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某公路片石砼挡土墙施工专项方案(附图).doc
18页广州市番禺区西线公路榄核段二期工程第二标段 挡土墙施工专项方案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1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2第二章 施工计划安排 2一、施工计划 2三、机械及设备安排计划 3四、劳动力安排计划 3第三章 片石砼挡土墙施工工艺及方法 4一、工艺流程图 6二、基础开挖 7三、基础结构施工 7四、墙身施工 8五、质量控制措施 13六、质量检验标准 15第五章 安全生产措施 17一、工地安全生产管理的一般制度 17二、各项安全生产措施 17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路段挡土墙沿全路幅两侧分六段,分段里程分别为K3+700-K3+830(左右路幅外侧均设挡墙)、K4+670-K4+880(左右路幅外侧均设挡墙)、K5+800-K5+780(路幅右外侧设挡墙)、K5+750-K5+870(路幅左外侧设挡墙),总施工段长度为870m挡墙墙身高度0.95~3.95m,当墙身高度小于2.7m时顶面宽度为50cm,当墙身高度大于2.7m时顶面宽度为70cm;挡墙内侧墙身坡度1:0.4,外侧坡度1:0.05,基础底设0.15:1横向坡度,向内侧倾斜;挡土墙墙身和基础均采用C25片石砼,片石设计含量为50%,石块净距为4~6cm;挡墙每10m设一道沉降缝,缝宽2cm,缝内采用包装泡沫塑料填塞;每2-3m设D50的PVC塑料排水管,墙后泄水孔处设砾(碎)石过滤层,其尺寸为50×30cm,底部设50×30的隔水层。
二、编制依据(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94);(4《硅酸盐水泥混凝土》(GB175-1999)本方案除需了按上述规范进行施工外,还应参照设计图纸相关内容进行施工第二章 施工计划安排一、施工计划本标段挡土墙先施工右幅外侧,再对左路幅外侧进行施工1、挡土墙施工(1)右幅边坡挡墙施工:划开工时间2008年8月1日,计划完成时间2008年8月20日,工期20天;(2)左幅边坡挡墙施工:划开工时间2008年8月21日,计划完成时间2008年9月25日,工期36天三、机械及设备安排计划序号机械设备名称数量生产能力备注1水泵4台良好2挖掘机2台良好3电焊机3台良好4铲车1台良好5压路机1台良好6全站仪1台良好7水准仪2台良好8洒水车2台良好10自卸运输车5台良好13小型振动压路机1台良好14振动棒10支良好右路幅外侧确保有两台挖掘机用于基础开挖,并配合砼施工四、劳动力安排计划依据施工进度计划,本项工程各班组施工安排如下:1、 土石方施工班组8人,主要配合挡土墙基础开挖、基础平整及夯实等工作;2、 模板施工班组12人,安装和拆卸挡土墙基础及墙身模板;3、 砼施工班组16人,8人/班。
第三章 片石砼挡土墙施工工艺及方法本标段挡土墙拟采用纵向分段、竖向分层施工,当墙身高度大于2m时,墙身分两层施工一、工艺流程图场地准备基础基坑开挖测量放线基础侧模支立基底承载力试验合格地基处理底层混凝土浇筑填挤片石上层混凝土浇筑片石准备墙身分层施工至完成不合格墙背分层回填土养护模板拆除及继续养护成品养护养护、拆模基础砼浇注墙身侧模支立二、基础开挖道路两侧土层及软土层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车外运土石方1)进行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确定基础尺寸位置、标高等数据,并标明于现场,测量员及时向施工员和机械操作人员作好测量放线交接工作;(2)根据基础位置及深度,挡墙分布的不连续性等因素,采用分段开挖,挖掘机传