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限度》第3课时.ppt
25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三课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相关理论加以解释2.,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学习重点,】,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习难点,】,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知识回顾,1.Q,和,K,的相对大小与平衡移动的关系是怎样的?,Q,=,K,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K,化学平衡正向(向右)移动,Q,K,化学平衡逆向(向左)移动,2.,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化学平衡,移动定,义,某条件下化学,平衡状态,改变条件,v,正,=,v,逆,Q=K,V,正,V,逆,Q,K,v,正,=,v,逆,Q,=K,化学平衡移动,平衡破坏,新条件下的新化学,平衡状态,一段时间后,概念:,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可逆反应从一种平衡状态变为另一种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
序号,实验内容,实验,记录,实验结论,(,平衡移动方向,),温度变化,混合气体颜色,c,(NO,2,),1,将充有,NO,2,的烧瓶放入冰水中,2,将充有,NO,2,的烧瓶放入热水中,降温,颜色,变浅,,足,够长时间后体,系颜色不再改,变减小,正向,(,放热,方向),升温,增大,逆向,(,吸热,方向),颜色,加深,,足够长时间后体系颜色不再改变实验原理:,2NO,2,(g)N,2,O,4,(g),H,=,57.2kJmol,-1,红,棕色,无色,1.,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活动,探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结论:,升吸降放,观察 思考,100,2.0,0.0015,K,/(mol,L,-1,),2,873,673,473,T,/K,0.601,6.8,K,/(mol,L,-1,),-1,333,298,T,/K,2NO,2,(g),N,2,O,4,(g),H,=,57.2kJ,mol,-1,2NH,3,(g),N,2,(g)+3H,2,(g),H,=+92.2kJ,mol,-1,观察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1,、温度升高,放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吸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实现的升高温度,放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浓度商,Q_K,化学平,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即向,_,方向,移动(填,“,吸热,”,或,“,放热,”,),吸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浓度商,Q_K,化学平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即向,_,方向,移动(填,“,吸热,”,或,“,放热,”,),分析表格中数据,,,结合,Q,与,K,的相对大小,总结,温度改变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减小,增大,逆,吸热,正,吸热,100,2.0,0.0015,K,/(mol,L,-1,),2,873,673,473,T,/K,0.601,6.8,K,/(mol,L,-1,),-1,333,298,T,/K,2NO,2,(g),N,2,O,4,(g),H,=,57.2kJ,mol,-1,2NH,3,(g),N,2,(g)+3H,2,(g),H,=+92.2kJ,mol,-1,降低温度,放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浓度商,Q_K,化学平,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即向,_,方向,移动(填,“,吸热,”,或,“,放热,”,),吸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浓度商,Q_K,化学平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即向,_,方向,移动(填,“,吸热,”,或,“,放热,”,),增大,正,放热,减小,逆,放热,100,2.0,0.0015,K,/(mol,L,-1,),2,873,673,473,T,/K,0.601,6.8,K,/(mol,L,-1,),-1,333,298,T,/K,2NO,2,(g),N,2,O,4,(g),H,=,57.2kJ,mol,-1,2NH,3,(g),N,2,(g)+3H,2,(g),H,=+92.2kJ,mol,-1,分析表格中数据,,,结合,Q,与,K,的相对大小,总结,温度改变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1.,在,一定体积的 密闭容器中,反应,CO,2,(g)+H,2,(g),CO(g,)+H,2,O(g),的化学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吸热,COH,2,O,CO,2,H,2,迁移 应用,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CO+NO,2,CO,2,+NO,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C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D.,各物质的浓度不变,B,改 变 浓 度,Q,、,K,关系,平衡移动方向,增,大,反应物,增,大,c,(,FeCl,3,),或,c,(,KSCN,),增,大,生成物,增,大,c,Fe(SCN),3,正向移动,逆向移动,Q,K,交流 研讨,请,根据反应,Fe,3+,(aq),+3SCN,-,(aq),Fe(SCN),3,(aq),的,平衡常数,K,与浓度,商,Q,=,的关系,讨,论在,温度不变条件下,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Fe,3+,),c,3,(SCN,-,),c,Fe(SCN),3,(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活动,探究,请,根据提供的试剂和仪器,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预测试剂,:,0.01 