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doc
25页平面构成基础知识 ( 理论知识 )一、构成的含义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二、平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第一章 平面构成中美的形式法则一、对称与平衡1. 对称:形本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称为对称它们是等形等量的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一,是具有良好的稳定感的最基本形式1)轴对称“以对称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的角度的等形的对称图形2)中心对称:对称的图形,对称点在中心就称为中心对称1/25.(3)旋转对称: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相同的角度旋转, 成为放射状的图形,称为旋转对称, 旋转 90 度的图形,称为回旋对称旋转 180 度的图形彼此相逆,叫逆对称,也称反转对称。
4)移动对称:图形按照一定的距离或按某种一定的规则乾地平行移动所得到的图形称为移动对称5)扩大对称 : 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称为扩大对称2. 平衡:从视觉上来指一种等量和不等形的力的平衡状态 如均衡、适称平衡比对称在视觉上显得灵活、新鲜,并富有变化的统一的美感二、对比、调和1. 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运、静、刚硕、柔软,高、矮、强、弱放在一起的形成对经大小关系放在起时比它们单独地放置时,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强弱关系放在一起时,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和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面效果2. 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最后在画面上要达到既有对比又有调和的统一的画面,就必须通过设计者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合理的配合才能得到调和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合理的组合方法,以达到调和的目的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但由于这种结合比较简单,因此容易显单调和平常2)类似元素的组合。
形状的类似以几何形中的正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近似于方形的矩形、有机形的方形、比较形状接受于以上的图形均为类似形类似还包括形状、大小多少的类似和方向、距离、速度的类似等类似元素结合比同种元素结合更具备良好的配合条件,它既有形状的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了较多的共同性,因此更能创造出优美直辖市的画面效果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它们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三、节奏、韵律节奏和韵律是时间艺术的用语,在音乐中是指音乐的音色、节拍的长短、节奏快慢按一定的规律出现,产生不同的节奏在构成中为同一形象在一定格律中的重复出现产生的运动感节奏必须是有规律的重复、连续,节奏容易单调,经过有律动的变化就产生韵律韵律是诗歌中常用的名词原是指诗歌中的声韵和律动,音的轻重、长短、高低的2/25.组合,匀称间歇或停顿在诗歌中相同音色的反复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音同韵同调的音可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及节奏感,在构成中韵律常伴与节奏同时出现通过有规则的重复变化比、等比处理使之产生音乐诗歌般的旋律感,运用得好就能增加作品的美感和诱惑力。
四、统一统一总是和变化同时存在的变化是各组成部分的区别,统一是这些有变化的各部分经过有机的组织,使其从整体到得到多样统一的效果统一的原理如下:1. 接近的原理使各种不同有变化的各部分,以时间和空间的观点来观察,距离接近的物体较容易产生结合感各种接近类同的要素相结合,也能够得到统一如形体的大小类同、色彩的接受、肌理造型特性的接近都容易具有统一感2. 连续的原理这个原理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和使用把各种不同的形态和各种不同的色彩的物体,用一根直线、曲线或者折线不断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也仍能够得到统一3. 闭合的原理将同一个造型要素的形态,隔开一定的距离相互向内侧闭合,从视觉上得到的是另外一个整体而统一的形态,原来闭合前的单一的造型要素则被忽视了3/25.第二章 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形象及构成形象在构成设计中是表达一定含义的形态构成的视觉元素形象是有面积、形状、色彩、大小和肌理的视觉可见物在构成中点、线、面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形象由于点、线、面的多种不同的形态结合和作用,就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形象一、点点在人们头脑中是一粒尘埃,一个分子一个标记点在几何学中是不具有大小只具有位置的但在构成中是有大小、形状、位置和面积的。