递出土石方,开挖方向由一端往另一端,或由中间往两端开挖开挖分段长度根据挡土墙沉降缝设置的间距,按10米一段3)接近设计基底标高20~30cm左右,改用人工修整,避免对基底原状土造成扰松4)基础基坑开挖成形后,进行基底承载能力测试,拟采用轻便触探法进行现场测试基底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墙身高度在0.5~1.5m时,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在1.5~2.5m时,不小于140 kpa;在2.5~4.0m时,不小于150 kpa。
5)基础处理:当遇到软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采用换填片石处理,厚度为1米并对换填后的基础面进行承载力复核三、基础结构施工(1)基底坡度、宽度、标高修整完毕先自检合格报监理复检同意后,即可进行基础施工施工工艺流程为:基底修整→侧模支立→标高测量放样→模板验收→洒水湿润→混凝土片石浇筑→振捣→面层片石牙预埋→养护→拆模及继续养护→墙身施工2)侧模采用1.8cm厚胶合板,竖向间距为30cm的枋方内楞,横向采用钢管双肢,钢管间采用穿墙螺杆对拉,对拉间距为水平间60cm、竖向80cm设置模板脚部采用枋木压脚由于两侧有基坑壁可支撑,采用枋木或钢管进行斜撑,斜撑位置大致与对拉螺杆的对应3)模板安装完毕通过验收后,每间距5米左右,测量员放出基础墙趾的标高,并标在模板上并标明沉降缝的位置4)模板系统验收合格后,进行片石砼浇筑施工基础侧模支撑体系示意图四、墙身施工 1、施工顺序(1)纵向分段施工先后原则由于挡土墙每10米设置一道沉降缝,拟采用跳格浇筑施工挡土墙墙身如右图所示,有A、B、C、D等多段施工,先支立A、C段侧模及沉降缝处预埋包装泡沫,浇筑完A、C段后,再进行B、D段浇筑施工以防相邻两段同时浇筑施工时,由于沉降缝模板两侧砼压力不平衡,而产生跑模或倒塌。
2)竖向分层施工由于本挡土墙基础较大,基础层可作为第一施工层,墙身段每2米高作为一施工阶层3)在基础片石砼拆模后,先自检合格,报监理验收签认后,开始墙身侧模支立,墙身以2m作为一施工层,每层墙身施工流程为:前一施工层基面清理凿毛→测量控制墙面坡度→侧模支立→泄水孔安装预埋→模板验收→洒水湿润→混凝土片石浇筑→振捣→面层片石牙预埋→养护→拆模及继续养护→上一层施工2、墙身模板安装(1)侧模采用1.8cm厚胶合板,竖向内楞采用10×10cm枋木,间距30cm设置,横向外楞采用枋木和双肢φ48钢管采用φ16对拉螺杆穿过墙体,对拉在双肢钢管中间,对拉螺杆水平间60cm、竖向80cm设置2)支立侧模施工根据现场地形情况,采用墙内侧支撑并固定模板,拟采用钢管或枋木等进行斜撑、钢绞绳斜拉结合外侧地基边堆砂包,平整后,搭设一排门式架以作施工平台,门架下地基压实,并铺设4cm厚木板,以加固脚手架地基承载力3)固定系统墙内道路侧支撑利用现有边坡固定模板,采用钢管或枋方等作斜撑,同时结合钢绞绳斜拉模板斜撑与外楞对应,间距60cm,钢绞绳设置两排,上排设在侧模顶部,排距1m,每10米一施工段内,每排钢绞绳设置3~4道。
4)根据挡土墙每层施工高度,模板支撑相应分层搭设施工先是基础侧模安装及支撑,再是墙身分层施工模板及支撑,每层支模顶均设置两排钢绞绳斜拉,两侧模板通过对拉螺杆定型墙身模板如下图所示3、模板施工主要注意事项(1)模板支立施工①模板安装前,先测量放线,确定墙体面坡度与尺寸,再进行固定侧模板②泄水孔设置按设计的4%排水坡度,在模板内侧测量标出泄水孔两端位置,泄水管可通过与对拉螺杆管套绑扎固定采用预埋Φ5cm的PVC管,间距2~3m最下排泄水孔的出口高出地面30cm③侧模板坡度确定后,在内侧采用短钢筋头临时固定,按设计方案设置内外楞,对拉螺杆位用钻机钻孔,将对拉螺杆穿过两侧模板,和双肢钢管外楞中间,用垫块和螺母进行锁定④沿里程进前方向左右侧,采用斜撑固定模板系统整体,若遇地质差位置可在右侧堆筑砂包,以保证斜撑支撑力满足施工要求2)沉降缝的设置按设计要求10m设置一道2cm宽的沉降缝在墙身混凝土养护至设计强度80%以上后,采用包装泡沫塑料填塞,缝外用沥青麻丝抹口,深度不小于5cm4、片石混凝土的浇筑(1)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片石砼片石含量为50%,混凝土采用C25商品混凝土砼坍落度拟定为10~12cm,混凝土的配合比符合试验规定。
