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动物创造力和创新研究概述.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9972042
  • 上传时间:2018-05-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34M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理科学进展 2005,13(6) :708~714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动物创造力和创新研究概述* 韩 茹 施建农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首都师范大学“学习与认知”实验室,北京 100037) 摘 要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里,创造力对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和进化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动物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没有受到重视,但最近这个领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对动物创造力的有关研究做了简要介绍,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动物,创造力,创新 分类号 B849;G305 人类被尊为万物之灵, 而她所拥有的创造力是她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有力法宝然而,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人类在分类学的进化树上属于灵长目人科动物换句话说,人类作为特殊的动物,她所拥有的创造力也是特有的吗?处于分类学的进化树上的其他动物,是否也具有创造力呢?如果有,那么,其他动物的创造力是如何表现的呢?这些都是引起人们兴趣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科学家们开始了对动物创造力的研究 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的创造力研究曾经为顿悟、 问题解决等实验研究做出过先驱性的贡献, 但是由于很多原因而没有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比如Köhler[1] 关于黑猩猩(chimpanzee)问题解决的著名实验, 也只停留在为动物创造力贴标签( “顿悟” )的阶段[2]。

      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心理学家更多地关注人类自身的创造力,而比较认知学家则更关注动物的记忆、学习等能力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研究动物的创造力可以为探索人类创造力的起源和内部机制提供很多线索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介绍动物创造力研究的文献资料, 在人类创造力的研究与动物创造力的研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换句话说,试图通过介绍动物创造力的研究文献, 使人类创造力的研究得到一些启发 收稿日期:2005-06-08 * 本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为:30370489)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SCXZ-SW-221)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批准号:GBB010921) ”和首都师范大学“学习与认知实验室”的支持 通讯作者:施建农,E-mail: shijn@;:010-64855744 1 动物的认知 动物会思考吗?笛卡儿曾经说过: 非人类的动物就是机器[3]达尔文的进化论对这个问题重新赋予了一些看法: 人类与动物心理的差别可能只是一个层次上的差别[3]20世纪上半叶行为主义盛行, 动物被认为是不用大脑学习的机器 这个观点受到了 4 个研究的冲击,即在 1915~1917 年 Köhler 的黑猩猩实验[1,4]; 40 年代 Tolman 大鼠具有简单计划能力的 “认知地图” 实验[5]; 1966 年 John Garcia 快速食物回避的条件反射(rapid 第 13 卷第 6 期 动物创造力和创新研究概述 -709- food-avoidance conditioning)实验[6];1976年 David Olton 的大鼠 8 臂迷宫实验[7]。

      1976年 Donald Griffin 出版了《动物觉知的问题》(The Question of Animal Awareness)开创了动物行为的新领域, 这个领域至今已经有了丰富的实验证据 动物的思维也被赋予了恭敬的称呼:动物认知 图 1 最近 25 年动物认知研究(引自文献[8], p. 646) 近 10 年来, 动物认知实验研究的数量有显著的增长[8](见图 1)从相关的数据来看, 动物认知的内容包括知觉、 注意、 记忆、策略、概念等实验研究,也包括工具使用、社会认知能力等自然环境下的研究 相关的范式包括迷宫学习、 概念形成、 心理旋转等,其中有关记忆和学习方面的文献居多[9]现在没有人质疑动物是否能够思考,但是,动物能够进行创造性思考吗?创造力和创新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能力, 每个人都会在一定程度具备这种能力 在以下的文章中我们将着重讨论动物的这种高级认知能力 2 动物创造力和创新 近几十年来, 对人类创造力的研究几乎涉及了创造力的所有方面, 而对动物创造力(creativity)和创新(innovation)的研究仍是一个被忽略的话题 心理学家研究的几乎都是人类的创造力, 生物学家或习性学家则经常关注动物的问题解决。

      一些涉及动物创造力的研究也只是把创造力当作一种进化适应能力 2.1 创造力与创新的定义以及两者的区别 在人类创造力领域,创造力和创新的概念还不甚明确根据英文的原意,creativity是指创造或创造力,而 innovation 的中文意思是创新或革新, 是指第一次或者好像第一次介绍或使用一种新的方法或技术Simonton 认为, 创造力是产生一种新鲜而有用的想法或行为的能力[10], 而创新是指行为中引入新想法或者原创行为, 其中包含了有用性或适宜性[11]综合起来,有关创造力和创新的概念,大致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区分,即创新产品的创造者;先后顺序;新颖程度(degree of novelty)首先,创新产品的创新者(innovator)可以从那些真正的创造者(creator)那里获取并传播独创的和适宜的想法,创新者未必就是创新物的创造者[11]其次,逻辑上来讲,创造力要先于创新发生无论创造者和创新者是否为同一个人, 没有创造性行为的出现, 就不可能创新[11] 最后,创造性产品的新颖程度高于或等于创新产品的新颖程度[12]例如,Slater 和 Lachlan在燕雀 (Fringilla coelebs) 鸟鸣声 (birdsong)研究中发现[13], 有时新的鸟鸣声只是对以前形式稍作修饰, 而有时却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形式。

