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现代语境中的《神探夏洛克》分析.docx
5页后现代语境中的《神探夏洛克》分析 Reference:自2010年BBC系列剧《神探夏洛克》第一季播出以来至最新的圣诞特辑《可恶的新娘》已经历时6年,期间收获如潮好评与大奖,并在全球市场上拥趸无数本文将《神探夏洛克》置于后现代语境中,以数字化网络新媒介发展为视角,结合后现代主义中的“二元对立”的消解和视觉奇观化对其进行详细解读,尝试找出其独具魅力之所在Keys:神探夏洛克;后现代主义;新媒介;虚拟与现实;视觉奇观同名系列剧《神探夏洛克》的首部大电影《可恶的新娘》作为2016年第一部进口片,新年伊始就登陆国内各大院线,首日票房斩获3550万,再次掀起了一股“卷福”1热BBC 的这部系列剧《神探夏洛克》自2010年播出第一季以来,以平均每两年一季的速度分别在2012年、2014年推出第三季和第四季,至最新的《神探夏洛克:可恶的新娘》已经历时6年,期间收获如潮好评与大奖,并在全球市场上拥趸无数相较于同时期的改编剧《大侦探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神探夏洛克》系列之所以技高一筹,与电影中各主要元素所折射出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密切相关,正是这些特征使得电影与处在当下信息社会中的观众,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某种共振。
一、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并非是一个哲学流派,而是一个时间概念、一种文化状态、一种文化主导因素、一套价值模式或思维方式2其表征为商业运行、去除中心、语言消解、仿真复制、否定权威、多元共生、宣泄欲望等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与媒介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利奥塔就认为后现代社会就是以信息科学、网络技术为标志的社会而“后现代主久的种种姿态,我们今天的群众不但易于接受,并且乐于把玩3本文从后现代主义庞杂的内涵中,选择其中的两个基本特征,即“二元对立”的消解、视觉奇观化,对系列剧《神探夏洛克》进行读解二、电影虚拟时空与现实时空二元对立的消解“二元对立”是西方传统文化和哲学研究的经典范式,即把主体与客体、思想与存在以及人与世界截然对立起来的一种观点在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哲学观念中,对立面的平行并置是不存在的,在强暴的等级关系中,对立双方中的一方总是统治着另一方,要解构这一对立面,首先就要在特定的情况下将这种等级关系加以颠覆”4而后现代主义正是要发动一场思维方式上颠覆性的变革,取消二元模式中主体的中心地位在非虚构电影中,电影中虚拟的时空与生活中的现实生活本应该是一对泾渭分明的二元对立处于中心位置的是电影制作出品方,他们决定了电影虚拟时空中各种视觉符号和听学符号的组合;而现实生活的电影观众,则处于边缘位置,他们既不可能进入虚拟时空,也不可能干预虚拟时空的构建,只能是被动的消费。
但电影作为符号商品,其消费是和媒介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以互联网为基质的数字化社交媒体赋予了观众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也模糊了电影中虚拟时空与生活中现实时空的界线系列剧《神探夏洛克》便借助于数字化网络社交媒体,一方面,让虚拟时空的事件与现实生活重叠;另一方面,也使得电影消费者可以将观影经验转为新文本,直接进入下一集电影的创作中1.虚拟时空的事件与现实生活重叠《神探夏洛克》改编自阿瑟?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原著小说创作于19世纪末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但电[来自Www.lw5u.Com]影在改编时,创意性将案件发生的背景置换成了21世纪的伦敦于是,夏洛克有了自己的网站“The Scienceof Deduction”(图1),而华生也成了老道的博客写手“THEPERSonAL BLOG OF Dr.John H.Watson”(图2)更为关键的是,网站和博客并不只存在于剧中的虚拟时空,在现实中也同样存在,并向公众开放另外,每篇博文后面的评论中,往往有一些是以影片中角色的名义发布的,从而一步模糊了虚拟与现实时空的界限2.电影粉丝文化的虚拟与现实互动活跃在全球各个角落的“神探夏洛克”粉们,将互联网作为基质,借助于固定的论坛、博客以及微博等社交网站(SocialNetworking Sites),以个人为节点,生产出大量相关内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s),并不间断地向所有媒体[来自wwW.lw5U.coM]辐射。
而影片的编剧也不失时机的将粉丝的自发行为再作为剧情加入到新一季《神探夏洛克》中在第三季第一集中,不但将现实中的粉丝聚会搬到了屏幕内,而且他们俱乐部的名字“空灵柩”正是本集的主题(图3)此时距离第二季夏洛克跳楼坠亡已经两年,对夏洛克如何借“假死”归来,粉丝们在全球各类的社交媒体上争论不休,演绎出无数版本而电影在这一集中给出的三个解释中,两个都来自粉丝的猜测第一种解释是夏洛克的男性粉丝安德森的猜想,用莫里亚蒂的尸体“暗度陈仓”,夏洛克得以顺利撤离;第二种解释是夏洛克的女性粉丝劳拉的推测在劳拉的想象中,夏洛克与莫里亚蒂这一对宿敌成了好“基友”,并联手制造夏洛克的死亡假象这里还隐含了网络亚文化的“腐女”现象而将之融入剧情,也折射出主流文化对新生亚文化的召唤与收编三、视觉的奇观化呈现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后现代文化就是一种视觉文化詹姆逊提出了后现代社会中“视觉的转向”“图像的转向”或“视觉文化转向”等视觉文化的问题,以语言为中心转向以视觉为中心,是整个文化的一次革命性变化,也是后现代文化突出的特点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大众视觉文化产品随着网络传播时代的来临,新的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数字电脑技术的优越性便在于它比传统印刷传播技术更能创造形象的“虚拟世界”,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奇观得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影里,满足着信息时代人们对影像永无止境的渴求。
系列剧《神探夏洛克》中便利用先进的摄影设备和后期强大的数字电脑特效,可以根据需要,对电影中的时空进行任意处理,将原著小说中福尔摩斯对案情的推理转化为可视的思维殿堂,突破纸质媒体自身特性的限制,以非线性的方式推动剧情,将观影变成了一场视觉盛宴在《空灵柩》这一集里,伦敦面临即将到来的地铁爆炸恐怖袭击,福尔摩斯正在通过大脑中的思维殿堂(Mind Palace)筛选整合信息,寻找破案线索影片通过后期数字特效,让地铁纵向穿过福尔摩斯的眼睛(图5)或是让他置身地铁站,而列车却在头顶上空飞驰而过(图6)影片正是以这种视觉奇观的方式,让观众可以看见夏洛克对案件的推理过程回顾《神探夏洛克》整个系列,处处弥散着一股后现代的气息,虚拟与现实的错位、令人惊艳的视觉奇观,这一切都使影片契合了时代的脉搏,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