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貌的观察学案-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
9页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学习目标1.了解地貌观察的顺序,能够在野外选择地貌观察点并确定地貌观察顺序2.了解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能够在野外实地观察和描述3-4种地貌学习要点地貌观察的方法和观察坡度、坡向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过程一、地貌观察的顺序1.地貌: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地貌类型按其形态可以把陆地分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五种类型地形类型海拔地表起伏特征平原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平坦、开阔,略有起伏丘陵200~5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多闭合,且闭合区内圈数层级少起伏较小,地势和缓山地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山峦起伏,陡峻高原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小地面坦荡,边缘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2.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地貌观察的内容1.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绝对高度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1)等高线地形图(2)读图,计算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3)求陡崖(①点)的相对高度_______________2.坡度和坡向: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1)坡度: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大小一般用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比值来表示2)坡度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农业布局坡地耕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交通线路受机车牵引动力的限制,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3)坡向: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4)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3.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无论是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达标检测1.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有( )A.坡度和坡向 B.高度和坡度 C.高度和坡向 D.高度和面积2.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80米 B.220米 C.320米 D.300米3.下列关于地貌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对高度反映了地面的起伏状况 B.相对高度是划分宏观地貌类型的唯一依据C.绝对高度大的地区,相对高度也大 D.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4.下列地貌属于宏观地貌类型的有( )①高原 ②河谷 ③陡崖 ④山地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下列有关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级别高的地貌一定比级别低的地貌面积大B.级别高的地貌往往包含着更多的低级地貌C.同一个级别的地貌面积相同D.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和三江平原等都是我国的一级地形区6.地貌观察的顺序一般是( )①从宏观到微观 ②从面到点③从微观到宏观 ④从点到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下图为野外地貌测量示意图根据该示意图,可以测量甲、乙两地间的( )A.绝对高度和坡度 B.海拔和相对高度C.相对高度和坡向 D.相对高度和坡度8.读等高线图(四幅图等高距相同),图中数字表示的各地中,坡度最大的是()A. B.C. D.9.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1)甲所在地形部位名称是()A.山顶 B.鞍部 C.洼地 D.山脊(2)乙地与丙山峰高差可能为()A.150m B.210m C.250m D.310m10.下图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米读图,完成下题1)M1所在山坡的坡角为P1,M2所在山坡的坡角为P2,两坡角的关系是( )A.P1>P2 B.P1=P2 C.P1 故选B3.答案:D解析:相对高度反映了地面的起伏状况;绝对高度是划分宏观地貌的主要依据;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不一定大;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4.答案:D解析:宏观地貌指视野内大的地貌,一般指高原、平原、山地等5.答案:B解析:级别高的地貌不一定比级别低的地貌面积大;一个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成,而次一级的地貌可能有很多地貌,其地貌种类也可能多种多样;同一级别的地貌面积不一定相同;三江平原从属于东北平原,不属于我国的一级地形区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貌观察的顺序,即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7.答案:D解析:本题以野外地貌测量示意图为情境,设问基于该示意图可以测量地貌的内容,提升地理实践能力根据图中甲、乙两地的标尺,首先可以获取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其次根据甲、乙两地之间的水平距离,还能获得坡度信息(相对高度与水平距离的比值);绝对高度(海拔)的起始点是海平面,用标尺是无法获得的;坡向主要基于实地观察获得8.答案:A解析:坡度的大小取决于垂直高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图中等高距相同,即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垂直高差相同,而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水平距离相似,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四幅图中,A图比例尺最大,相邻两条等值线间代表的实际水平距离最小,所以A图坡度最大。 故选A 9.答案:(1)B;(2)B解析:(1)鞍部是地形当中两山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的名称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也比较容易识别因为该部位在整个地形体系中似马鞍,故名鞍部甲位于两个山顶之间,所在地形部位名称是鞍部,B正确,ACD错误,故选B2)读图,等高距为50米,500<乙地<550米,700<丙地<750米,乙地与丙山峰高差可能为150<丙乙高差<250米,符合条件的是210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答案:(1)A;(2)C解析:(1)由材料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海拔相等,处等高线较密集,坡角应较大2)读图,①地海拔为600— 652米,②地海拔为400 — 500米,计算可知 ①②两地的高差范围为100—252米,故①地与②地的高差可能是 200 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