      Lachlan 和 Slater 认为前者属于创新,后 者 属 于 创 造 性 (creative) 的 发 明(invention),或者叫创造力[13]在我们看来,创造力不仅在程度上高于创新,而且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广泛, 特别是涉及到理论和观念而创新则主要指技术或方法上的革新 综上所述,人类创造力研究多使用创造力而对于动物创造力和创新研究来说,有时难以确定是创造性的行为还是尝试-错-710-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年 误学习(trial-and-error learning)[14],特别是在野外观察研究中, 无法确认某些创新行为就是真正的创造性行为, 而非模仿其他动物的行为的结果因此,动物创造力的研究中更多地采用了创新这个概念另外,现有动物创造力的文献常常将创造力和创新混淆使用而未加以区分基于以上原因,以下行文中将根据具体的动物研究状况以及其相关文献的用法, 分别使用创造力和创新两个概念,不作刻意篡改将来的动物研究中分离这两个概念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即为人类创造力的研究提供更直接的进化论的支持。

      2.2 研究方法 动物创造力和创新的研究涉及灵长类、鸟类、鱼类等多种类别的动物研究方法大致有两类:观察法与实验法下文将介绍运用这两种方法的相关研究 2.2.1 观察法 1985年Jane Goodall在非洲坦桑尼亚对黑猩猩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 黑猩猩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工具来捕获食物[15]另外,Kawai 等人在 1953 年发现,一只名叫 Imo 的日本短尾猴(Macaca fuscata)在吃甜薯之前,先清洗甜薯,大概是用来去除泥土和沙砾[11] 不久这种方法便在它们这个群体中传播开来三年后,Imo 又开始了一种新的觅食行为, 即将沙子谷物混合物成把地放入水中,谷物浮出水面,沙子和谷物便分离开了Imo 被认为可能是动物中最优秀 的 创 新 者[16] 澳 大 利 亚 的 园 丁 鸟(Ptilonorhynchidae violaceus)建巢以吸引雌性交配,并因此而成名[17]其中体现出了园丁鸟对于独特性的偏好, 即用一些当地少见的花作为装饰建筑的巢越精细、色彩越亮丽,园丁鸟与雌性交配的成功率就越高19世纪末, 以色列大多数原有的橡树和松树被砍伐,取而代之的是耶路撒冷松树,很多动物无法利用新的食物来源,而黑鼠(Rattus rattus)学会了打开松果。

      这种方式通过黑鼠群中的文化传播(cultural transmission) ,耶路撒冷松树林里黑鼠的范围得到了极大扩张[18] 最近的研究进展表明, 可以通过测量来考察动物的创造性倾向[19,20]这种测量动物创新行为的量化方法主要基于观察 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然后,统计出被报告为创新行为的比率[19]这种测量方法是由 Lefebvre等人 1997 年首创的[20] , 用于研究鸟类觅食行 为 ( foraging behavior ) 的 灵 活 性(flexibility)而后,由 Reader 和 Laland拓展到研究灵长类的行为[16] 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行为创新的概率来源于机会主义的观察,因此,具有潜在的误差[20] 2.2.2 实验法 为了弥补观察法所得数据的不确定性,一些心理学家已经做了动物创造力和创新方面的实验研究 Köhler 的黑猩猩实验就是第一个动物创造力的实验研究 Karen Pryor[21]对动物进行了创新训练,并报告了一些成功的例子Pryor[22]运用条件反射技术训练两只海豚(Steno bredanensis)做出新颖的行为反应当新行为“A”出现时给予强化,如果行为“A” 继续出现,则不给予强化,直到出现新行为“B”才给予强化。

      运用这种技术,海豚向训练者展示出新行为的数量、类型以及独特性这种技术类似于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试图 测 量 的 流 畅 性 ( fluency ) 、 灵 活 性(flexibility) 、独特性(originality)和精细性(elaboration) Pryor 的这个技术符合了其中三点,即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很可惜, 由于无法向动物传达需要细致地表现出创新行为的要求, 精细性这一点无法用这种技术体现 另一个有关动物创新的实验是 Laland第 13 卷第 6 期 动物创造力和创新研究概述 -711- 等人[23] 所做的关于虹鳉(Poecilia reticulata)觅食创新的研究 这个研究旨在探寻创新者是否处在适当的环境, 是否处于特定动机状态,或者是否它们就是创造性个体实验采用少量的被试完成新颖的迷宫觅食任务, 其中包括对新食物来源定位的探索以及问题解决前两个实验的结果发现,雌性比雄性创新的可能性更高, 被剥夺食物的鱼比未被剥夺食物的鱼创新的可能性更大, 小鱼比大鱼创新的可能性更大。

      研究者认为这种性别差异反映了父母养育投资模式(parenting investment mode)的不对称性(asymmetry),而虹鳉的动机状态能够最好地阐释觅食创新的差异;第三个实验结果发现,“过去的创新者” (前两次实验中表现出创新行为的鱼)比“过去的非创新者”创新的可能性更大这种差异可以用创新的性格倾向(characteristics propensity)加以解释其创新之处还在于将创新的“性格倾向”引入了动物创造力和创新研究的领域 还有一些关于动物创新的神经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研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