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儒家德治管理智慧的局限性.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5009193
  • 上传时间:2018-06-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儒家德治管理智慧的局限性——读《论语》有感摘要 在《论语》中充分表现出来的儒家德治管理智慧,堪称人类古代政治文明的最高表现形式,历久而长盛但因其固有的历史局限性,我们在现代的管理实践中不能照搬照抄,而要运用辩证的观点学习儒家的德治管理智慧,使其与现代管理理论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词 《论语》;儒家;德治;管理智慧;历史局限性“为政以德” ,即德治,是儒家管理智慧的最典型特征,它的产生有其深厚经济基础和独特的社会文明背景儒家德治管理智慧堪称人类古代政治文明的最高表现形式但如果说儒家的管理智慧是完全符合现代管理标准、完全科学的一套完整的理论,那显然是与实际不相符的只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分析和评价儒家的管理智慧,继承和弘扬其精华才是正确的方法尽管时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儒家德治智慧中发掘和吸收许多有教益的管理原则,例如民本思想、重视教育、富民思想、遵循诚信的原则、和谐的原则等等,但是在现代的管理实践中,我们也渐渐地发现了儒家德治管理智慧的历史局限性,诸如重德轻力、重德轻智、重德轻利的倾向在全民掀起国学热的同时,我认为,运用辩证的观点学习儒家的德治管理智慧尤为重要。

      在此,我想具体阐述儒家德治思想的三个局限性一、重德轻力重德轻力,即重视内在的道德修养而轻视对外力的奋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 (《论语·八佾》) 由此可见,孔子认为, “君子无所争” ,而且不但于人无争,于事也无所争,一切都是讲礼让而得 “君子无争”的传统思想,使得国人普遍缺乏抗争的意识和勇气但在当今世界,若要成就一番事业,决不能与世无争;无争,便一事无成近来广东的乌坎村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正是村民们在与非法征地作抗争,争取公民应有的权利,争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不是正好表明了国人正逐渐走出“无争”的传统观念,表明时代的进步吗?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儒家轻视对外2力奋争的局限性在现代的法治社会,我们在大力倡导公民享有合法权利,公民应与非法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追根溯源,找到公民漠视自己的合法权利的根源,再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二、重德轻智《论语》有云:“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 (《论语·泰伯第八》 )上古之人,与天地融为一体人世间的作为,都仿效天地之运行而由此更可窥见,儒家的“智” ,重在探索人伦关系,探索天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是用于区别善与恶的心智能力,因而儒家的“智”是一种道德理性。

      儒家的“智” ,区别于西方文明中的“智”——重在探索宇宙的秘密、探索物质的结构、探索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探索物质运动的规律的“智” 西方文明也因重视对“智”的发展而较早地发展了物理学、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不仅大大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而且造就出巨大的生产力,赶超东方先进文明,把东方文明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反观东方,由于儒家的“智”误导人们过分探索天人关系,因而忽视了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探索,致使我国的自然科学长期停留在原始的、经验累积的历史阶段,没有能够跟上近代科学发展的脚步,造成生产力的长期落后今天,我们应该从儒家重德轻智的局限性中走出来,把探索人伦道德与探索自然奥秘结合起来,推动我国管理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三、重德轻利儒家讲求“见利思义” 、 “以义取利” 、 “义以导利” ,这些思想放到今天仍然是正确的但是,儒家却有重德轻利的倾向, 《论语·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就是明证正是这种倾向,才导致后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荒谬正是受儒家重德轻利倾向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管理者把精神鼓励当作唯一正确的手段,把物质刺激当成修正主义而加以批判。

      现在,时代进步了,我们就应该从儒家重德轻利的阴影中走出来,回到科学的正确的轨道上去因此,在我们现代化的管理中,既要坚持义利统一的价值观,又要反对重德轻利的倾向和见利忘义的无耻为此,我们要用辩证的方法来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义与利之间的关系西方管理理论,不是从人的道德自觉出发,而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以满足人的需要来刺激人的积极性人的道德自觉和物质需求并不是对立的把人的道德自觉与物质需求结合起来,把3思想引导、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才是科学的、合乎人性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才是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的激励方法儒家德治管理智慧博大精深,但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理论的实践中,一方面要深入学习现代管理的理论,另一方面,更、要深入对儒家德治管理智慧的本质、精华、结构体系及其局限性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排除“左”的非难,从粗糙到精细、从不完备到完备、从不科学到科学、从零星到系统,坚持不懈,定能获得丰硕的成果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体系就一定能够建立起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