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玉调研报告.doc
7页关于王家沟乡煤矿地质灾害的调研报按照市委书记提出的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总体思路和柳林 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三晋一流、全中百强”与建设“绿色家园、 幸福家园,’的宏伟目标,在开展“三大活动”的活动中,由县人大主 任南玉成带队,调研组一行5人,采取听汇报、看现场、查资料等方 法深入6个产煤村,对王家沟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截至目前, 该乡共排查出各类问题件,涉及 等方面,己化解各类问题件,其中 件 件,现具体对王家沟乡已经排查,化解的由开采 煤矿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汇报如下;王家沟乡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腹部,现有16个口然村,乡内 矿产资源丰富,共有生产矿井6个,分别为下山询煤矿、大庄煤矿、 碾焉煤矿、王家沟煤矿、南峪煤矿和任家山煤矿等近三十多年以来,王家沟乡主要依靠煤炭工业的发展來拉动社会 经济的全面发展,煤炭工业收入占据了整个乡镇收入的大多数,可以 毫不夸张地说该乡多数村因煤而富、因煤而兴但是因煤矿采空造成 的地质灾害也口益凸显出来,煤矿开采所引发的土地、道路塌陷,房 屋裂缝、塌陷,以及地下水位下降,水源断流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 矿群关系和矿区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现在乡内家煤矿都因为类似 原因与当地村民发生过矛盾纠纷。
已成为近年来引发群众上访的主要 原因之一王家沟乡受煤矿采空塌陷的影响共涉及 个村,涉及总户数为户,人口 人,土地面积 m (其中耕地面积27313 W,林 地面积1024亩,其它土地面积2322. 5亩),水源破坏影响人口数 人,彩响大牲畜头数818头,房屋破坏数量 间,道路破坏 公里,据估算,造成各类经济损失总计达 亿元以 煤矿为例, 煤矿矿区范围内分布着4个行政村,农业人口 2000余人矿区内沟谷发育,地形破碎,土地较贫瘠,受采煤的影响, 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口趋恶化土地退化、荒芜、房屋裂缝、水源 干枯等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居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受到严重威胁 煤炭的大规模开采造成了对矿山环境的较大破坏,采空塌陷、地面裂 缝、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煤什石堆放、矿坑排水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和 地质环境问题相继发生和出现二、治理和补偿工作的开展情况从排查接访中能够发现,乡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煤矿企业在解决 煤矿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 对所涉及的村治理和补偿工作开展较为缓慢,效果还不是十分的尽人 思1、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方而,县国土资源局针对土地塌陷情况 进行了审核调查,并从土地复垦费中按每亩地《200》元标准进行了补 偿,从2005年到2007年三年间共收取土地复垦资金1356.6万元 (2005年收370万元,2006年收363. 1万元,2007年收623. 5万元), 共向受影响群众发放土地塌陷复垦资金594.5万元(2005年发放 109. 5万元,2006年发放148. 2万元,2007年发放336. 8万元)。
王桥 政府分别在本镇五阳村、东山底、西山底、洛江沟、天仓打了深井, 基本解决了本村人口和大牲畜的吃水问题善福乡政府从2005年开 始,对善福村1700人因采煤导致生活用水困难进行补偿(每年每人 80元),也基本解决了该村人口和大牲畜的吃水问题2、煤炭企业方面,分三类情况第一类是治理和补偿工作开展 比较好的企业,能做到提前预防,提前规划,安置妥善如:故县联 营煤矿,对即将开采涉及的小石洼、簸箕凹两个自然村进行了整体搬 迁古韩联矿出资对受其开采影响的崔村进行整体搬迁,工程己基本 结束,即可交付使用第二类是治理和补偿工作开展一般的企业,能 做到发现问题进行及时治理解决如:戴家庄煤矿对采空涉及的刘岭 村、戴庄村进行了搬迁,并对损坏道路和土地进行了整理和维修三 荆沟煤矿对出现塌陷和裂缝的北马喊村的北山角自然村和南沟自然 村实行搬迁新建第三类是治理和补偿工作开展缓慢的企业如:十 字道煤矿、五阳煤矿采空塌陷造成大黄庄村群众多年上访,目前对大 黄庄村的治理搬迁工作仍然停留在规划设计阶段生活在考考乌素河边的刘石畔村 村民,多年来除有年轻人外 出打工外,多靠务农养家糊口,因有数百亩可灌溉的丰产良田,村经 济还算不错。
