx, 与 2 4yx联立方程得: 2 31030xx, 12 1xx, 所以 2 1 3 x ,于是 1 2 3 ( ,) 33 B,又A、B两点在双曲线上, 于是 22 22 129 1 41 1 39 ab ab         ,解得 2 2 6 5 1 a b        ,所以 2 11 5 c ,离心率 66 6 e . 第 4 页 共 20 页 7.(1905 宁波中学 T9)7.(1905 宁波中学 T9)设椭圆 22 22 :1 xy E ab (0ab)的一个焦点为(2,0)F,点( 2,1)A  为椭圆E内一点,若椭圆E上存在一点P,使得 8PAPF ,则椭圆E的离心率的取值 范围是 A. 4 4 , 9 7    B. 4 4 , 9 7    C. 2 2 , 9 7     D. 2 2 , 9 7    【答案】【答案】A 【解析】【解析】 设左焦点为 1 2,0F  , 因为 ( 2,1)A  在椭圆内部,所以 22 41 1 ab , 因为2c ,即 22 41 1 4aa   ,解得 0,a, 要存在一点P,使得 8PAPF ,即: minmax 8PAPFPAPF 由椭圆定义可得 11 22PAPFPAaPFaPAPF , 即 11 minmax 82PAPFaPAPF , 第 5 页 共 20 页 由三角不等式易知P,A, 1 F三点共线取最值,如图:  1111 min 1PAPFPAPF , 1221 max 1PAPFP AP F 即1821a , 79 22 a, 因为2c ,所以 44 97 c a ,即 44 97 e,故选A. 8.(1905 七彩联盟 T17)8.(1905 七彩联盟 T17)已知P为椭圆C: 22 1 43 xy 上一个动点, 1 F、 2 F是椭圆C的左、 右焦点,O为坐标原点,O到椭圆C在P点处的切线距离为d,若 12 24 7 PFPF,则d  . 【答案】【答案】 14 2 【解析】【解析】 设过P做椭圆切线AC,过 12 , ,F O F分别做 12 ,,AFAC OBAC F CAC, 因为O是 12 FF中点,即 12 2 F AF C dOB  , 由椭圆切线的几何性质得: 12 FPF的角平分线垂直切线, 所以 1212 1 == 2 AF PCF PF PF, 所以 11 cosF APF , 22 cosF CPF , 即 12 cos 2 PFPF d  , 由定义得 12 +4PFPF  ,又因为 12 24 7 PFPF, 结合 12 FPF余弦定理得 第 6 页 共 20 页  2 2 2 121212 12 12 24 424 2 3 7 cos 24 24 2 7 PFPFPFPFFF FPF PFPF      , 12 cos114 cos 24 FPF   , 所以 41414 242 d . 9.(1905 衢州二中二模 T17)9.(1905 衢州二中二模 T17)已知点P是椭圆 22 22 1(0) xy ab ab 上一点,过点P的一条 直线与圆 2222 xyab相交于A,B两点,若存在点P,使得 22, PAPBab则椭圆 的离心率取值范围为. 【答案】【答案】 2 ,1 2     【解析】【解析】 做直线PO,交圆O于点,C D,由相交弦定可知PA PBCPDP , 设POx,因为存在点P满足 22, PAPBab 即存在x使得   222222 ababxabx 成立, 化简得 22 2xb,因为 222 bxa,所以 222 2bba,即离心率 2 ,1 2 e      . 10. (1905 衢州二中三模 T9)10. (1905 衢州二中三模 T9)已知双曲线 22 22 :1 xy C ab (0a ,0b )的一个焦点为F, 第 7 页 共 20 页 点A,B是C的一条渐近线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 以AB为直径的圆过F且交C的左支于 M、N两点,若 2MN  ,ABF的面积为8,则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 A.3yx B. 3 3 yx C. 2yx  D. 1 2 yx  【答案】【答案】B 【解析】【解析】 设渐近线为 b yx a  ,即tan b AOF a , 所以 1 22sin8 2 ABFAOF SSAOFOAOF  , 由题意得AO c ,即8bc ① 因为 1 2MFMFa , 22 2 1 4MFMFc+,所以 2 1 2MFMFb, 由等面积可知 11 1 2 MFMFMNFF=, 所以 2 22bc② 3 3 yx . 由①、②得c =4,b =2,a =2 3 ,所以 11.(1905 衢州二中三模 T17)11.(1905 衢州二中三模 T17) 已知椭圆 22 1 22 :1 xy C ab (0ab) 与双曲线 22 2 22 :1 xy C mn  (0m ,0n )有相同的焦点 1 F、 2 F,其中 1 F为左焦点.点P为两曲线在第一象限的 交点, 1 e、 2 e分别为曲线 1 C、 2 C的离心率,若 12 PF F是以 1 PF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则 21 ee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答案】 2 , 3     第 8 页 共 20 页 【解析】【解析】 因为 12 PF F是以 1 PF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所以 122 2F FF Pc, 由椭圆定义得 1 22PFac,由双曲线定义得 1 22PFmc, 所以224amc,即 12 11 2 ee  , 所以 2 212 2 21 e eee e   ,化简得212 2 1 1 4 +1 12 2 eee e        , 2 1,e , 易知原表达式关于 2 e单调递增,故 21 2 , 3 ee     . 12.(1904 杭州二模 T10)12.(1904 杭州二模 T10)已知椭圆T: 22 22 1(0) xx ab ab 直线1xy与椭圆T交于 MN、两点,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经过原点,若椭圆T的离心率不大于 3 2 ,则a的取 值范围为 A.(。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