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色综合评价和模煳评价的主要步骤.docx
8页1.1 灰色综合评价法的主要步骤(1) 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主要是依据式(2)所示的模型 (2)其中,为个被评价对象的综合评判结果向量,为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向量,其中为各指标的评判矩阵:, 为第种方案的第个指标与第个最优指标的关联系数,其中,,计算过程见式(3)2) 确定最优指标集()已知,其中, 为第个方案中第个指标进行了正向化之后的值(,)设,其中为第个指标的最优值,由于我们已经对数据进行了正向化处理,所以,此处只需选择每个指标的最大值便可确定最优指标集后,可以构造矩阵:3) 归一化将归一化,方法是用中的除以对应的最优值,把数据映射到0~1范围之内,通过归一化处理,把矩阵转化为矩阵:(4) 计算关联系数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将作为参考数列,将作为被比较数列,采用关联分析法分别求第个方案中第个指标与第个最优指标的关联系数,即: (3)其中,,一般取5) 权重的计算 (4)其中,为指标的个数。
将做归一化处理,得到各指标最终的权重: (5)(6) 计算综合评判结果并排序根据计算,即: (6)其中,,若最大,则说明与最优指标最接近,亦即第个方案优于其它方案,据此便可以对各方案进行排序,具体到本研究,便可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排序1 多层模糊综合评价1.1 构建模糊评判矩阵设为因素集,在本文中特指各评价指标,为评判集,本文中指山东省17地市,模糊关系用表示,与所具有的模糊关系的程度记为首先分析因素集中的某个单因素,从着眼该事物对评判等级的隶属度为,这样就得出第个因素的单因素评判集为:这样,全部个因素的评价集就构造出一个总的评判矩阵,即每一个被评价对象确定了从到的模糊关系[22]:其中,表示因素能被评为的隶属度,其值通过隶属函数计算,因为评价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不同的指标类型所采用的隶属函数是不同的,正向指标的隶属函数如式(6)所示: (6) 逆向指标的隶属函数如式(7)所示: (7) 根据式(6)、(7)可以计算得到评判矩阵。
1.2 分层作综合评判模糊合成的一般形式如式(8)所示: (8)本文中表示指标的权重向量,为相应指标所对应的模糊评判矩阵中向量的集合为合成算子,本文采用的合成算子为我们采用自下而上的计算方法,先计算最底层的得分下面以计算“废物排放(A)”的得分向量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利用前面所述的熵权法计算A1-A7这7个指标各自的权重,设为,且满足,然后按照式(9)计算 (9)其中,是A1-A7这7个指标所对应的评判矩阵中的向量所构成的矩阵由本文2.2可知A1-A7这7个指标的权重为,现在已经知道了和,由式(9)便可以计算出,同理,可以计算出、、和,如表2所示表2 第二层评判矩阵Tab.3 The Evaluation Matrix of Second Layer济南 青岛 淄博 枣庄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威海 日照 莱芜 临沂 德州 聊城 滨州 菏泽 A0.0410 0.0736 0.0825 0.0720 0.1023 0.13900.0791 0.0832 0.1080 0.1816 0.1341 0.1263 0.1645 0.0874 0.0867 0.0790 0.0704 B0.1890 0.2146 0.1255 0.1301 0.1128 0.2239 0.2107 0.2221 0.2273 0.2077 0.1598 0.0642 0.2438 0.1562 0.1931 0.1600 0.2568 C0.1777 0.2044 0.1962 0.2027 0.2234 0.1721 0.1907 0.2384 0.1699 0.0652 0.2450 0.2798 0.2315 0.1382 0.2023 0.1736 0.1581 D0.0929 0.1040 0.0762 0.0805 0.0984 0.1000 0.0822 0.0726 0.0830 0.1094 0.0637 0.0273 0.0805 0.0687 0.0477 0.0686 0.0562 E0.0113 0.0049 0.0190 0.0219 0.0278 0.0101 0.0033 0.0065 0.0155 0.0249 0.0251 0.0304 0.0000 0.0154 0.0151 0.0218 0.0058 表2所示的“第二层评判矩阵”中的A-E分别指代指标体系第二层的“环境资源”、“废物排放”、“环境治理”、“能耗”和“其它”,其对应的得分就是各地市在这5个第二层指标上的得分,为了能更直观的了解各地市在这4个方面(因为“其它”只包含“各市人口数”一个指标,故不作分析)的表现,用图1-4来展现各地得分。
1)环境资源得分及结果分析图1 环境资源得分由图1可知,如果单独以“环境资源”为评判标准,威海、临沂、烟台位于前三甲,而枣庄、菏泽和济南排名后三位具体分析单个指标,在“人均湿地面积”指标上,东营第一,威海第二, 烟台第三,济南倒数第三,枣庄和德州位于倒数第二、第一在“人均造林总面积”指标上,潍坊、威海和东营位于前三,菏泽、聊城和青岛位于后三名人均用水总量”表现最好的前三名分别是威海、青岛和烟台,排名后三的分别是德州、滨州和东营人均水资源总量”最充足的前三名分别是临沂、莱芜和威海,缺水比较严重的“人均水资源总量”排名后三的分别是泰安、潍坊和青岛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表现最好的前三名分别是威海、日照和临沂,表现较差的潍坊、菏泽和济南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临沂表现最好,济南表现最差基于以上客观数据,我们认为环境质量亟待改善的是济南市,济南不光是单项指标排名靠后,在“环境资源”总排名上位于末尾,而且由图1可知和倒数第二名的差距很大德州、滨州和东营三地人均用水偏高,要加强节水宣传提供市民节水意识,健全节约用水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节水新技术和新工艺,需要加强这方面工作的还有菏泽、济宁和聊城,这三地的“人均用水总量”较高但是“人均水资源总量”偏少。
