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则徐的故事.docx
6页林则徐的故事林则徐的故事 篇一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不仅是福州人的骄傲,也是全国人的骄傲有关他的故事多着呢 林则徐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林则徐四岁时,父亲就把他抱在膝上教育他林则徐长大后,有人不服气:哼,小时聪明,长大未必就出了个对子让林则徐对,上联是:鸭母无鞋空洗脚林则徐马上对出了下联:鸡公有髻不梳头对得又巧又妙还有一次,老师带学童们游鼓山绝顶峰,出了“山”、“海”两字,让大家作一对联林则徐最快回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福州有道著名的甜点芋泥,爸爸逢年过节都会做有次,爸爸给我讲了个故事,这故事也和林则徐有关 爸爸说,有一次,外国人宴请林则徐等官员,饭后上了个冰淇淋那时,中国人别说吃冰淇淋,就是见都没见过看到冰淇淋冒气,林则徐还以为这东西很烫呢,舀了一勺后就吹气外国人见状,露出嘲笑的神情第二天,林则徐回请外国人,饭后上了道甜点外国人看这道甜点没有半点热气,以为是凉的,就拿起勺子,舀了一大勺放入嘴巴啊!”那些外国人的嘴巴活活被烫了林则徐笑着说,这是福州甜点——芋泥,表面上看不到热气,其实,它刚出锅烫着呢冰淇淋冒热气,但是是冷的,和冰淇淋正好相反,芋泥尽管没有热气,但是是烫的。
我脑补那些外国人被烫的情景芋泥在他们嘴里吞也吞不下,吐也吐不出,烫得他们直跺脚,哭爹叫娘,外面树上的鸟儿也被他们惊飞到天空中嘴巴呢?一个个都变成香肠嘴活该,谁叫他们嘲笑中国人哈哈,想到这就觉得好笑 林则徐的故事 篇二 林则徐(1785-1850)清朝官员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嘉庆进士,入翰林院 嘉庆九年(1804)中举十一年(1806)赴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次年应福建巡抚张师诚招入幕府十六年(1811)中进士,选庶吉士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后历任编修、协修等京官,两度外放江西、云南乡试考官二十五年起,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任上整顿盐务、兴办河工、筹划海运,采用劝平粜、禁囤积、放赈济贫等措施救灾抚民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起,曾在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山东等地任职,办理过军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事,重实际调查,干练有绩,由道台迁升至巡抚 道光十年(1830)任湖北、河南布政使,次年升任河东河道总督,其间,不辞劳苦,不避怨嫌,用心铲除弊端,亲自实地查验山东运河、河南黄河沿岸工程,提出改黄河由山东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治河方案。
十二年授江苏巡抚,曾奉命驱逐在吴淞口外刺探情报的英国胡夏米商船,又协助两江总督陶澍,采取许多利国便民的经济改革措施江苏旱涝灾情严重,他不顾朝廷斥责,上奏历陈民间困苦,坚请缓征受灾州县漕赋;致力兴修水利工程,疏浚白茆、刘河、徒阳运河等河道为克服银荒和利于货币流通,他反对一概禁用洋钱,提出自铸银币的主张这是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十五年和十六年(1836),两署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用心推行淮北“票盐”制度 道光十七年(1837),升任湖广总督当时时鸦片已成为危及中国国计民生的严重弊害十八年(1837),鸿胪寺卿黄爵滋上疏主张以死罪严惩吸食者,道光帝令各地督抚各抒己见林则徐坚决支持黄爵滋的严禁主张,提出六条具体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成绩卓着八月,他上奏指出,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警告:“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能够御敌之兵,且无能够充饷之银九月应召进京,在连续八次召见中,力陈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 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务必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道光十九年(1839)正月抵广州他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鸦片采取撤买办工役、封索商馆等正义措施,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烟贩的狡赖,收缴英国趸船上的全部鸦片四月二十二(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斤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状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为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用心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加强炮台,搜集外国船炮图样准备仿制他坚信民心可用,组织地方团练,从沿海渔民、村户中招募水勇,操练教习七月因义律拒不交出杀害中国村民的英国水手,又不肯具结保证不再夹带鸦片,他下令断绝澳门英商接济义律诉诸武力,挑起九龙炮战和穿鼻洋海战林则徐亲赴虎门布防,督师数败英军十一月遵旨停止中英贸易十九年十二月实授两广总督。