可近年来河西联办煤矿与阴湾煤矿相继投入 生产后, 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2005年,河西煤矿发生井下透水事故,刘石畔村数百亩耕地的 灌溉水源“渗漏”村民说,邻村沙射村“龙泉寺”曾经有口很出名 的“龙泉,',泉水很大,村民靠这口泉水浇地而河里的水几乎干涸, 刚出苗的庄稼急需灌溉,全村近400 口人只能眼巴巴地靠天吃饭采矿 区山谕地表裂缝龙泉寺的“龙泉”干涸了 依据国家有关政策, 因采矿破坏地质环境给 村民生产、生活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责赔偿, 可赔偿先要由有关部门立项进行评估,单评估费用太高村民就无力承 担,因此通过立项评估进行赔偿不太可行三、治理和补偿工作存在的问题经过调研,当前王家沟乡煤矿开采塌陷治理和补偿工作主要存在 6方面的问题:1、 认识不够,预防不力现在煤炭企业沉湎于煤炭的眼前利益和 高额利润,只注重煤炭生产,不注重煤炭危害,对采煤塌陷危害估计 不足、认识不够有关部门对采空区治理的宣传也不到位,没有在广 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起煤炭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从而没有从根本 上遏止塌陷危害的产生,致使采空区缺乏有效的治理,直接影响到经 济社会健康发展2、 没有统一的领导协调机构长期以来,每当煤矿采空引发地 质灾害时,总是受灾村民直接或委托村委与煤炭企业进行交涉解决, 乡政府没有专门的机构和组织过问和管理此事,解决不了和解决不好 的又引发上访事件的发生。
女口:五阳煤矿、漳村煤矿采空造成的地质 灾害,我县无协调机构与两矿进行协商,导致问题无法解决或解决缓 慢另外,由于没有专门的协调机构,整个塌陷治理工作也处于一种 被动无序的状况,房屋搬迁方面是塌陷一片,搬迁一片,土地复垦方 面是申报一亩,复垦一亩如:2007年国土局发放土地复垦费用336.8 万元,只占当年收取复垦资金623.5万元的54%3、 没有统…的治理和补偿标准我国对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造 成的损失程度、范围测算、赔偿标准等没有具体规定,煤矿企业在环 境修复、村民补偿费用等问题上态度不一样,补偿标准也不一致甚 至造成解决的问题再次反弹,有的群众不满意,形成二次和多次上访4、 治理补偿资金没有保证资金是釆煤塌陷地整治能否得到实 施的关键缺乏治理资金首先是因为没有预先把塌陷治理费用从煤炭 生产中预先留出,或者是预留比例较低造成的,这从源头上决定了治 理资金的匮乏如:土地复垦费用按吨煤0. 6元的标准进行收取,2005 年至2007年三年共收取1356.6万元,仅占整个土地塌陷经济损失 1・8亿元的7. 5%o5、 政策性关停小煤矿,导致无人为部分地质灾害问题买单近 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改变,我县许多小煤矿被强制关停,这些小煤 矿采煤所引发的塌陷问题无人买单,将为治理补偿工作留下巨大的后 患。
如:2008年全省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煤炭专项行动中,我县 共有14座煤矿被关闭,受其影响的11个村,共798户,2738人, 土地损坏6820亩,房屋损坏3345间,道路损坏7公里,将处于无人 承担责任的局面6、 现在局部治理,将来全面恶化目前所治理的塌陷区只是全 部塌陷区的很小一部分,还不包括将塌未塌的部分而且当前的治理 速度、治理措施还跟不上塌陷的速度,这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阻碍我县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煤炭开釆所引发的地质灾害直接危害了矿区居民的生 命和财产的安全,地质灾害的产丰和延续,使人们无法安居乐业,治理 灾害的工程量巨大,耗资不菲,工期较长在煤炭开采之前对可能引发 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有可能产生的灾害应遵 循“以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对于 可能产生地面蹋陷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煤矿,可采取特殊的开采方 法和顶板管理措施,以防止或减少地面塌陷地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产 生,对塌陷的地表随时进行综合治理,以恢复和进一步改善矿区环境 质量,使治理后的环境比原有环境质量更好随着矿井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旧体制转换、利益格局调整和思 想观念磨合的过程中,各类矛盾从多种渠道反映出来,能否处理好新 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关系着矿井的长治久安。
因此,必须认真研究新 时期才盾纠纷的新内容、新特点,研究解决才盾的新思路、新方法, 结合此次矛盾纠纷调处的实践T作特提出以下儿点对治理和补偿T 作的建议:1、 成立塌陷地域综合治理领导机构煤矿塌陷地域的综合治理 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实施中涉及到方方面面、条条块块的 协调,需要有一个权威性的机构牵头,统筹研究解决问题要实现政 府牵头、企业配合和农民复垦的良性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 控职能,协调管理塌陷灾害防治2、 制定统一的赔偿标准县政府应从关注民生的高度出发,重 视塌陷防治工作,对塌陷问题进行全面详细的摸底调查,制定出台全 县统一的赔偿标准,让治理赔偿工作进入制度化轨道,问题出现时有 据可依,让企业和群众双方都满意3、 出台统一的搬迁规则为了有效治理改造塌陷区,避免工作 的随意性,必须建立健全塌陷区治理改造政策、规定,增强约束力, 以保证塌陷区治理改造工作在法制轨道上进行为此,建议县政府制 定出台采煤塌陷区房屋动迁安置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4、 成立塌陷补偿基金将塌陷补偿费纳入采煤成本,对采煤企 业收取塌陷补偿费,为保证塌陷补偿费收缴工作的顺利进行,建议由 政府出台塌陷补偿费收缴规定等相关文件。
希望通过此次对王家沟乡煤矿地质灾害的调研,找到我县处理类 似矛盾的方法,恢复煤矿与村民及地方政府相互依赖、互相支持、和 谐共处的关系,为实现我县“三晋一流全国百强”的宏伟目标提供有 利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