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介绍西方现代邮政的第一人李圭.doc
2页我国介绍西方现代邮政的第一人李圭作者:张家禄 文章来源:云南邮政网 点击数:154 更新时间:2009-7- 20 李圭,字小池,生于江苏江宁(今南京)城外永丰乡夏庄清代杰出的有识之士 同治元年(1865 年) ,他在宁波海关为文案,供职 30 多年,长期参与洋务活动光绪二年 (1876 年) ,受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之荐,奉总税务司赫德派遣,随团赴美参加“美国建 国百年”世界博览会当年李圭 34 岁,正是风华正茂的黄金年华,通谙英语,是随团唯一 的中国人 李圭以求知、求进步的热情,认真采访了美国的社会、风俗及市政建设诸方面回 国后奉准休假一年,使其完成考察报告他用一年时间写出了《环游地球新录》一书,这 是中国人最早的一部美国游记这本书得到李鸿章的赏识,并为该书写了序言此书上呈 总理衙门,李圭名噪都下 该书由海关总署资印三千册,在国内广为流传李圭的海外见闻和对新事物的论述, 使国人耳目一新康有为 22 岁时,读了刚出版的这本书,从此选择了“向西方国家寻求真 理”的道路,掀起变法维新运动说明李圭的书在当时社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李圭在华盛顿还认真考察了美国的邮政局,并在他的《新录》中作了详细介绍。
李 圭在书中写道:“邮政局其为白石建筑,为楼四层,约五百间设邮政大臣职与部臣等, 故又称信部各项总管数十人,司事不下千人,女多于男国内各省、各城、各乡镇皆设 局,复由择冲要处与官民萃集所在,遍设邮筒筒以铁为之,高尺许,方广六寸,仅锁其 盖,盖开一缝无论官民书简欲寄者,随时随地置筒内每半时局内专人往取一次,即行 分递,而皆以此局为主脑凡信一封,重五铢之内者,送本省各城乡,取资一分;外省无 论远近,取资五分;若重逾五铢,须加信资,有一定规制其信资乃由局由机器刷印小票 (邮票) ,方广约寸许,使官民购买贴封面收信后,局内登号簿,票上加盖图书(注:邮 戳) ,以杜复用原票之弊图书刊年月日、地名,倘递送迟误,可报局请察究互寄带货包 (注:包裹) ,轻重大小,亦有定制,取资甚廉应税之物,先交税银,由局代报盖邮政 局与税务司同为国家公事,相辅而行也 “闻西国往昔,亦若我中华驿站之制,专递公文,不递民间书信至乾隆初年,始 议:以民为邦本,国无民不立,此制虽便于国,未便于民各于通国地方,遍设邮局,派 员经理,辖以大臣,无论公文、书信一体传递,民大称便积年来讲求办法,已归尽善 所得信资,用为各项经费,年终计算,颇有盈余解部,人无入不敷出之虞。
诚以信资既廉, 传送又速而无误,人皆乐从之也前数年各国议定(注:1874 年德国等 22 个国家在瑞士伯尔尼集会,成立邮政联盟) ,凡举邮政一切办法,举地球各国,同为一制,互相驰递东 瀛日本,亦在列焉夫邮驿为政治大端,历来讲求损益,代不胜数独泰西于百年来,竟 合公私而一之其一切经制,有欲采而施诸中国,以为裕国便民计或以为未可,而不知 是诚可为也盖其事,本是省费而未尝省人,故夫役仍可所依赖也然则省费在,恐多人 仰事俯蓄有不足曰:有民间信资以辅之也夫公文一角,人马并行需费当若干?私信 一函,由邮局汇寄,路仅百余里,费必数十文,是上下糜费,不亦太甚乎?使合而一之, 可无是病,则裕国便民,已在其中故以为未可,盖非宜人 ” 李圭在书中详细介绍了美国先进的邮政,洋洋八百言对于邮政局的设置及诸项业 务和实施办法,都有涉及并且列举了中国现行驿站之弊端等,资以印证提出了建立中 国现代邮政,以利国便民等主张李圭是我国介绍西方现代邮政第一人,提出开拓和进步 主张,是宝贵的财富而且是在清代海关邮政开办之前,李圭就对西方邮政有了比较成熟 的见解说明在当时我国已经有了自己的邮政专家,中国人完全可以兴办自己的现代邮政。
李圭为我国早期邮政的创建,作出了有深远意义的预见但在洋人把持下的海关和邮政, 李圭的抱负没有得以实现他于 1893 年辞去了海关的职务,当上了海宁县知州由于离开 了海关,他当然也不再过问“大清邮政”的事这是他对邮政方面的赍志以没以后在邮 政方面很少提到他他的书以及他对我国早期邮政创建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但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和研究古今有佳名,寂寞身后世虽然李圭在邮政史上的地 位是有限的,但对于他在早期宣传西方邮政方面的贡献,应该充分予以肯定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