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教案.docx
39页第九第九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教案教案第九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本设计意图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〇矛盾的含义〇矛盾同一性及其两方面含义〇矛盾斗争性及其属性〇矛盾普遍性的含义〇矛盾特殊性及其三层含义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含义理解〇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〇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〇列举社会和生活实例,分析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理解世界是矛盾的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〇以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为例,分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〇列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具体事例,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论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〇认识事物就是认识矛盾,认识矛盾就要学会分析矛盾,学会分析矛盾,才能在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解决矛盾以实际生活为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一个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事物内部矛盾所具有的特殊性列举生活实例,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区分事物的基础,是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和途径82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用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理解矛盾是一切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原因,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初步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反对形而上学对矛盾的抹煞和否定不回避矛盾,敢于直面矛盾的存在,勇于承认和揭露矛盾通过分析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就不会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坚定“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内容目标: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提示与建议:“祸福相倚”与“得失转化”的有关事例,揭示了对立统一关系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讨论生活中的实例,并说明其普遍意义 “牵牛要牵牛鼻子”蕴含着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对症下药” , “因地制宜”等蕴含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撰文:《矛盾论》读后感二、本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提纲框题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定义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83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普遍性的含义〇事事有矛盾〇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及其特点〇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〇同一事物在它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矛盾〇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〇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〇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下相互转化〇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框题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本的逻辑结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也是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所在根据程标准,第九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其内容设计为两个框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一框设计了两个目第一目,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矛盾的定义——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这一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第二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84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前提——矛盾的特殊性及其三层含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最后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就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好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设计了两个目第一目,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懂得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矛盾分析法, ’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二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到这是正确认识事物,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在本中,第一框分析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世界是矛盾的世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二框是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它要求人们学会分析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这两框的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遵循一个严密的逻辑顺序,都是从原理到实际的运用, ,因此,每一个概念都必须弄清楚2.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一框设计了两个目第一目,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一目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有两问第一问要求学生根据爱因斯坦对光下的定义,分析说明其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第二问要求分析“自然界喜欢矛盾”这句话中“矛盾”的含义,这里的“矛盾”是与逻辑矛盾具有不同含义的哲学意义上的矛盾第二个探究活动选自《老子》 《老子》书中提出了二系列的矛盾,诸如:大小、高下、前后、生死、难易、进退、长短、强弱、刚柔、贵贱、善恶、荣辱、吉凶、雌雄等 《老子》正是通过这些对立性概念的表述,揭示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揭示了矛盾双方相反相成的道理善恶、有无、难易、高下等之所以可以相互依存,就在于它们都以对立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些矛盾概念的提出充分反映了《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水平孙武的这段话选自《孙子兵法势篇》和《孙子兵法九地篇》 《孙子兵法》虽然是一部兵书,但其中8的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也是相当丰富的。
第二个问题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治、勇、强中包含着乱、怯、弱的因素,在福、荣中包含着祸、辱,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亡地、死地本来都是不利条,如果指挥得当反而可以得到胜利因此,学习了辩证法思想对于我们处理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一探究活动的内容只需要学生理解即可第三个探究活动是关于猫和老鼠在相互斗争中共同生存下来的故事侧重讲动物之间是通过不断地斗争而取得和谐与统一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其他事例第四个探究活动取自《国语.郑语》和《论语、子路》 史伯所说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说明不同的事物结合生成万物,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成统一体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意谓君子虽然观点不同,但心是相和的,故说君子是保留了差异的和;小人的嗜好相同,但各争其利,貌和心不和,所以说小人之间的交往其实是不和的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差别才会有统一,重在强调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第二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目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以庄稼生长、工厂生产和消费、人的生活和生命为例,说明矛盾的普遍性。
要求学生了解,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于事物矛盾运动的结果可以让学生举出身边的事例,从中分析说明矛盾的普遍性第二个探究活动以家庭矛盾为例,说明家家的矛盾都不尽相同,都有其特殊性这一探究活动要求学生自己分析和讨论,并从中深刻理解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第三个探究活动引用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所说的两句话:“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和“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 要求学生体会这两句话的含义,并从中得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的思想教师可以结合书上的漫画予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第四个探究活动是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一定范围内的转化,来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相互转化的道理这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在社会制度上的体现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这方面的事例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中设计了两个目第一目,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这一目中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讲的是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全面分析敌我双方存在的矛盾,作出了先攻打锦州的项明决策,一举夺得了沈战役的重大胜利这是运用矛盾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典范这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分析自己在面对复杂事物时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的。
第二个探究活动是一首诗,旨在告诉学生,天底下没有完美的事情,即使是光芒万丈的太阳里也有黑点,对于人来说,更是如此第一问要求学生直接回答,第二问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求学生学会正确看待他人,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处理和他人的关系,要想到每个人都有缺点,都有不足,学会取人之长,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86第二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我们引用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曾举过的一个很通俗的例子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样__=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不进行具体的分析,就无法作出回答这一探究活动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让学生领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第二问主要是通过回想自己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只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区别不同的事物,才能在生活实践中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二个探究活动,选自《论语为政》 这段话主要是强调孔子对于不同的人提出的相同的问题作出的不同回答,体现了孔子因人而异的教学思想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难点问题分析.关于矛盾概念关于矛盾概念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这是因为,第一,矛盾概念是本最基本的概念,只有真正搞懂了什么是矛盾,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关于矛盾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掌握矛盾分析方法第二,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矛盾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