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与巴基斯坦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合作前景分析.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95152748
  • 上传时间:2022-05-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1.25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与巴基斯坦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合作前景分析    陆晓玲 暴云英 许传坤摘 要: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全天候战略伙伴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中巴开展合作推动巴基斯坦的产业发展,对于加快“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的样板和示范标杆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巴双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条件逐步改善,中巴合作的重心将转至产业合作发展方面,中国与巴基斯坦在现代农业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等方面拥有广阔的合作发展前景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及其市场容量分析入手,对双方在现代农业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合作方面的潜力进行了分析,并从战略规划、技术支撑、商业和投资三个层面提出了中巴双方在现代农业和旅游文化产业方面的合作路径和模式建议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巴经济走廊” 现代农业 旅游文化产业一、引言巴基斯坦作为传统农业国家,目前正在加快自身现代化进程,要想在短期内建立健全符合其自身发展需要和发展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离不开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打造同时,巴基斯坦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如北部的雪山,南部的海滩,伊斯兰堡、卡拉奇、拉合尔、白沙瓦、费萨拉巴德、罕萨河谷等旅游胜地已享誉全球,这些为巴基斯坦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巴双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条件逐步改善,中巴合作的重心将转至产业合作发展方面中国与巴基斯坦在现代农业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等方面拥有广阔的合作发展前景云南在自然气候、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与巴基斯坦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再加上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一系列的经验及教训,特别是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打造和旅游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方面,对于促进巴基斯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二、中巴经济走廊及其市场容量“一带一路”倡议是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的,它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2017)巴基斯坦是南亚经济增长比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第25大经济体,而且是印度洋北上中亚的必经之路巴基斯坦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关键节点,同时作为中国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国,在推进“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扮演着不可估量的重要角色,双方的深层次发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很大的示范作用和先行导向作用。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中巴经济走廊”位于“一带”和“一路”的叠合之处,形成一个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到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长3000公里,联接中国、中亚、南亚三大经济区域,通过瓜达尔港,可直达中东及欧洲的贸易、产业、能源、交通通道和网络根据《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中巴经济走廊(CPEC)”是以中巴两国的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及产业合作为主轴,以两国经贸务实合作、人文领域往来为引擎,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及民生领域合作项目等为依托,以促进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安宁为目标,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增长轴和发展带中巴经济走廊(CPEC)”在空间范围上包括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巴基斯坦全境,呈现“一带三轴多通道”的格局其中“一带”指由走廊核心区构成的带状区域,包括中国新疆喀什地区、图木舒克市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阿克陶县,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首都区,旁遮普省、信德省、开伯尔-普什图省、俾路支省、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吉尔吉特―巴蒂斯坦的部分地区;“三轴”是指走廊中的三条东西向发展轴,分别代表了从拉合尔通往白沙瓦、从苏库尔通往奎达和从卡拉奇通往瓜达尔的带状区域;“多通道”指走廊从伊斯兰堡到卡拉奇和瓜达尔的多条铁路和公路交通干线。

      在合作领域上,“中巴经济走廊”重点在互联互通、能源、经贸及产业园区、农业开发与扶贫、旅游、民生与民间交流和金融等七大重点领域展开合作中巴经济走廊”覆盖人口约30亿,“中巴经济走廊”一旦建成,将极大的扩大中国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辐射能力和水平巴方认为中巴经济走廊是巴基斯坦未来长远发展的希望所在,与巴基斯坦“2025年远景规划”完美结合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将加速巴基斯坦与南盟(SAARC)、东盟(ASEAN)、中亚地区经济合作组织(CAREC)及经济合作组织(ECO)等组织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发展三、中巴现代农业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合作潜力分析(一)巴基斯坦的传统农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巴基斯坦是典型的农业国家,产业结构中农业和服务业的占比较高,工业发展明显不足(李慧玲、马海霞,2016)2016-2017财年,巴基斯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达5.28%,为十年来最高水平农业部门占GDP的比重为19.53%,且大部分勞动力集中在农业;工业部门贡献了20.88%的GDP;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9.59%2017-2018财年,农业占GDP的比重预计为21%在当前情况下,农业仍然是巴基斯坦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水稻、小麦、甘蔗、玉米、棉花等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种植作物,纺织品原料、谷物等是其主要的出口产品但是,大部分作物的亩产都低于中国、美国和全球平均水平(高云等,2015)即使将巴基斯坦与周边发展条件相似的印度、孟加拉、泰国等进行对比,其主要农作物的单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现实情况分析,巴基斯坦的农业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种植环节,生产方式粗放,缺乏优质良种和配套种植技术、机械化程度低、施用化肥数量不够、农业灌溉系统不完善;加工环节,采后加工技术和设备缺乏,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设备设施和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薄弱,约50%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在收获过程和运输过程中腐败、变质(高云等,2015);销售环节,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出口产品品种有限、产品附加值低,主要是原材料类产品为主,从而导致了农业对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基于此,巴基斯坦从满足本国粮食安全需求、扩大其在全球粮食和食品市场份额,以及带动巴基斯坦食品等相关加工制造产业发展等几个角度出发,都非常有必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力争通过设施改善、科技进步、管理提升、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园区打造,实现农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从中国的情况来看,1978年,我国人均GDP只有384美元,在全球200多个国家排倒数第7位,而2018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了9784美元,排在全球第74位,GDP总量自2008年以来一直稳居全球第二。

