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试卷改革模拟题及答案.doc
5页钟书的人生节录杨绛1】钱先生幼时,家人为他“抓周” ,他抱起一本书不忍便释,于是得名为"钟书"钟书四岁,伯父教他认字六岁,送入秦氏小学,不到半年,因为一场病,伯父让他呆在家,自己教钟书上午伯父出去喝茶,给一铜板让他去买酥饼吃,给二铜板让他去看小人书钟书后来回忆那些酥饼,用手比划着,足有一尺多大,不知道是那时酥饼确实大,还是童年的记忆出现了偏差钱钟书少时喜读《三国》 、 《水游》 ,能熟记各种兵器的斤两,但却常常认不清阿拉伯数字 l、2、3,穿鞋也会不分左右他还总结到,一个好汉只能在一本书里称雄,例如关羽的“冷艳锯” ,重八十二斤,碰上《隋唐演义》的李元霸三百斤的双锤,就不是对手可李元霸的双锤如果遇上孙悟空一万三千五百斤的金箍棒,就又成了小孩子的玩具把戏钟书十四岁考上桃坞中学,父亲在清华大学任教,对钟书的作文始终不满意,他从此用功读书,阅读了大量的书,渐渐地他可以代父亲写信、写诗,父亲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3】钱先生在事业上有几个惊人之绩:其一,早年写过一本《写在人生边上》 ,纵谈生活哲理,不久,论者便以"大散文家"名号相赠其二,据说仅仅是因为对“学者不宜作小说”之语不满,便起笔试写出一本《围城》 ,而此书被誉为“最伟大的中国现代小说” 。
其三,其巨著《管锥篇》问世以后,四海学子竞相拜服,称之为“古今奇书” 读过《写在人生边上》的人可能不多而看过并称道电视剧《围城》的观众则难以数计能够通读《管锥篇》的人肯定不多这不仅是因为它评说了十大部古籍(几乎囊括了中国文化的所有领域) ,引用著作达 1800 种之多,而且还因为先生精通拉丁、法、英、德等数种外语,以及全书纯以典奥文言写就5】现在“钱学”已日渐成为一门显学,而钟书本人仍像从前那样淡泊宁静,据说一些欧美学人去北京有两个目的:一是看长城,二是希图能拜见钱钟书一次英国某女士在中求见,钱先生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6】1929 年,钟书考入清华,立即名震校园,不仅因为他数学只考了 15 分,更主要的是他的国文、英文水平使不少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到清华后的志愿是:横扫清华图书馆 7】1933 年钟书从清华外文系毕业,校长亲自告诉他要破格录取他留校,可他一口拒绝道: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其率真狂傲可见一斑他曾引杜于皇的话说:“即使司马迁、韩愈住隔壁,也恕不奉访!”8】有句老话:不为雄名疏贱野,惟将直气折王侯但在钱钟书,也许连折王侯也不必了。
“文革”期间,某天忽然有部门通知学部要钱钟书去参加国宴钱锺书道:“我不去,哈!我很忙,我不去,哈!” “这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 “哈!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 “那么,我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 “不!不!不!我身体很好,你看,身体很好!哈!我很忙,我不去,哈!”结果钱先生没有出门 9】又一次,黄永玉要写一个有关“凤凰涅槃”的文字根据,但一点材料也没有 《辞源》、 《辞海》 、 《佛学大辞典》 、 《人民日报》资料室,民族学院、佛教协会都请教过了,没有! 忽然想起钱先生,连忙挂了个,钱先生就在里说了以下的这些话: “这算什么根据?是郭沫若 1921 年自己编出来的一首诗的题目三教九流之外的发明,(学者对非学者的蔑视,黄侃蔑视沈从文)你哪里找去?凤凰跳进火里再生的故事那是有的,古罗马钱币上有过浮雕纹样,也不是罗马的发明,可能是从希腊传过去的故事,说不定和埃及、中国都有点关系……这样吧!你去翻一翻大英百科……啊!不!你去翻翻中文本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第三本里可以找得到 ”结果马上找到,解决了所有问题 10】1991 年,全国十八家省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文化名人录》 ,要拍钟书,被他婉拒了,别人告诉会酬谢他钱,他淡谈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吗?” 11】1966 年,钟书被打成“牛鬼蛇神” ,接受“改造” 。
