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比较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06277829
  • 上传时间:2022-06-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2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比较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范小强++王建利Reference:“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课程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采用适当的教学法对于提高“概论”课程的实效性,培养大学生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比较教学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充分运用对于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价值Keys:比较教学法; 课程;运用:1674-120X(2016)02-0042-02收稿日期:2015-06-12课题项目:北京农学院2015年教学改革项目(BUA2015JG009)成果作者简介:范小强,北京农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建利,北京农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面对新部署、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勇于担当和作为,着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引领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一、 创新“概论”课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概论”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创新教学改革,通过讲述生动故事、厘清理论渊源、抓住历史脉络、挖掘现实意义、进行对比分析等,使教材中的这些理论能够在这些方法的滋养下“活”起来,达到吸引学生、说服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在学生中真正得以体现、得到认可,坚定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1有利于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概论”课的重要教学目的经过初中、高中的各种政治历史教育,大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其领会的深度不够,一知半解;不能形成完整的思想认识和思想体系;缺乏广阔的视野,无法知晓理论重点和精髓,难以把握理论本质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1)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的序幕3)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4)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认识,继续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5)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等思想,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根据人类思维的特点,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石通过采用比较教学法,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上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未来发展,同时可以比较各个进程的具体情况,从理论角度提高认识深度,明白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2有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只有通过比较事物的特点,学生才会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要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就需要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已近百年,并将继续发展通过比较,把各个历史进程的不同阶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作一纵向比较,让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科学态度,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向新高度其理论成果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不断指引着党和人民伟大事业取得胜利3有利于坚定青年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结合我国国情,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分析比较,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抵制当今社会上流行的一些反面的观点和错误的认识,消除大学生对一些似是而非问题的困惑在具体教学中,把一些富有争议、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蒙蔽的事实摆出来进行横向比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同西方资本主义的比较中凸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必由之路二、 比较教学法的主要类型1横向比较法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参照,把中国的国情和所取得的成就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和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比较,让学生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例如:可以拿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中西方社会的发展作比较,就会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当世界经济一片低增长和负增长态势蔓延时,我国经济却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如果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成就是不可能达到的 2纵向比较法就是在“概论”课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阶段的理论成果和在其指引下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比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新的胜利,正朝着“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每次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当时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符合了当时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并且在此理论指引下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重大进步通过纵向比较,让学生深刻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旦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各项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三、 运用比较教学法应当注意的问题1认真细致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概论”课教师应当树立运用比较教学法的意识此种教学法涉及内容多,对比角度广,分析更透彻深入。

      要求教师不仅对“概论”课要精通,而且要熟悉其他历史及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要以平时下功夫注意收集完整系统的资料文献为基础,建立资料库知识要扎实、理论功底要深厚,在授课前要科学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根据受众的专业性质、知识背景、认知特点、学习兴趣及爱好等情况,一定要安排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因比较教学法涉及面广内容多,在传播手段上也必须全方位涉及,为了提高传播效果和质量,除了传统的书面文字材料、教材、黑板、图片外,教师应该充分采用录像、电视、视频、微博、等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传播手段越直观越能实现比较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2选择好比较对象在“概论”课教学中,并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能用比较方法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头脑的过程中,运用比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刻地认识教学内容的异同,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这种方法的本质决定了它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用以比较的对象要有异同点相同是比较的基础,相异是比较的结果不能为了比较而比较,把两个毫不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比较换句话说就是要有可比性因此,选择好比较对象这才有比较的价值和效果。

      3比较时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概论”课教学中,应当依据教学内容、授课对象具体情况,从学生出发,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兴趣等规划并设计一个完整的启发式教学的体系4对比较内容对象进行异同比较并加以综合评价在进行比较和评价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不要大包大揽,要创造各种条件,尽量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分析、研究、领会比较对象的异同点,探寻出规律性的认识教师要传授给学生比较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运用比较方法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比较教学法实践证明是创新“概论”课教学的有效途径,它必将大大增强“概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ference:〖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胡锦涛进一步认识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增强推进改革发展的自觉主动性〖N〗人民日报,2003-11-26.〖3〗尤同存,吴荣耕比较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刚要》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1).〖4〗刘晓岚比较教学法在法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2).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