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超详细).pdf

14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01352185
  • 上传时间:2021-10-1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48.8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前提条件(西汉时期) 经济上:西汉时“文景之治” 并严峻 历史必修三文化模块复习资料汇编 ,经济进展,但土地兼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化 一,百家争鸣合儒家的形成 (一)历史背景: (社会存在打算社会意识) 根本缘由: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步下移 直接缘由: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 面 (二), “百家争鸣”的概况: 政治上:王国问题依旧存在并不利于中心集权统治 文化上:西汉初年推行“黄老思想”不利于思想统一 主观上:汉武帝“举贤良计策”寻求新的治国之道, 董仲舒改造儒学,以“天人三策”被汉武帝 接受 (二)董仲舒新儒学思想概况: 1 董仲舒:著作 春秋繁露 把道家,阴阳五行思想 糅合到儒家之中,形成新儒学体系; 体系) (儒学神仙 1 主要学派:儒家,道家( (墨子) 2 儒家思想的演化: ) ,法家(韩非)墨家 2 董仲舒进展儒家思想 主见: a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 b 提出“天人合一” 和“天人感应” 学说, 宣扬“君 权神授”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 c 经济上主见: “限民名田”,抑制土地兼并 时代 春秋 著作 伦语 诗 经 重要思想主见 a“仁”者爱人(核 心) b 为政以德(民本思 想) c 训练思想:有教无 类 d 编撰文化典籍(六 经) e 人性:“性相近” A 仁政,省刑罚,薄 税 B“民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 C“四端说”(仁义礼 智) D 性善论 A 施政主见“仁义” “王道” B 君民关系: “舟水 关系” C 性恶论:但通过礼 义 , 法 治 改 造 成 君 子,圣人 D 主见“人定胜天” 孔 子 * d 提出“三纲五常”出世道德标准,并主见 为“天经”“地义”; 3 汉武帝的举措: “孝道” 圣 人” 书 礼 易 乐 春秋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起用儒生参加国政 b 兴办太学,立“博士” ,传授“五经”, “学而又就 仕” 孟 子 战国 孟子 “ 恻 隐 之 心 羞恶之心 尊敬之心 是非之心” c 设立郡县学校,初步建立地方训练系统,推广儒 学 (三)历史影响: 1 西汉儒学特点:儒学神化体系形成;糅合道家,阴 亚圣 阳家思想,用“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把君权, 神权,父权,夫权贯穿一起的神学体系; 2 作用: a 标志儒学成为传统思想主流意识形状, 统位置 荀 子 战国 荀子 综合儒家, 法家,道家 思想 确立儒学正 儒 学 集 成 家 说 大 b 保证中心集权,儒生参政,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 僚素养 c 儒学训练官方化和制度化的形成, 位置 巩固儒家文化的 三 宋明理学 - “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儒学哲学体系 (一)儒学的进展: 1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教并立,开头融 合 2 隋朝时期,“三教归儒”即“三教合一” (三)历史评判: 1 性质特点: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突出了古代中国特有的民本思想; 2 作用: a 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家形成 b 推动古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会变革 推动了文化主流思想儒 3 唐朝时期,三教融合趋势中趋向“理学” 五经正义推动儒学新进展; ,并重注 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 (二) 宋明理学概况: 主 程朱“理学” 张 陆王“心学” 特点 +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儒家正统位置形成 第 1 页,共 14 页 程 颐 程 颢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世界先理 后有物 客 唯 主 观 心 义 夫 之 鉴论 有其田 B 哲学上,主见物质是第一性, 宇宙万物是由物质性的“气”构 成,理在气中 C 熟悉论上,批判唯心主义先验 论的“天命论” ,“生知论” ,主 张知行合一,实践出真知; B “天理者,人伦也” 常道德 C “仁”与万物俱生的 ,天理就是纲 朴实唯 物主义 思想 哲学 朱 熹 四书章句集注 A“理气论” :世界由理气构成,先 理后气 B“道统论”:仁义礼智也是“天理” 的反映 南宋 客 观 唯 心 主义 (三)历史意义 1 对传统儒学唯心体系的批判继承,具有鲜明的时 代特点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后早期市民的进步思 想; 2 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 民主思想具有肯定的影响作用 3 