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怨恨抵触心理的自我调适.doc
2页怨恨抵触心理的自我调适心理探索请看以下两个镜头镜头一:警察通知学员李某会见父母,李某一脸愤怒地回答:“不去!让他们当我死了好了!”当警察问及原因时,李某回答:“都说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可是,我的父母竟然主动送我来接受劳动教养!我现在深陷这个鬼地方受苦遭罪,全都是他们害的!我恨他们!”怀着这股愤怒和怨恨,李某觉得“看谁都不顺眼,如果谁不长眼地惹毛了我,我就会跟他斗”镜头二:习艺车间里,警察发现学员张某生产的产品质量不高,因此提醒他要注意把好质量关张某听而不闻,做出来的产品质量反而更差张某为什么会这么做?原来,一个月前他因打架被给予延期一个月的处罚为此他感到很不服,认为警察处事不公,有意针对自己,因为给予同样打架闹事的其他人的处罚比自己轻于是形成了“你让我往东,我偏要往西,看你到底能把我怎么样?”请大家讨论以下问题:1、 你是如何看待两位学员的心理状况的?2、你曾经有过类似的言行举止吗?后来怎么转变的?心灵导航把怨恨化为醇酒——消解怨恨一、 心灵毒素缘何而来?怨恨心理指的是由于强烈不满而导致的仇恨心理,这种心理有时还可能泛华为对整个社会的不满和抱怨镜头一种李某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典型的怨恨心理。
李某不认同自己父母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把自己被决定劳动教养的原因全部归结到父母身上,甚至还将对父母的怨恨延伸到其他学员身上,就很不恰当了一个人被决定劳动教养,是因为他本身犯了错误,需要改正错误但是,有部分学员却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把自己被决定劳动教养的原因归咎于他人,推向客观,这样就容易形成怨恨心理怨恨是心灵的毒素,而产生这种毒素的原因有一下几点:(1) 对被决定劳动教养的行政处罚不服而引发怨恨还算顺利的人生,突然遭遇被决定劳动教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接受这个事实要有一个过程但是,有些学员,如吸毒人员,却对被决定劳动教养的行政处罚很不服气他们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不从自身找原因,认为自己没去抢没去偷,并没有危害到他人和社会,花的是自己的钱,伤害的也是自己的身体,没有理由被决定劳动教养有的学员把自己被劳动教养归咎于他人,推向客观,如恨自己“失了手”、恨同伴不够哥们“出卖自己”、恨父母无能没找人说清、恨公安机关太严与自己“过不去”这种对行政处罚的不服很容易引发怨恨心理还有的学员将怨恨心理泛化为对整个社会的强烈不满和抱怨2) 对矫治场所的依法严格管理不满而产生怨恨矫治场所内实行的是依法严格的管理和矫治,为的是帮助学员改掉过去的恶习、重塑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
但是有些学员,没有认清自己的现实处境,对矫治场所内实行的依法严格管理不满,认为警察的管理太严格,或者处事不公,对自己过于严格这种不满也很容易导致怨恨心理3) 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劳教人员权利义务而产生怨恨权利义务,二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没有权利的义务,或者没有义务的权利,都是不存在的劳教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同样也是这样的但是有些学员,过于强调自己应享受的权利,而忽视该尽得义务他们希望只享有权利,不要义务;或者多享权利,少尽义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看待事物与人相处只从个人角度出发,好逸恶劳,不想参加正常的学习,劳动等矫治活动,却想充分享受良好的处遇这种心态与场所的矫治现实发生冲突时,由此而产生怨恨心理二、心灵毒素巧消除,澄明心境重寻回 怨恨是心灵的毒素,让我们澄明的心境蒙上阴影怀恨记仇是一种心灵毒药他使人心智弱化,情绪波动,失却欢乐,精神压抑;严重的可以使人钻进怨恨的牛角尖,心理异常,行为反常,丧失理智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人不采取行动时,自己的心灵备受煎熬,寝食难安,精神世界被黑暗的乌云笼罩,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如何解心头之怨、心头之恨长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心理失去平衡,会导致各种心身疾病的发生,最终影响身心健康。
如果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由怨恨而变得冷酷无情、行为失控而采取了行动,那么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要及时识别自己的怨恨,并且学会控制它因为如果你不去控制怨恨,怨恨就会反过来控制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