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文言文常复习.doc
7页一、 烛之武退秦师1、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解词:辞:推辞 之:取独,不译 壮:壮年的时候 犹:尚且 为:动词,做 已:同矣翻译:(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2、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解词:越:越过 鄙:这里用作动词,意动,把…当做边界,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土地,指郑国 其:代词,代指这件事翻译: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当做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3、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解词:焉:表示疑问语气,何 用:介词,表原因 陪:增加 之:取独,不译翻译:为什么使郑国灭亡来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实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实力就相对削弱了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解词:以:介词,把 行李:出使的人 之:取独,不译 共:通供,供给翻译: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秦国来说,也没什么坏处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解词:尝:曾经 为:给予 赐:恩惠。
朝:名词做状语,在早上而:连词表顺承设版:修防御工事 焉:兼词,于此翻译: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他也曾答应给您焦、瑕两座城池然而晋惠君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在此修筑防御工事,这您是知道的6、夫晋,何厌之①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②? 解词: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厌:满足 之①: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东:名词做状语,向东 封:使动,使﹍成为边界 肆:肆:延伸,扩张 西:名词做状语,向西封:疆界,这里做动词 阙:使动用法,使…减少,侵损,削减 焉,哪里 之②:代词,代指土地翻译: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它现在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界,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的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他所贪求的土地呢? 7、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解词:阙:使动用法,使…减少,侵损,削减 以:连词表目的,用来 利:使动,使﹍得到好处 唯:句首语气词,表希望 图:考虑 翻译:使秦国的土地减少晋国得到好处,希望您考虑这件事情 8、微夫人之①力不及此因人之②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解词:微:如果没有 夫人:那个人 之①②:的,助词 及:到。
因:依靠敝:损害知:通智 以:介词,用 易:代替 其:语气副词,表商量,还是翻译: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达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人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离开吧 二、 殽之战1、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解词:劳:使动,使…劳累 远:远方的国家 非所闻也:这是没有听说过的 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翻译:是军队劳累来袭击远方的郑国,不是我所听说过的事是军队劳累不堪,力量都耗尽了,远方的君主队我军做好了防备,恐怕不可以吧2左右免胄而下超乘①者三百乘②解词:免胄:摘下战盔 超:跳跃,跳上去 乘①名词,兵车 乘②:量词,辆翻译:(兵车上)左右两边的战士都摘下战盔下车,跳跃等着的有三百两车的士兵3、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解词:轻:轻佻 脱:疏忽,指纪律不严 能无败乎:能不失败吗?翻译:轻佻就少谋略,没有礼貌就纪律不严,进入险境而纪律不严,又不讲谋略,能不失败吗?4、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解词:乘:四的代称 韦:熟牛皮翻译:用四张熟牛皮作为先行的礼物,(然后用)12头牛犒劳秦军。
5、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解词:吾子:对人的亲热称呼,这里有嘲讽的意味资:通粢,粮食 饩牵:活的牛羊等翻译:你们久居我国,因此我们的肉干粮食牲口都竭尽了6.、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解词:克:取胜 继:后援部队 其:语气词,表示祈始语气翻译:攻打也不能取胜,包围也没有后援部队,我们还是回去吧7、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解词:而:连词表转折翻译:没有报答秦的恩惠,却攻打他的军队,难道是为了先君吗?8、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解词:何施之为【宾语前置】:之:助词 为:表疑问语气翻译:秦国就是无理,为什么要报答他呢?9、 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解词:遂:于是 遽:立刻 兴:调发 墨:形容词作动词,染黑翻译:于是发布命令,立刻调发姜戎的兵晋襄公出征时穿上染黑的丧服,梁弘为他驾御兵车,莱驹担任车右武士10、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解词:遂:于是 墨:穿黑色丧服,名词作动词翻译:于是穿黑色丧服给晋文公送葬,晋国从此开始穿黑色丧服11、 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解词:实:的确构:挑拨厌:满足何:何必。
辱:敬词,相当于屈尊讨:惩罚翻译:他们的确挑拨我们秦晋二君(的关系),我们的国君如果抓到他们,吃了他们的肉还不满足呢,您何必屈尊去惩罚他们呢?12、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解词:就:受罚 戮:受刑呈:快意,满足 志:心愿翻译:使他们回去在秦国受刑,以满足秦国国君的心愿,怎么样?13、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解词:力:竭尽全力 诸:他们 暂:一下子免:释放堕:通隳,毁弃军实,本指兵力,这里指战果翻译:战士们竭尽全力才在战场上把他们抓住,夫人几句谎话就在都城把他们放走毁弃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14、 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解词:累:绳索,这里指俘虏衅鼓:杀人把血涂在鼓上翻译:贵国国君很仁爱,不用被俘虏的臣子杀了衅鼓,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死刑15、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解词:素服:没有文采的衣服,表示自己有罪过郊:名词作状语,在郊外次:停驻乡:通向翻译:秦穆公穿了白衣在郊外停驻,向着军队哭着16、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解词:眚:眼上的翳障,这里指小的过失。
翻译:况且我不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你们的大功 古文文常整理一、归去来兮辞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诗今存125首,多为7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其中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我国诗歌史上田园诗风的开创者代表散文《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归园田居》《饮酒》等二、逍遥游本文节选自《庄子 逍遥游》 《庄子》又名《南华经》哲学、文学著作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后学其散文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著名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世称老庄,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三、劝学本文节选自《荀子 劝学》《荀子》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所作,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善用比喻,说理透彻,气势恢宏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也是一个集大成者荀子主张性恶论四、原毁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
代表名篇有《原道》《师说》《杂说》等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苏轼因此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五、邹忌讽秦王纳谏本文选自《战国策 齐策》《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和《长书》等记录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家们游说诸侯相互辩难的言行经西汉时期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分为12国策,属国别体杂史著作,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散文集六、烛之武退秦师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是《左氏春秋转》的简称,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领,善于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和对战争的描摹,是我国著名散文作品七、冯谖客孟尝君本文选自《战国策》八、鸿门宴本文选自《史记 项羽本纪》《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年表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它达到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九、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文选自《史记 魏公子列传》十、苏武牧羊本文选自《汉书 李广苏建传》《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作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