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元日知识教学新人教版素材.doc
8页第9课 古诗三首?元日?知识教学元日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注释 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 曈曈:光芒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5.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6.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7.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译文在阵阵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春联取下,换上新的春联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温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芒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芒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严密照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诗人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江右民系,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同步练习题一、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背一背,填一填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温暖的春风,开怀畅饮美酒 在此情景中,你想到的诗句是: , 这首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写的? ?,描写了他在 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 、 和 。
四、背一背,写一写元日参考答案 一、宋 王安石 二、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大家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 ?元日? 元日 燃爆竹 饮屠苏酒 换新桃符 四、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课件图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