此时他已觉察英国正蓄意发动侵华战争,以所得西方消息五次奏请令沿海各省备战 1840年初任两广总督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因广州防守严密,遂被上攻占定海,陈兵大沽;因投降派乘机诬陷,旋被革职次年5月,复受命往镇海军营帮办军务,又遭谗害,不久被流放新疆 曾在该地屯田,兴办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1845年起,被起用为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 1849年,因病退职返乡时英国侵略者强占福州城地筑房,他联合士绅上书闽浙总督刘韵珂,力主将侵略者驱逐出城 1850年,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病死于广东普宁县赠太傅,谥文忠 他对沙俄蓄谋侵略中国中国的野心有所觉察,晚年曾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林则徐日记》等 林则徐不仅仅是一位热切的爱国者他一生最光荣的业绩,是在鸦片战争时期其主要功绩在于: 一、厉行禁烟林则徐早年在江苏巡抚任上,就认真执行清政府禁烟法令,取得初步成效广总督任上,又在汉口、长沙等地设禁烟局,用自己的薪俸配制戒烟药丸,督率部下收缴烟土烟具,命令吸食者定期戒绝,成效卓着1838年底辩论黄爵滋的禁烟主张时,道光帝举棋不定。
林则徐痛感鸦片流毒中华的危害,上书支持黄爵滋,力主禁烟他指出:“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能够御敌之兵,且无能够充饷之银促使道光帝下禁烟的决心林则徐遂命赴粤查禁鸦片,成为清朝统治阶级中严禁派的代表和禁烟运动的实际领导者1839年3月,林则徐到广州,与总督邓廷桢合力严缉走私烟贩,惩处受贿官吏他向外商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最后迫令英美烟贩交出鸦片230多万斤,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给了英国侵略者沉重打击,揭开了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光辉篇章 二、林则徐相信“民心可用”,用心组织群众坚决抵抗外来侵略在广州,他逐渐认识到禁烟的艰巨和西方侵略势力的战争威胁,所以大力整顿海防,编练水勇,加强战备他认为要抵御侵略,不仅仅要“器良、技熟、胆壮、心齐”,而且还应用“民”之“众”去抵“夷”之“强”因此他敢于公开晓谕和鼓励民众“英夷兵船一进内许以人人持刀痛杀在他领导下,多次挫败英军的武装挑衅和进犯即使在革职留粤期间,仍坚持与侵略者和卖国者琦善的斗争遣戌途中,还用心研究“恢复之策”、总结抗英经验在新疆三年,觉察到沙俄蓄谋侵略中国的野心,临终前几个月,犹大声疾呼,告诫国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林则徐忧国忧时,不仅仅反侵略的立场始终如一,而且就其对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形势认识来看,也是极有眼光的林则徐当之无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三、主张向西方学习林则徐到广州后的斗争实践,使他迅速摆脱了闭关锁国的传统偏见他提出了“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主张因而用心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状况,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等着作,组织编译《四洲志》,开创了近代研究西方的风气此外,在对外贸易方面,他还提出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正确原则总之,在当时的条件下,林则徐能“实事求是,不涉时趋”,没有“天朝大国”的虚骄,也不为千百年来视外国为“化外之民”的陈腐观念氤囿,“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就向后人昭示着林则徐不朽的历史功绩和地位林则徐的抗英斗争是悲壮的林则徐的精神和品格,是中华数千年文化优秀传统的体现但林则徐的个人遭遇却是不幸的,在一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斗争中迭遭打击这是腐败的政治和落后的经济状况下,民族的精英们往往不可避免的命运这也是整个民族的大不幸后人对此,能不深思! 林则徐着作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林则徐集》等。
书文和纪念场所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生平爱好诗词、书法,着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等着作所遗奏稿、日记、公牍、书札、诗文等,建国后辑为《林则徐集》 林则徐的故事 篇三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主要功绩是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名字的来由 则,学习、效法 徐,指的是福建巡抚徐嗣曾 元抚,以巡抚徐嗣曾为榜样的意思 少穆,石麟,据程恩泽《题林旸谷年丈饲鹤图遗照》诗及注的解释,林则徐出生那天晚上,林宾日“梦中亲见凤凰飞”,这使他立即联想到有“天上石麒麟”之类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少穆),以为是吉兆,因此在给儿子取名“则徐”之余又给字“少穆”,“石麟”。
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