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参观安徽省博物馆.doc

1页
  • 卖家[上传人]:卢****6
  • 文档编号:190335602
  • 上传时间:2021-08-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12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参观安徽省博物馆 参观安徽省博物馆_国庆节游玩见闻作文900字 十一的上午骄阳似火,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前往安徽省博物馆参观远望整个博物馆,它的外墙是类似青铜鼎的卷纹,在阳光照射下光彩熠熠,十分有历史的沧桑厚重感最引人注目的是,因博物馆外是浅浅的水池,又因整个建筑是规整的长方体,看起来就像是后母戊大鼎漂在水上,又像是国外神话中的“诺亚方舟”,有趣极了 一过安检门,我像一只摆脱樊笼的鸟儿一样,向整馆核心区进发-------- 二、三楼的安徽文化史陈列部分 迈进陈列馆大门,竟是比想象中更加的利郎满目!有栩栩如生的陶偶、木俑、石刻、有气势恢宏的青铜礼器;有温润细腻的玉雕、瓷器……..器型大到二人合抱,小到仅小指头大小;精细到近乎微雕,粗犷到粗磨无饰藏品材质也是各种各样:金的、银的、玛瑙的、玉石的、木质的、蚌壳的、陶土的……虽然每件都是绝世珍宝,我却只对两样情有独钟 一只静默无言的大鼎立在“夏商周”战区,接受着人们的啧啧赞叹没错,它就是堪称国宝的铸客大鼎,也叫楚大鼎它全身是一般青铜器的铜绿色,偶尔夹杂些许灰褐因为它口上有一圈十二字铭文,其中有“铸客”二字,故名“铸客大鼎”,就连毛主席也曾来一睹它真容。

      不要妄想再现“霸王举鼎”,它足足重达400多公斤,有一名二、三年级小学生那么高,口径一米多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要想铸造这么一口巨鼎,难度可见一斑面对人们的称奇,大鼎选择沉默,它从不向人炫耀,只是通过那已氧化褪去华色的、沧桑的蟠螭、饕餮纹路向人们静静诉说那段已烟消云散的古老历史 离开“夏商周”区,我又进入了“秦汉”展区一件不起眼的“日光宝盒”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是一件复制品,木质底下一根西昌木条,上面同样竖起2根,深嵌入底座再一看简介,原来这家伙叫“圭表”奇怪,古表不应是圆形的吗?看了电视介绍,才知道这其貌不扬的小东西竟是古人的伟大发明!原来,“圭表”是用来做“日历”的,虽然它和日晷有不同,但它也是通过“立竿见影”来工作的古人使用圭表时,将此物纵向朝阳,太阳光投在竖起木条时,木条又会留下阴影在底座上影子会随节气变化而变化,祖先们便在阴影面刻字,当它指着哪个铭文,表示现在正在那个节气听了解释,我恍然大悟,没想到早在汉代,人们就会用如此先进的方法“看日历”了日光宝盒”的称号当之无愧 时间飞逝如白驹过隙,博物馆之行结束了,可陈列品依然印刻在我心中,它们已经超出了工艺品的范畴,是我们祖先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