但就是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钟书也保持着一份少有的幽默比如被迫剃了“阴阳头” ,别人会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而钟书却说:“小时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果不其然,羡慕的事早晚会实现 ” 12】在我看来,钟书最大的特点是痴13】小时候,他他同学、他弟弟都穿洋袜,他还穿布袜,自己觉得脚背上有一条拼缝很刺眼,只希望穿上棉鞋可遮掩不见雨天,同学和弟弟穿皮鞋,他穿钉鞋,而且是伯伯的钉鞋,太大,鞋头塞些纸团一次雨天上学,路上看见许多小青蛙满地蹦跳,觉得好玩,就脱了鞋捉来放在鞋里,抱着鞋光脚上学;到了教室里,把盛着小青蛙的钉鞋放在桌下上课的时侯,小青蛙从鞋里出来,满地蹦跳同学都忙着看青蛙,窃窃笑乐老师问出因由,知道青蛙是从钟书鞋里出来的,就叫他出来罚立有一次他上课玩弹弓,用小泥丸弹人中弹的同学嚷出来,老师又叫罚立可是他混混沌沌,并不觉得羞惭他和我讲起旧事常说,那时候幸亏糊涂,也不觉什么苦恼14】钟书小时最喜欢玩“石屋里的和尚” 我听他讲得津津有味,以为是什么有趣的游戏;原来只是一人盘腿坐在帐子里,放下帐门,披着一条被单,就是“石屋里的和尚” 我不懂那有什么好玩他说好玩很很;晚上伯父伯母叫他早睡,他不肯,就玩“石屋里的和尚”,玩得很乐。
所谓“玩” ,不过是一个人盘腿坐着自言自语这大概也算是“痴气”吧15】钟书在清华的同班同学饶余威写了一篇《清华的回忆》 ,有一节提到钟书:“同学中我们受钱钟书的影响最大他的中英文造诣很深,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最怪的是上课时从不记笔记,只带一本与课堂无关的闲书,一面听讲一面看自己的书,但是考试时总是第一,他自己喜欢读书,也鼓励别人读书……”然而,据钟书告诉我,他上课也带笔记本,只是不作笔记,却在本子上乱画现在美国的许振德君和钟书是同系同班他最初因钟书夺去了班上第一名,曾想揍他一顿出气,因为他和钟书同学之前,经常是名列第一的一次偶有个不能解决的问题,钟书向他讲解了,他很感激,两人成了朋友,上课常同坐在最后一排许君上课时注意一个女同学,钟书就在笔记本上画一系列的《许眼变化图》 ,在同班同学里颇为流传,钟书曾得意地画给我看一年前许君由美国回来,听钟书说起《许眼变化图》还忍不住大笑16】钟书的“痴气”书本里灌注不下,还洋溢出来我们在牛津时,他午睡,我临帖,可是一个人写写字困上来了,便睡着了他醒来见我睡了,就饱蘸浓黑,想给我画个花脸可是他刚落笔我就醒了他没想到我的脸皮比宣纸还吃墨,洗净墨痕,脸皮像纸一样快洗破了,以后他不再恶作剧,只给我画了一幅肖像,上面再添上眼镜和胡子,聊以过瘾。
17】回国后他暑假回上海,大热天女儿熟睡(女儿还是娃娃呢) ,他在她肚子上画一个大脸,挨他母亲一顿训斥,他不敢再画沦陷在上海的时侯,他多余的“痴气”往往发泄在叔父的小儿小女、孙儿孙女和自己的女儿阿圆身上这一串孩子挨肩儿都相差两岁,常在一块玩有些语言在“不文明”或“臭”的边缘上,他们很懂事似的注意避忌钟书变着法儿,或作手势,或用切口,诱他们说出来,就赖他们说“坏话” 于是一群孩子围着他吵呀、打呀、闹个没完他虽然挨了围攻,还俨然以胜利者自居他追女儿玩,每天临睡在她被窝里埋置“地雷” ,埋得一层深入一层,把大大小小的各种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或大把的毛笔都埋进去,等女儿惊叫,他就得意大乐他曾很认真地跟我说:“假如我们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比阿圆好,我们就要喜欢那个孩子了,那我们怎么对得起阿圆呢?” (骨子里是平等)18】解放后,我们在清华养过一只很聪明的猫小猫初次上树,不敢下来,钟书设法把它救下小猫下来后,用爪子轻轻地在钟书腕上一搭,表示感谢他常爱引用西方谚语:“地狱里尽是不知感激的人 ”小猫知感钟书说它有灵性,特别宝贝猫儿长大了,半夜和别的猫儿打架钟书特备长竹竿一枝,倚在门口,不管多冷的天,听见猫儿叫闹,就急忙从热被窝里出来,拿了竹竿,赶出去帮自己的猫儿打架。