滨州、枣庄和济南在城市绿化方面位于山东省后三名,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城市绿化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所起的重要作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城市绿化建设2)废物排放得分及结果分析图2 废物排放得分由图2可知废物排放表现较差的后四位分别是枣庄、淄博、东营和莱芜人均废水排放量”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枣庄、淄博和东营,东营在该指标上表现最差,“人均废气排放量”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淄博、日照和莱芜,“人均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德州、滨州和东营,“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 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淄博、东营和莱芜,“人均烟尘排放量”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德州、淄博和莱芜,“人均工业粉尘排放量” 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济南、枣庄和莱芜由此可以看出,以上地市在“减排”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一个思路是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方法逐步使废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3)环境治理得分及结果分析图3 环境治理得分环境治理得分最高的是莱芜,但是对比图2我们会发现莱芜的废物排放排名全省倒数第一,这说明莱芜已经意识到自己工业废物排放过多的现实,已经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只不过当前还没有取得预期目标,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扎实推进。
环境治理得分排名最后的三个地市分别是菏泽、德州和威海,我们依次分析首先分析菏泽,由图2我们可以得到菏泽在工业废物排放方面做得最好,导致菏泽在环境治理方面得分低的主要原因是在“二氧化硫去除率(排名倒数第二)”和“人均废气治理设施运行费用(排名倒数第一)”,这个问题要辩证的来看,因为菏泽在“人均废气排放量”这个指标上全省表现最好,所以在“人均废气治理设施运行费用”上表现差是因为废气排放本来就少;然后分析德州,由图2可知德州的废物排放排名偏后,说明其工业废物排放较多,由图3又可以得知德州在环境治理方面做得不够理想,由此可见德州在环境治理、减少废物排放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落实,要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资源利用由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向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节约集约型转变;最后分析威海,由图1可知,威海的自然环境资源位居山东省第一,由图2可知威海在废物排放方面处于中游水平,由图3可知威海在环境治理方面得分位于山东省倒数第一,分析原因,可以理解为威海自然环境优越,目前环境污染问题不严重,所以在污染治理方面不像其他地市那么迫切,因此相应的污染治理投入也较少,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显示的另一方面,比如在“工业氨氮去除率” 指标上排名省内倒数第二, “人均废气治理设施运行费用” 倒数第二,“二氧化硫去除率”倒数第一,“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倒数第二。
所以,对于威海要充分认识到工业废物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好工业废物治理应未雨绸缪,不应等污染问题变得严重了再行治理4)能耗得分及结果分析图4 能耗得分由图4可知,在三项能耗指标上表现最好的前三名分别是威海、青岛和烟台,排名末尾的三个地市分别是菏泽、聊城和莱芜此处以莱芜为例进行分析,莱芜的高能耗和其重工业比重偏高有很大关系,近些年莱芜在降低能耗方面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和山东省其他地市相比,由图4可以看出莱芜的能耗仍然远远高于其他地市,节能减排降耗的工作任重道远5)最终得分及结果分析由本文2.2 可得到“准则层”中5个二级指标各自的权重设为,可得根据计算得到各地最终得分,如图5所示图5 各地市最终得分图5所示的得分综合考虑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所有指标,衡量的是一个地市在所有指标上的均衡表现,并不侧重某一个指标,有个别地市在单项排名上可能比较靠前,但是在最终得分上并不能保证依然有好的表现由图5可知,临沂综合得分位居第一,德州位于末尾,整体来看,济南、枣庄、淄博、滨州、威海和德州表现较差,东营、菏泽、聊城、潍坊、莱芜和泰安处于中等水平,其他地市的表现相对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