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一幅千古不朽的国画.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49563194
  • 上传时间:2022-09-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幅千古不朽的国画  一幅千古不朽的国画——解读《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更是一首至今我们常见幼儿园的老师、年轻的父母、和年长的祖父母们在教给两三岁的孩子背诵的千古名诗落日,远山,黄河奔流,海天迎候给人的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深沉厚重,似乎连孩子也能体悟唐诗的博大意境[题解]鹳雀楼,又名鹳鹊楼,诗因楼出,楼因诗名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走进诗文]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人在作品中到底希望表达些什么?让我们借由文字的光束照进诗人的内心:第一幅画:“《登鹳雀楼》它不仅仅是一首诗,可以让人领略昔日大唐王朝诗人王之涣壮志凌云的胸怀走进他的梦幻世界,和他一起感受世间的苍穹;名而它更像一幅不老的国画:西下夕阳的余晖、奔腾黄河的水流、迭宕起伏的山脉、水天一色的景象那样富有感染力,那样迷人,让人流连忘返;它也是一坛千年老酒,喝一口品下,醇香四溢回味无穷,陶醉在其中,其乐无穷;更像人生一个前行的座右铭,是自勤勉励,奋发向上,登高望远的一曲华章。

      ○1这是一幅壮美的、催人奋发的图画当下许多人不都是这么热衷于引用这首诗的后面两句吗?“更上一层楼”几乎已经成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同义语了第二幅画:“一轮半坠的落日贴着远山滑下,黄河水滔滔滚滚的奔涌着流向大海,弥漫着的霞红的暮霭倒映出鹳雀楼上你一动不动的身影你远眺的双眸写满了感慨:不凡的胸襟抱负、拧干的思乡泪滴、以及更高远的心胸志向,被你信手拈来只是,西天那一抹燃烧,是你牵不动的色彩再登上一层楼,你穷目力所及真的能看尽远方的一切吗?”这是静下心来,所发现的另一幅画面哲理中分明多了一丝边塞将士思念家乡的浓情一个“依”字,一个“入”字,太阳像个孩子安静地依偎着大山的怀抱缓缓落下,黄河那么急迫地向着大海奔流 “白日”与“黄河”都在昭示着归家的喜悦与激动,也都在强烈地触动着远在边塞的将士们那渴盼着归家的心弦千里目”——目极千里,可能吗?明明知道不可能望到千里万里之外,不,你固执以为只要再登上一层楼一定可以!心远志高,登高望远!心有兮一切皆有兮眼里的黄河水,心中的黄河魂,动人心魄的力量,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东流不做西归水 “欲穷千里目”的凝眸中,是你的无尽的心绪,于是,“更上一层楼”是那样的毅然、决然,你要把远在千里之外种种统统纳入自己的视野心胸。

      第三幅画:我虽不懂您炼字造句上的讲究,画面中蕴含的深广,可我能清晰地看见——白色的太阳,远方的山,黄色的河水,还有很远很远处的大海我不知道“黄河入海流”是不是和太阳每天都要下到山的那一方一样,但我知道“百川东到海”,大海一定好大好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不知道您站在那么高的楼上,是不是真能看到千里万里以外,但我知道站在很高的地方,没有什么挡住眼睛,一定就能看得清楚一点,远一点啦我也要“站得高,看得远!”[画外音]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画万里河山于短短十个字中,“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使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它时,依旧如临其地,如见其景,胸襟为之一开再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向我们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唐诗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与欣赏价值,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一种精神食粮,我认为讲解应力求简明,重在营造一种浓厚的诵读氛围,并在这种氛围里品味欣赏,才能远离晦涩高深,才能深入一颗颗孩子的心,才能更好地体悟唐诗的博大意境就让《登鹳雀楼》在每个孩子的心上凝成一幅画吧:一幅日月山川永存,耐人探索的画,一幅情景交融、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的画,一幅登高望远、一幅千古不朽的国画注:○1姚建生《鹳雀楼和〈登鹳雀楼〉诗》第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