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电算化内容.docx
5页内容分析:前三章偏理论和知识,分别是会计电算化的概述、环境和要求第四章为金蝶软件(KIS9.0)的操作要求,包括账务处理、报表、应收付、工资、固定 资产,要求对基本操作比较熟悉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工作经历了四个阶段:1 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2 与企业其他业务相结合的推广发展阶段3 适应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发展要求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阶段4 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阶段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我国电算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当时将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1983年,微机在国内市场大量出现,为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企业纷纷组织力量开发会计软件基本特征,是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企业自身的“账务处理系统”,目的是让会计人 员从复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和信息输出速度. 还没有将其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容易造成会计 数据资源的浪费,无法实现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有机融合,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个信息 “孤岛”管理的变化:财政部1989年底和1990年7月,先后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 和《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两个文件,确定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 件的评审制度和标准。
例题】1989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法规是()A.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B°《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C.《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D°《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正确答案』D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20世纪90年代:企业开始将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统合、扩展为全面电算化,将企业内的信息孤岛与 企业连接主要特征为:以会计核算信息化为核心的信息集成化在企业组织内部实现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一 体化,并在两者之间实现无缝联结,集成的结果是:信息得到有效的共享和利用,减少数据 输入的工作量,实现了数据的一致性,保证了数据共享商品化软件开始蓬勃发展.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 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并启动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审批工作,推动了软件行业产业化、 规范化发展三、 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会计专业判断的要求适度审慎的引入公允价值等计量基础, 对会计电算化提出新的要求,企业以准则为指引,以《会计基本工作规范》为准绳在前期 会计电算化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将各种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要求渗透融合进企业的电算 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ERP).企业减少了核算层次,改革了内部机构,使会计人员从繁琐低效的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 投入到加强内部控制工作中去.单机应用向局域网应用转变。
不足:尽管出现会计信息系统和ERP的概念,但实质仍停留在会计电算化阶段,即构建 会计信息系统的初中级阶段四、 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1 内部控制的变化:由单纯的会计控制向全面控制发展,会计软件逐步向与流程管理 相结合的ERP企业资源计划方向发展财政部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试行)》和6个具体内部控制规范2006年,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 准委员会,2008年发布了《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是我国内部控制建设的里程碑 企业开始构建与内部控制紧密结合的ERP系统,将企业管理全面集成 XBRL(可扩展业务报告语言)的应用:XBRL是一种基于互联网、跨平台操作,专门 应用于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使用的计算机语言根本上实现了数据的集成与最大化利用 会计信息数出一门,资料共享.我国情况:2006年财政部成立XBRL组织,2008年中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及XBRL中国地 区组织成立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关系:会计电算化解决的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工作的相关问题会计信息化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之上,以构建和实施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为指引,集 成管理企业的各种资源和信息。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和基础工作,是会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基 础.第二节会计核算软件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和演进计算机软件:就是指挥计算机正常工作的一组程序及其附属的数据及文档分为系统软 件和应用软件两类会计核算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 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凡是具备相对独立完成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模块的软件,如账务处理、固定 资产核算、工资核算软件均可视为会计核算软件.会计核算软件的发展分为:人工管理、文件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一) 人工管理主要用于解决会计业务的单项处理.模仿手工会计数据处理方式和程序,着重解决数据 量大、计算简便、重复次数多的单项会计业务,比如工资计算等软件没有集成二) 文件管理系统将会计部门内单项软件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处理会计业务的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 了会计部门内各项工作的集成但只是会计部门的专用的信息系统,在物理上独立于其他部 门的信息系统,无法进行有效的事中控制三) 数据库系统阶段ERP系统的推广和应用.ERP的重要思想就是集成,要求数据“来源唯一,实时共享”ERP系统集成了会计信息系统,并与业务系统融为一体。
ERP系统中的会计信息系统包括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ERP系统中用于处理会计核算数据部分的模块也是会计核算软件的范畴二、 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一)通用和专用会计核算软件按软件的适用范围划分,分为通用的和专用的通用软件一般由专业软件公司研制,公开销售,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单位核算与管理 需要的会计核算软件特点:可以在多个单位使用,一次开发,多次使用,研制效益较高.但研制难度大,不是 所有类型企业都适用专用软件一般由使用单位自行开发或委托其他单位开发,供本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特点:适用方便,但难以适用于其他单位的会计工作我国会计核算软件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第一次,80年代末确定大力推广通用会计核算软件第二次,财政部1994年确定大力推广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1989年和1990年颁布的两个文件,确立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制度和标准二)单用户和多用户会计核算软件按硬件结构划分分为单用户;多用户(网络)会计核算软件:【例题】会计核算软件按照不同的适用范围可分为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和商品化会计核算 软件()『正确答案』X【例题】企业资源计划软件中用于会计核算数据部分的模块不属于会计核算软件范畴()『正确答案』X三、 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具有相对独立的会计数据输入、处理、输出功能的各个组成部分(一组程序)叫会计核 算软件的功能模块。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构成通常分为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 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财务分析等其中账务处理模块是核心模块以记账凭证 为接口与其他功能模块联系1. 账务处理模块通过输入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经审核后的记账凭证由系统自动过账到相应的明细 账和总账,并提供查询、打印、数据备份等功能.提供系统初始化功能提供系统维护、权限设置、系统日志功能还提供记账凭证汇总、银行对账、清理往来账等功能2. 报表处理模块定义报表格式和数据来源(取数公式)与报表的勾稽关系,自动生成报表3. 应收/付账款核算模块应收/付账款日常登记,编制记账凭证.处理结算票据,账龄分析,自动勾对往来账款4. 工资核算模块完成职工工资的计算,完成工资分配的入账等工作5. 固定资产模块主要是两个功能: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的登记;根据各种折旧计算方法计算折旧还包括:固定资产卡片定义和折旧方法定义功能;折旧计算和折旧入账功能例题】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主要包括() 账务处理系统B 报表系统C 工资核算系统D 以上全部[答疑编号0740102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D【例题】会计核算软件中,()模块是核心。
A 材料B. 账务处理系统C. 报表D 成本计算[答疑编号07401020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二)账务处理模块与主要模块间的联系账务处理模块与其他模块间的联系主要是表现为凭证数据的传递四、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异同(一) 相同点(注意简答)1 目标一致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 益2 遵守共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3 遵守共同的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不是所有的理论和方法)4 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大体一致(不是绝对一致)一致:制单一审核一登账一报表不一致:账账核对、账证核对取消或者弱化(二) 区别1. 核算工具不同手工:算盘、计算器、笔、纸张软件:计算机处理,自动化处理,尤其是记账和报表生成过程.2. 信息载体不同(纸张、电子)3. 记账规则不完全相同手工:平行登记软件:自动完成,程序保证账实相符4. 账务处理流程类型存在差别手工: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法、汇总记账凭证法等)软件:不区分账务处理程序,计算机自动完成5. 内部控制方式手工:靠会计人员遵守制度,按照流程,加强岗位稽核来进行控制软件:软件控制、人工控制相结合,内部控制向综合控制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