如人站在辽阔的海滩上就会小得像一个点,由此可以联想到一个物体在他周围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越小的形体越能给人以点的感觉1. 点与位置一个圆点在平面上,它与平面的大小关系以及与周围环境位置的不同,也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在一个正方形平面上,一个黑圆点放在平面正中,点给人的感觉是稳定和平静如果这个圆点向上移动就会产生力学下落的感觉点的位置移动到左上角或右上角,都会产生动感和强烈的不安定的感觉反之将点移到正方形的中部以下,则给人一个非常平稳安定的感觉两个大小相同的点,放在平面内与底边平行的位置上,两个点会相互吸引,由于张力的作用会产生线和形的感觉大小不同的两个点,放在平面内平行于底边的位置上,大的点吸引小的点, 人们的视觉将会从大到小移动多个点的近距离设置会有线的感觉, 从而多点的不同安置相应会使人产生三角形、 四边形、五边形的感觉2. 点与周围环境被周围密密集集的线包围或者被某些形所包围的空白就变成了点点的密聚组合下, 可以形成面,从中可利用挖空的空白来表现你所需要的形态和字体,并有一种精致的纤细感 点由于周围环境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如周围是小的点子, 中间点就会显得大; 如周围的点大, 则中间的点就4/25.会显得小;上下两个同样大的点,上方的点显得大于下方的点。
3. 点的密集点的密集趋近,就形成了线的感觉,距离较近的点的吸引力比距离较远的点更强,点的间隔小,它的线化就十分明显不具趋向性的点的集合也会形成线化现象,从大到小的线化的点群,产生从强到弱的运动感,同时也产生从近到远的深度感因此点的集结就能加强空间变化效果密集的距离相同的点会形成面,随着点的大小疏密变化很容易产生深度感按照光照射在物体的亮面、暗面来分布,将会出现凹凸的立体感4. 点的构成形式(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2) 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3) 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4) 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5) 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6) 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二、线点移动的轨迹形成了线线在空间里是具有长度和位置的细长物体在数学上来说,线不具有面积只有形态和位置,在构成中线是有长短、宽度和面积的,当长度和宽度比例到了极限程度的时候就形成了线从构成的角度来看,具有长短、宽度的线,随着线的宽度的增加就会使人感觉到面的感觉,但如它周围的都是类似线的的群体,那么宽度较大的线也会认为是粗线。
线的长短形状不同,我们把它分成各种不同的线由于各种线的形态不同也就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1. 线的分类:直线:平行线,折线,交 * 线,发射线,斜线曲线:弧线,抛物线,旋涡线,波浪线,自由曲线虚线锯齿线2. 线的特性直线的特性:一般从直线得到的感觉是明快、简洁、力量、通畅、有速度感和紧张感曲线的特性:丰满、感性、轻快、优雅、流动、柔和、跳跃、节奏感强曲线可分为圆和圆弧形态的几何曲线,圆规画出的曲线,用手工画出的自由曲线和用曲线规画出的曲线几何曲线具有现代感和准确的节奏感自由曲线具有柔和自由感和变化的节奏感5/25.细线的特性:纤细、锐利、微弱、有直线的紧张感粗线的特性:厚重、锐利、粗犷、严密中有强烈的紧张感长线的特性:具有持续的连续性、速度性的运动感短线的特性:具有停顿性、刺激性、较迟缓的运动感绘图直线笔线的特性:干净、单纯、明快、整齐铅笔线和笔毛线的特性:自如、随意、舒展水平线的特性:安定、左右延续、平静、稳重、广阔、无限垂直线的特性:下落、上升的强烈运动力,明确、直接、紧张、干脆的印象斜线的特性:倾斜、不安定、动势、上升下降运动感,有朝气斜线与水平线、垂直线相比,在不安定感中表现出生动的视觉效果。
3. 线的不同方向运动在视觉上得到的印象线在构成中,由于运动的方向不同也会给人不同的印象左右方向流动的水平线,表现出流畅的形势和自然持续的空间上下垂流动给人产生力学自由落体感,它和积极的上升形成对照,可产生强烈的向下降落的印象,由左向右上升的斜线,给人产生明快飞跃的一种轻松的运动感由左向右下落的斜线,使人产生瞬间的飞快速度及动势,产生强烈的刺激感由于焦点透视的近大远小的原理,线的疏密排列,前疏后密产生深度,前边的愈疏愈近,后边愈密愈远,这样就形成了远近空间4. 线的紧密排列产生的视觉印象线如按照一定的规律等距离排列会形成色的空间并置产生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