和我们家那猫儿争风打架的情敌之一是紧邻林徽因女士的宝贝猫,她称之为她一家人的“爱的焦点” 我常怕钟书打猫而伤了两家和气,引用他自己的话说:“打狗要看主人面,那么,打猫要看主妇面了!”他笑说:“理论总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 ”(淡红衫子淡罗群,淡扫峨眉淡点唇,只因一身都是淡,惜教嫁于卖盐人)19】朋友歪引了一首诗,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钟书喜欢,我也挺喜欢红字部分,是回答该类型题的注意事项1.用三个词来概括本文所写的钱钟书(3 分)答:他淡泊,对名利和金钱都不放在心上;他狂傲,看低清华的大学导师,也不理睬江青的“传唤” ;他痴气,喜欢玩儿的游戏和孩子般简单注】无论怎么问,只要试题是人物性格概括,就要坚持“性格形容词+简单理由”的模式2.人们评价钱钟书单纯如赤子,在本文中尽显无遗,请你找到其中的几件,加以概括 (6 分)答:他对“一个好汉只能在一本书里称雄”的问题感兴趣;他记忆中的烧饼很大;他为反驳“学者不宜作文”就“赌气”写一本小说;他泰然面对被剃阴阳头的折磨;他画《许眼变化图》开同学的玩笑;他逗引孩子们“说坏话” ;他给女朋友脸上画肖像;他乐此不疲地和女儿玩儿游戏;他帮小猫和邻居的小猫打架。
注】这道题是事件概括,但增加了一个干扰项, “何为赤子” ,赤子是单纯的孩子,也就是说:不能找钱钟书真正还是一个孩子的故事也是对传统文化“赤子情怀”的理解考查这个题要求大家对试卷改革后题干部分做深入分析3.你如何看待钱钟书的待人处事风格?(5 分)答:对帮助过自己的伯父,他始终心怀感激,以至于误觉得伯父给买的烧饼很大;对挑剔自己的父亲,他用不断的努力证明自己;对不能让自己服膺的教授,他会狂傲地宣称,不配做我钱某人的导师;对妻子和女儿,他显露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对外界的褒贬,他既不热衷,也不屈服,既不接受自己“和长城一样是中国的标志”的美誉,也不接受四人帮的颐指气使;对同学和朋友,他率真相处,轻松交往,没有功利之心总而言之,钱钟书率真地呈现着自己,呈现着挚爱与憎恶的本色注】这道题和上次师大月考题考查贾平凹和安黎关系是一类题,除了正常分析二者友谊“真水无香”的特征外,最重要的是要了解魏晋风骨“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的文化特质,和古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朋友伦理定位其中魏晋风流也是民国时代学人的共通的性格,大家不妨看一下《世说新语》 “雅量、任诞”这两章4.本文作者是钱钟书的妻子,相信“一见钟情”或许会有,但没发生过在她的身上,但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恩爱和默契,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夫妻关系?(4 分)答:他们夫妻之间有着难得的平等,杨绛可以制止钱钟书替猫跟邻居的猫打架的荒唐,钱钟书也会遵从;夫妻间有着难得的互敬,对钱钟书恃才傲物甚至不接受江青召唤冒险行为杨绛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妻子为丈夫感到骄傲,对丈夫的学术成就如数家珍;而丈夫深爱着妻子,甚至不愿再生一个孩子,以免伤害到母女俩的感情。
用相敬相爱相知相守来形容钱钟书的夫妻情感很合适注】文学说到底是写人的,写“人和人” “人和社会” “行为和内心”这三组关系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称作人伦,而古代文化对此做出了很好的规范,现代文阅读无论是作者还是文中人物都很难摆脱这种规范的影响因此对“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甘苦与共”等完美夫妻关系的刻画也可稍作了解,建议看《世说新语》 “贤媛”卷或明代《规箴》这本书相比于第三题,此题非重点5.阅读老妻的文章,我们方知钱钟书少年不仅是个神童,还是个顽童,你如何理解这个顽童能够取得后面的巨大成就?(4 分)答:钱钟书的玩体现了“兴趣、专注、痴迷”等特点,这些特点是成功的必然要素,比如他对文学作品如《三国》 《西游》的喜爱,比如他对“石屋中的和尚”游戏的着迷以及他把青蛙装进木屐带到学校的大胆,或多或少都和后来的成功有关联这样看来,顽皮未必不能成功,相反,在玩儿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培养出独立和沉思等品质,不失为为成功做铺垫注】若本届中考加大对“我见”型题目的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