局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力气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 不占统治位置,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位置; C“心性论” “心学” : “存天理,灭人欲” 王 阳 明 明朝 主 观 唯 心 主义 A“宇宙便是吾心” :心就是理,“心 外无物” B“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 ,“存 心灭欲” 其次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三)评判: 1 性质特点:理学是儒,道,佛“三教合一”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一)前提条件: - 创造发觉的国度 ,完成了 理论化, 思辨化进程, 形成了儒学理论的哲学体系; 经济条件:发达的古代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 2 作用:为中心集权政治服务 民思想日益走向历史的反面; 四,明清时期传统主流思想批判 (一)历史背景: + 严格礼教严峻束缚人 政策条件: 统一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心集权统 治,便于集中调动分散的人力,物力资源 各族人民是制造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动力 活跃的中外经济文化沟通促使中外文化借 劳动条件: 外部因素: 鉴 经济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新的社会力气产 生 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 落 文化上:文化专制严峻束缚人们思想,反对传统思想 显现: 文化因素:历代文化的积存和积淀 ( 二 ) 古代科技成就概况: 项 目 四 大 发 明 成就 位置意义 (二)概况:明清时期的四大思想家 司南 造纸术 火药 印刷术 对内:文明 标志 对外:预示 资 本 主 义 社会到来 著 作 主 张 李 贽 书 藏 A 破除孔子的迷信,批判孔子标 准 B 批判男尊女卑封建礼教,倡男 女公平 焚 书自 称异端 数 学 1 十进制 : 2 圆周率: 周髀算经 “周三经一” 魏晋刘徽的“割圆术” 祖冲之: =3.141592627 1 赤道坐标(最早) C 颂扬历史上“异端” 行为 (改革,起义,恋爱,女皇 ) 早 于 西 方 1000 年 黄 宗 羲 明夷 A 抨击君主专制, “君主乃天下 之大害” B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C 批判“君臣纲”的愚忠 D 主见“工商皆本” A 主见限制君权,扩大地方权;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主见“经世致用”,反对文化专 制及心学的空谈理论! 待 录 访 天 文 2 战国石申的天文和石氏星表 (现存早古老星表) 3 天文观测仪: 西汉武帝时期:浑天仪 元朝郭守敬:简仪 顾 炎 武 日知 录 , 天下 郡国利 病书 读通 王 A 反对“天下王土” ,主见耕者 第 2 页,共 14 页 农 学 1 混合挑选法: 宋 代 1 词的兴起:新体诗,长短句,适合唱歌 (两万多首) 代表作家: 最早记录于 齐民要术 2 人工杂交法: 有性杂交:吕氏春秋骡 无性杂交: 嫁接 婉 约 派 : 插条,身 豪 放 派 : 接,根接 1 名医辈出:扁鹊,华佗 2黄帝内经中医学奠基之作 a 经络学说 2 宋诗:陆游 医 学 3 散 文 :“ 唐 宋 八 大 家 ”: 4 散曲:(诗歌形式)雅俗共赏 1 元曲 =元杂剧 +散曲 散曲四大家: 郑 ,关 ,白 , b 中医诊法:四诊法 c 中医疗法:针灸法 3 其它 1 特点:砖木,瓦结构 元 朝 马 建 筑 2 代表:长城,故宫,赵州桥 3 应县木塔(辽代建筑依存) 指南针 牵星术武备志 2 戏剧成熟 - 元杂剧 1 小说演化: a 兴起与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 b 唐代显现“传奇小说” c 宋代显现话本 d 明清成熟蓬勃进展时期: 2 代表作品:明清名著: 明 清 航 海 二, 时 代 春 秋 战 国 辉煌辉煌的古代文学 成 就 意义 明 朝 四 大 奇 书 : 1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 义”: : “六 诗 标志诗 歌成熟 清 朝 三 大 奇 书 : 风雅颂,赋比兴(现实主义) 2楚辞:屈原创“骚体” 离 三,繁花似锦的戏曲 骚确立了中式 “浪漫主义” 格 1 汉赋: 风 1 中国戏曲演化: a 春秋显现优伶 元杂剧的富强 汉 代 b 宋代产生杂剧(滑稽戏) ,金代讲唱戏(诸宫调) c 元杂剧 标志中国戏剧成熟: 表演形式:音乐,说唱,舞蹈,表演熔为一炉 剧本结构:“末唱本”“净唱本”(独唱本) 角色:末,旦,净,丑,杂五种角色 代表作品:关汉卿 王实甫 特点:手法夸张,词藻华丽,气概恢宏, 表达西汉豪迈时代精神 代表:司马相如,贾谊,张衡 赵壹 2 乐府民歌:纯朴的现实主义风格 1 诗歌:鼎盛时期,二千多人,五万首诗 歌 代表作家: 唐 代 马致远 2 明代传奇(戏曲)的兴盛 a 宋元时期温州一带“南戏” 奇” 白朴 a 初唐四杰: b 盛唐高峰: 边 明代进展为“传 塞 派 b 昆曲形成:明朝中期南戏进展各种腔调,昆山腔 最大 山 水 派 魏良辅 梁鱼辰 改造为新腔 “昆曲” 利用昆腔创作浣纱记 并显现昆曲一统天下局面 推动昆曲进展, 大李杜:“诗仙 c 中唐:白居易 “诗圣” c 明朝后期,传奇进入黄金时期 代表作品:汤显祖牡丹亭 3 国粹艺术 清代京剧的崛起 (1)昆曲的衰落: 外因:地方戏兴起,乾隆时期地方戏与昆曲争雄局 面形成 d 晚唐:小李杜 2 散文:“古文运动” :韩愈,柳宗元 3 传奇:李娃传柳毅传 第 3 页,共 14 页 内因:昆曲为上层社会观赏,脱离实际 ( 2)京剧的形成 a 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风行一时 b 道光年间: 湖北汉调进京,形成“徽汉合流” 画” 第三单元 郑板桥墨竹图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 (一)历史背景 客观缘由: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政策,西方的 政治经济文化入侵同时进入 主观缘由: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装开眼看世界,向 西方学习,促使了新思潮的萌发; (二)西学东渐概况: ,兼 收昆曲, 秦腔以及民间小调形成新剧种 c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京剧” 闻名艺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杰” ( 3)京剧特点: a 题材:以历史故事为主 b 乐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鼓,板,大锣 等 c 角色: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d 表演形式: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 系 ( 4)地方戏名目繁多: 秦腔,越剧,豫剧,川剧,粤剧,黄梅戏 1 地主阶级学习西方“器物” (1)抗击派: (抗击派,洋务派) a 代表: 林就徐四洲志 , 各国律例 魏源 - 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史地,科技,政治 制度 b 主见:“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西方的“器物” c 特点:没有详细实践,但是具有启发作用; (2)洋务派的洋务运动: a 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 四 布满魅力的中国书画 (一)书法艺术进展 b 主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科技,训练,赋税, 武备) c 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求富”(巩固清政府统 治) 1 汉字起源和演化 :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2 书法艺术进展 (魏晋为界限) 第一阶段 其次阶段 术化) 魏晋前为“自发阶段” 魏晋以后“自觉阶段” d 论战:顽固派 vs 洋务派 (隶楷草行书法艺 焦点内容: 如何保护统治的方式 炮利) e 实践: (忠信礼义 vs 舰船 a 楷书艺术: 钟繇 王羲之 颜真卿 元 柳 公 权 宋 兴 办 军 事 工 业 : b 草书艺术 c 行书艺术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盛唐张旭,怀素 王羲之的兰亭序 ,颜真卿,苏轼 : : 民 用 企 业 : (二)中国画的起源与进展 时代 特点 代表作品 彩陶鹳鱼石斧图 建 立 近 代 海 1 起源:新石器时 代 2 战国时期:关键 (岩画, 军 : 壁画 帛画 ) 兴办近代训练:创办新式学堂,委派留同学 f 结果: 1895 年,甲午战争中失败而告终止; 3 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5.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检测数学试题.docx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1.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5.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docx 2.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单元过关测试(12月)数学试题.docx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高中政治试题.docx 3.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数学试题.docx 12.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docx 天津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docx 4.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诊断数学试卷.docx 4.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3.福建省莆田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x 9.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2月期末数学试题.docx 7.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x 9.重庆第十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3.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4.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检测数学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