molL,-1,FeCl,3,溶液,、,0.01 molL,-1,KSCN,溶,液、,1 molL,-1,FeCl,3,溶液、,1 molL,-1,KSCN,溶,液,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向,0.01molL,-1,KSCN,与,0.01 molL,-1,FeCl,3,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molL,-1,FeCl,3,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2,向,0.01molL,-1,KSCN,与,0.01 molL,-1,FeCl,3,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molL,-1,KSCN,溶液,,,观察颜色变化,正向移动,正向移动,加入,KSCN,溶液,后红色加深,加入,FeCl,3,溶液,后红色加深,实验设计,浓度的改变,Q,Q,与,K,的关系,结果,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减小,增大,增大,Q K,Q K,Q K,平衡右移,平衡右移,平衡左移,平衡左移,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Q,K,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Q,K,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追踪探讨,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2,(,g,),+C,(,s,),2CO,(,g,)达到平衡后,增加,C,(,s,),平衡,_,(移动或,不移,动),,c,(,CO,),_,(增大、减小或是不变),固体、纯液体的浓度是一常数,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平衡不发生移动,1,、,向上述平衡状态,的体系中,滴加几滴,KCl,溶液,平衡,是否发生,移动?为什么?,不移动。
改变,浓度时,只有改变参与反应的离子的浓度,平衡才会,发生移动强调,不移动,不变,Fe,3+,(aq),+3SCN,-,(aq),Fe(SCN),3,(aq),提高,O,2,在原料气中的比例,使平衡正向移动,进而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工业生产上适当的,增大廉价、易得的,反应物的浓度或将,生成物及时,从体系中抽走,,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提高价格较高原料的转化率,以降低生产成本迁移应用,2SO,2,(g)+O,2,(g)2SO,3,(g),H,=,_,197.8kJmol,-1,是硫酸制造工业的基本反 应在生产中通常采用,通入,过量,的空气,的方法为什么?,原平衡状态,新平衡状态,化学平 衡 移 动,浓度的改变,引起,Q,的改变 ;,借助,Q,与,K,的相对大小进行判断,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来实现的,改变浓度,若,Q,K,,平衡,逆向,移动,改变浓度,若,Q,K,,平衡,正向,移动,小结,课堂达标评价,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CO+NO,2,CO,2,+NO,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C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D.,各物质的浓度不变,B,2,、氯化铜的稀溶液在盐酸中呈黄绿色,存在的化学平衡是,Cu(H,2,O),4,2+,+4Cl,-,(CuCl,4,),2-,+4H,2,O,下列可使溶液变,成淡蓝色的方法是(,),A.,减少蒸馏水,B.,加硝酸银溶液,C.,加氯化钠固体,D.,加硫酸钠固体,淡蓝色,黄绿色,B,3,、关节炎病因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尿酸钠晶体,,尤其,在,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为:,HUr+H,2,O Ur,-,+H,3,O,+,尿酸 尿酸根离子,Ur,-,(aq)+Na,+,(aq)NaUr(s),下列对反应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的,H,0,B.,正反应的,H,0,C.,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D.,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B,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H,2,(g)+Br,2,(g)2HBr(g)H,0,,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且其它条件不变时:,(1)如果升高温度,平衡混合物的颜色_;,(2)如果在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气,,化学平衡,移动(正向、逆向或不移动),,Br,2,(g)的平衡转化率_(变大、变小或不变)。
加深,正向,变大,5,、,已知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298 K)=-57.2KJ,mol,1,请从温度和浓度的角度进行分析,怎样提高平衡时氨的,产量?,1.,降低反应的温度,2.,增加氮气或氢气的浓度,3.,及时分离,出氨气,.,1,、完成教材,P,52,迁移,应用,1,、,4,2,、复习巩固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预习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作业,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1,先加,5,滴,0.03molL,-1,KSCN,溶液,,,再,取,2,滴,0.01 molL,-1,FeCl,3,溶液,与,之,混合,观察颜色变化,;,然后再加,2,滴,1molL,-1,FeCl,3,溶液,,,观察颜色变化,2,先加,5,滴,0.03molL,-1,KSCN,溶液,,,再,取,2,滴,0.01 molL,-1,FeCl,3,溶液,与,之,混合,观察颜色变化,;,然后再加,2,滴,1molL,-1,KSCN,溶液,,,观察颜色变化,3,先加,5,滴,0.03molL,-1,KSCN,溶液,,,再,取,2,滴,0.01 molL,-1,FeCl,3,溶液,与,之,混合,观察颜色变化,;,然后再加,2,滴,1molL,-1,NaOH,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4,先加,5,滴,0.03。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