      中国用全球10%的耕地和6%左右的淡水资源,生产了全球1/4的粮食,养活了全球约1/6的人口中国改革开放40年,带来的不仅仅是餐桌上的变化,更是农业产业的变革中国农业科技水平整体大幅度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和林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56%和48%;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3%以上(《光明日报》,2016年08月16日);杂交水稻技术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今后随着中国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将会取得更多的成就而且,中国地域广阔、农业发展条件多样,中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经验模式和技术成果,完全可以复制和应用到很多条件类似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通过对2003年和2017年中巴两国农产品的贸易结构进行分析可见,主要的农产品贸易为初级农产品,精加工的农产品(如饮料、酒及醋,可可及可可制品以及淀粉制成品)的占比都极少(详见图1和图2,数据来源:UN COMTRADE数据库)另外,其他农产品(棉花除外)的贸易结构不够稳定,所占比重较多的,在2003年和2017年的变化较大。

      中巴双边农产品的贸易结构仍然主要为初级农产品,需要依靠技术、设备才能制成的农产品的贸易结构不稳定徐榕荫,2019)通过对2003~2017年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农产品的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2003~2017年,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虽然有所波动,但整体上是呈现上升趋势(详见图3,数据来源:UN COMTRADE数据库)2003年,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总额仅为554.4百万美元,到2017年达到了1881.5百万美元,年均增长率为9.1%其中,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农产品出口额从2003年的60百万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634.7百万美元,年均增长率是18.4%;中国从巴基斯坦进口的农产品贸易额从2003年的494.3百万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1246.8百万美元,年均增长率为6.8%从图3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在2003~2017年期间,我国对巴基斯坦的农产品贸易一直为逆差状态,且贸易规模呈先增后减趋势徐榕荫,2019)结合前述分析,巴基斯坦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而中国具备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优势,双方农业领域合作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释放中国农业发展积累的优势资源,特别是在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生产方面的品种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等,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张占仓,2017)。

      鉴于巴基斯坦在中巴双边贸易中赤字较高,巴基斯坦应努力增加对华出口,包括农产品的出口(冯并,2016)依托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契机,引进中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大幅提高巴基斯坦农作物单产,同时带动中国种子、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产品出口,加快巴基斯坦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提升巴基斯坦国内粮食安全及服务全球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二)中国出境游需求旺盛,迫切需要挖掘新的国际旅游资源中国旅游业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潜力正在逐步释放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出境游客来源国,2017年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1.31亿人次,比上年同比增长7.0%根据中国“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出境人次将达到1.5亿人次,2017-2022年旅游消费预计增长10.9%根据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输送1.5亿人次游客、2000亿美元旅游消费,同时中国还将吸引沿线国家和地区8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详见图4)巴基斯坦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首都伊斯兰堡拥有全球最大的清真寺费萨尔清真寺,莫卧儿王朝的旧都拉合尔依然留存着贾汗吉尔陵、塔塔古堡等旧貌古城,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有英国殖民时代留下的弗里尔大厅和优美的克里夫顿海滩,北部的斯瓦特山谷的山地景色还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誉为“大英帝国的瑞士”。

      随着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形势逐渐改善,越来越多的游客已经开始去探索这个南亚次大陆的古老国度了根据巴基斯坦政府机构巴基斯坦旅游发展公司(Pakistan Tourism Development Corp)数据显示,巴基斯坦的年入境游客数从2013年至2016年已提升三倍,至175万人次;根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统计,目前巴基斯坦旅游业总量为194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同时,预计到2027年,将有217万游客前往巴基斯坦旅游,并带去361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巴基斯坦国内最大的酒店预订网站Jovago发现,巴国内酒店入住率在2016年提升了80%此外,在未来5年,会有10个国际连锁酒店品牌在巴基斯坦开始运营但是,与周边国家相比较,巴基斯坦旅游基础设施仍然较差、服务支撑能力仍然较弱,景区建设、旅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开发滞后,改善提升的空间很大相较而言,其邻居印度的旅游配套设施及服务相对健全,其2016年游客数达880万,是巴基斯坦的5倍而与巴基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