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如何有效引领队员自主参与班队活动.doc
7页浅谈如何有效引领队员自主参与班队活动【摘 要】 班集体是少先队员当家作主的组织,在班队活动中应充分发挥队员的自主参与性,这是当今德育文化建设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作为员,应帮助少年儿童树立自主参与意识,明确参与目的;积极拓展少年儿童参与活动的渠道,给少年儿童创造广阔的参与空间;把握参与活动时机,提高参与效果关 键 词】 德育;文化;少年儿童;少先队;自主参与班集体是队员当家作主的组织,在班队活动中理应充分发挥队员的自主参与性然而,目前基层德育工作中却存在着许多忽视队员自主参与性的现象由此,笔者以为:在班队活动中,如何激发少年儿童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少年儿童全员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班队活动是当今德育文化建设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故就此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一、帮助少年儿童树立自主参与意识,明确参与目的要使少年儿童树立自主参与意识,员首先自己在班队活动中应把握好专业角色的位置 “员” ,顾名思义是班队活动的者,是帮助和引导少年儿童开展活动,是“辅”不是“主” 。
要树立“孩子是班集体的主人”这一正确认识,在活动中应更多地让少年儿童自己想,自己做除此之外,员还要加强对少年儿童参与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晨间谈话、个别交流,采用主题研讨、名言格言激励等形式来教育少年儿童树立参与意识的重要性,使他们明 白:每个人所学的知识,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自实践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东西;一个人的能力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以检验与提升并使他们明确:能力其实比知识来得更重要与紧迫,今天你学会了学习与生活的技能,提高了办事的能力,就可以在明天凭自己的技能获取更多的知识二、拓展少年儿童参与活动的渠道,创造广阔空间班队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非指定领域,倡导活动贯穿学期始末,淡化课堂表演汇报环节,故引领队员自主参与班队活动员要积极为少年儿童创造一个能使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才华,充分参与活动的一个广阔的空间一)设立校园参与实践阵地学校作为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理应成为少年儿童自主参与的主阵地学校可因地制宜,设立多个校园参与阵地。
在一些常规阵地中,员只要做个有心人,就可以充分发挥队员的自主参与性如在雏鹰广播播音站,可成立雏鹰小小记者站,设置台长、小主持人、小记者、小编辑等职位,且各职位的人选均采用竞争上岗,而播音站的内部管理运作,完全由少年儿童自己来完成,自己命题、自己采访、自己主持、自己写稿、自己制作、自己播出,并面向全体少年儿童二)让少年儿童参与学校管理少先队员是学校的主人,员要积极创设条件,让队员参与到 学校管理工作中这样,一方面可培养少年儿童从小关心集体,关注周围人和事的能力,养成他们自我管理的意识;另一方面,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有了少年儿童的参与,也能变得更有生机和活力少年儿童参与学校管理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实行“员助理制” ,每月轮换,由这些“员助理”用他们自己的眼睛看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适度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引导少年儿童积极为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出谋划策三)让少年儿童参与家庭家政管理少先队可开展“我当一天小家长”或“当爸妈不在家时”等系列活动,相信定会收到良好效果。
记得有一个队员妈妈曾对笔者说过,原来总觉得孩子小,只是百般呵护,家务活从不让他干;而在孩子看来,妈妈照顾她是理所当然的,他根本不知道为爸爸妈妈做些事我当一天小家长”体验活动开展后,孩子的变化很大,懂事多了,一天队员的爸爸出差,妈妈忙了一天疲惫地回到家后,惊喜地看到桌子上已经摆着买好的饭菜,深受感动四)积极组织雏鹰假日小队活动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让每个少年儿童都能自主参与的很好形式,以上的各项自主参与活动均可以小队活动的形式不失时机地开展起来因为“假日小队”是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己搞活动,所以活动内容较为丰富,得到锻炼的方面也较多 等到时机成熟,员就可以放手让少年儿童自己想办法,出点子,建立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真正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三、把握少年儿童参与活动的时机,提高参与效果队员是队的主人,班队活动是以少先队员为主体开展的教育活动,为了突出队员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真正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班队活动,员要把握时机,充分地让少年儿童参与班队活动的全过程,从而营造“自主参与”的少先队文化。
一)让少年儿童参与活动主题内容的确定员要引导少年儿童从社会发展和大自然中寻找活动的主题,从少年儿童自身成长的需求出发确定主题,从眼皮底下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主题,然后由员老师和少年儿童一起讨论研究正式确定因为主题是他们自己确定的,最贴近他们的身心实际,所以少年儿童们肯定乐于参加这样的活动二)让少年儿童参与班队活动的准备工作少年儿童自己选择确定好了主题,自然会引起对活动的向往、追求,激发起他们对活动的兴趣,紧接着要进行细致、认真的准备活动的准备,既是搞好活动的必要条件,直接关系到活动的精彩与否;同时,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亦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员应按照活动内容提出要求,分工落实到每一个少年儿童身上,引导少年儿童积极自主地参与到班队活动的准备过程中三)让每一位队员参与班队活动 班集体本身就是一个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要让每一位少年儿童在队组织中受到教育在班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应特别注意让每一位少年儿童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少数几个“小干部” “小能人”身上,要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全体少年儿童的基本素质上。
作为员,组织一个活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是:究竟有几个少年儿童能参与这一活动,是不是能吸引所有的少年儿童都主动乐意地参与四)让少年儿童参与活动的总结活动进行完毕,并不是活动全过程的结束,也不是教育过程的完毕,不能以员老师的简单小结、讲话就完事我们要让少年儿童能积极参与班队活动的总结工作,通过“小组评述法” “办报谈心法” “技能训练法” “实践锻炼法”等形式,让少年儿童试着自己发现活动的成功与不足,试着自己来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逐步学会正确评价自我四、关注少年儿童组织活动的能力,把握尺度员在组织开展班队活动,引导少年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班队活动时,特别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时刻把握好参与的“度” 一)帮助少年儿童择选合适的活动由于少年儿童的特定年龄特性所决定,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程度不高,技能水平还较低,员不能让他们参与和他们年龄层次不相符合的活动这样,轻则影响少年儿童的参与积极性,重 则危害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所以,员一定要掂好每项活动的“轻重” ,选择合适的参与活动,充分、健康、合理地发展少年儿童的身心和能力。
二)处理活动组织主体与主导的作用员要注意“辅” “放”结合所谓“辅”即员只能帮助、引导、点拨,决不能包办代替;所谓“放”即活动应让孩子自己当家作主,让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教育,但又不能是放纵或放任自流,要充分发挥少年儿童的主体性,引导少年儿童争当四好少年让少年儿童自主参与班队活动,它符合班队活动的特点和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是现今开展班队活动时应该遵循的一条原则,也是评价班队活动教育价值的首要标准只要基层德育工作者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手段,引领更多少先队员自主参与到活动中来,必将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参考文献】[1] 洪雨露. 当好大队员[m]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 朱莉娟,沈建梁. 论班队活动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 班主任,2001(10) .[3] 于学忠. 班队活动实效性研究报告[j] . 中国德育,200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