片石由现场开挖石方加工调运,片石选料必须满规范要求,选用微风化花岗岩,石料干净,附有泥土要冲洗,厚度不小于15cm,宽度长度不小于厚度的1.5倍2)浇筑前预算墙体体积,按比例50%预算出片石所需量及混凝土50%所需量,现场准备好足够的片石材料,约定商品混凝土并把基底或先浇层面、模板内表面湿润若有先浇分层,把接缝面凿毛,使先浇层面的预埋片石牙与现浇层有较好的衔接咬合,各基底面先下一定厚度砼,挤片石3)施工前检查机具的性能和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振捣棒的使用性能并配备应急备用保证施工用电的供应,若夜间施工,要保证有充足的照明4)浇筑时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约30cm,同时采用人工码挤片石,施工过程中注意混凝土与片石的比例片石要全部被混凝土包裹,片石与片石间不能接触堆码,侧边片石不能与模板接触,保证不小于10cm的外包层每施工层内分小层浇筑时,后浇筑层时间不能超过前浇筑层砼的初凝时间砼浇筑应选择在当天平均气温的时段进行,尽量避免在中午最高气温进行施工浇注过程突然下雨,应用采条布及时遮盖,并停止砼浇注5)浇筑方法与顺序由于现场挡墙施工位置与路基面高差较大,混凝土泵车可通过设置溜槽,将混凝土顺溜槽送到施工面内。
由于中间段基础开挖后基坑较深,浇筑顺利可从两端往中间浇筑,即先浇筑两端的两个施工段混凝土片石,最后浇筑中间施工段,采用跳格法浇筑施工6)振捣:宜从底往上、由一端往另一端进行,振捣棒使用时,宜快入慢出,每处振捣时间宜在10~30s,混凝土不冒气不泛浆为宜振捣过程中,尽量不扰动片石,以防片石拥挤在一块后浇小层振捣时,振捣器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中的深度控制在5~10cm,以保证两层间的混凝土衔接良好,不出现分层分离现象浇注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好预埋件,避免在振捣时碰撞发生位移或损坏7)面层片石牙预埋:为了使两施工面衔接咬合良好,在面层浇筑后,放置一层立码片石,大头朝下,使片石外露高度在10~20cm,再进行适量的振捣8)混凝土终凝后洒水养护24小时间以上,方可拆除侧模,进行下一施工层侧模支立拆模后继续洒水养护7天并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可进行墙背土回填5、挡土墙墙背填土在挡土墙墙身混凝土强度达到80%之后方能进行墙后填土,墙背回填选用中粗砂紧靠墙体,注意墙体内外侧填土平衡,墙趾与墙背填土同时进行在距墙背50~100cm以内要采用轻型机械分层填筑分层不大于30cm,并逐层夯实,密实度应≥95%(重型击实标准)。
按设计图,泄水孔墙背面处设置尺寸50×30cm的厚碎(砾)过滤层,以下30cm高范围采用粘土胶泥隔水层五、质量控制措施1、测量保证措施(1)对所有施工用的测量仪器,要按计量要求定期到指定单位进行校定,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误差过大,立即送去检修,并重新校定,满足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2)对设计单位交付的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