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核取代》ppt课件.ppt
25页第七章 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的通式:,RL一般称为反应底物 Nu-具有亲核性,称为亲核试剂 L- 称为离去基团 离去基团所连的碳,称为中心碳原子 这种由亲核试剂进攻而引起的取代反应称为亲核取代反应, 用SN表示(Substitution, Nucleophilic),⑶ 底物带有正电荷,亲核试剂带有孤对电子:,⑷ 底物带有正电荷,亲核试剂带有负电荷:,⑵ 亲核试剂带有负电荷:,⑴ 底物为中性,亲核试剂带着一对孤对电子:,一. 反应类型,反 应 历 程,第一步:,第二步:,1. 单分子历程(SN1),例:,二. 反应机理,2. 双分子历程(SN2),反应历程,亲核试剂是在离去基的背面进攻中心碳原子,并造成中心碳 的构型反转,称为瓦尔登(Walden)转化例:,三个阶段: ⑴ 解离的正负离子形成紧密的离子对,整个离子对被溶剂化 ⑵ 溶剂介入离子对后,正负离子被溶剂隔开 ⑶ 离解的离子为自由离子3. 离子对机理,三、邻基参与,当进行亲核取代反应的底物分子上带有一个能作为亲核体的基团,并位于分子的适当位置时,能够和反应中心部分地或完全地成键形成过渡态或中间体,从而影响反应的进行,这种现象称为邻基参与(Neighboring group participation)。
a) n参与,化合物的分子中具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基团位于离 去基团的β位置或更远时,此化合物在取代反应 过程中构型保持第一步:,第二步:,例如:当3-溴-2-丁醇的苏型(Threo)外消旋体 (±) 用HBr处理时,得到外消旋体 (±) -2,3-二溴丁烷,苏型dl dl对,(b) π参与,(1) C=C、C=O π键 的邻基参与作用 如反-7-降冰片烯基对甲苯磺酸酯的乙酸解,由于π参与,反应速率比相应的饱和酯快1011倍, 且产物构型保持2) 环丙基的参与作用,环丙烷的环某些性质与双键类似,因此处于适当 位置时也可能发生邻基参与作用Ⅰ)溶剂解速率比(Ⅱ)快1014倍溶剂解速率:(Ⅳ)> (III) >(Ⅴ) 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当环丙基位于适当位置时才起 邻基参与作用,有时甚至比双键更有效而且D和L两种异构体的数量大致相等.,(3) 芳基参与作用,β位的芳基能发生邻基参与作用c) σ- 参与作用,(I)的速度比(IV)快350倍,(Ⅰ) (Ⅱ) (Ⅲ) (Ⅳ),四. 反应的立体化学,反应的立体化学与反应机理相关,SN2机理:,由于试剂从离去基团的背后进攻中心碳原子,所以 产物发生构型转化-Walden转化。
Nu:,+ L-,,(R) - (-) - 2 - 辛烷 [α]25D= -34.25° 对映体的纯度=100%,(S) - (-) - 2 - 辛醇 [α]25D= -9.90° 对映体的纯度=100%,α= +23.5°,例如:,SN1机理:,试剂从正碳离子的两面进攻中心碳原子,形成一对 外消旋产物正碳离子越稳定,消旋化程度越大消旋化 (Racemization),五. 影响反应活性的因素,(1)底物结构的影响,SN 2反应,卤代烷的反应活性是:甲基 伯 仲 叔,例如:,SN1反应:,A. 电子效应,B. 空间效应,(2)亲核试剂的影响,几点规律:,1〕带有负电荷的试剂的亲核性强于其共轭酸: -OH H2O, CH3O- CH3OH,2)带负电荷的试剂,负电荷越集中,亲核性越强; 中性的试剂,进攻的原子电子云密度越集中, 亲核性越强RO- HO- RCO2- ROH H2O,CH3O- PhO- CH3CO2- NO2-,B. 同周期的元素,电负性越大,试剂的亲核性越弱, 负电荷越分散,亲核性越弱:,H2N- OH- F-,C. 同族元素,原子可极化度越大,试剂亲核性越强:,F- Cl- Br- I-,R - O - R - S - R - Se -,E. 当亲核试剂的空间效应较大时,则不利于试剂接近底物分子。
D. 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亲核性与碱性一致 F - Cl - Br - I -,(3)离去基团 (Leaving groups),离去基团带着一对电子 离开中心碳原子,成为 负离子接受负电荷的能力越强,亲核取代反应速率越大1) 较好的离去基团是强酸的共轭碱:,共轭酸 1,共轭碱 2,共轭碱 1,共轭酸 2,较好的离去基团是 pKa 5的酸的共轭碱,如:I- 是强酸 HI的共轭碱TsOH),CF3SO3- 是最好的离去基团2) 成键原子的可极化度越大,离去基团越易离去的溶剂解的相对速率为:,(4)溶剂效应,溶剂的性质:介电常数ε越大,溶剂的极性越大μ= 0),(μ≠ 0),非极性溶剂:CCl4, CS2,,极性溶剂,质子型:EtOH, H2O, CH3COOH,非质子型:THF, Et2O, DMF, DMSO, HMPT,质子型溶剂,,通过氢键缔合,非质子型溶剂,,通过偶极与偶极相互作用,极性溶剂可以稳定正离子,也可稳定负离子SN 1反应:,SN 2反应:,在过渡态中不产生新的电荷,而且还使电荷分散,溶剂的极性增加,不利于电荷的分散,使反应速稍有降低在质子型溶剂中:试剂的亲核性强度顺序为: SH- CN- I- OH- N3- Br- CH3CO2- Cl - F- H2O,SN 2反应常在极性非质子型溶剂中进行。
极性非质子型溶剂 (Polar Aprotic Solvents)不能与 Nu:形成氢键,不能使亲核试剂溶剂化,使裸露的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常见的极性非质子型溶剂有:,在极性非质子型溶剂中,X - 的反应活性顺序为:,F - Cl - Br - I -,质子型溶剂与非质子型溶剂对SN 2反应的影响:,溶剂 k2,DMF 3 × 103 CH3OH 3 × 10-2,问题:下列反应在哪种溶剂中易于进行,DMF还是CH3OH? 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