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氧呼吸底物解析.docx
3页有氧呼吸“底物”解析张泰军(贵州省瓮安二中 550400)摘要:为了丰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 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教养,在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 的学习态度,笔者结合教学总结了对有氧呼吸“底物”的理解,供同 仁参考关键词:有氧呼吸;底物;例析1有氧呼吸: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 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 程有氧呼吸的反应式:CH O +60 +6H0—酶一6C0 +12H0+能量6 12 6 2 2 2 2从定义和总反应中不难看出底物是“糖类等有机物”,也就是说底物 可以是糖,也可能是脂肪或可能是蛋白质等所以总反式是中消耗0等于释放C0只能进行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如果底22物是脂肪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0的量工产生C0的量;脂肪和糖类氧 22化分解都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lg糖原氧化分解释放出约17kJ的能 量,而lg脂肪可以放出约39kJ的能量因为脂肪中C、H与0的比 值比糖类中C、H与0比值高,所以同质量的两类物质中脂肪氧化所 释放的能量相对更高因此有氧呼吸消耗0量大于产生C0量同样 22底物是“蛋白质”,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还要进行脱氨基作用才能转化成中间代谢产物丙酮酸,才能进行氧化分解,蛋白质进行有氧呼吸时 消耗0的量工产生C0的量。
1.1下图的理解气体交换的相对量.50O25 浓度(1)图中各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乂:首先明确是以糖作底物Q点:不耗O,产生CO n只进行无氧呼吸2 2P点:耗量=产生CO量n只进行有氧呼吸2 2QP段:产生CO量〉耗O量n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 2R点:产生CO最少n细胞呼吸最弱点2@的吸收量 临的释放量LM N 0?浓度2例析1:右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浓度下,O的吸收量和CO的释放量的变化情况, 2 2 2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N点时,该器官O的吸收量和CO的释放量2 2相等,说明其只进行有氧呼吸B. M点是贮藏该器官的最适O浓度,此时无氧呼吸的强度最低2C. 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D. L点时,该器官产生CO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基质2解析:选C由图可知,N点之后,O的吸收量与CO的释放量不2 2等,说明该植物非绿色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还有非糖物质的氧化分解;由于有非糖物质参与氧化分解,故0的吸收量与CO的释放量相 22等不能说明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M点细胞的总呼吸强度最低,但 无氧呼吸强度并不是最低的;L点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例 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供糖不足时,无氧呼吸可将脂肪氧化为乳酸或酒精B. 有氧呼吸产生的[H]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 无氧呼吸不需要0,导致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2D. 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解析:选D因为脂肪中C、H与0的比值比糖类中C、H与0比 值高,所以同质量的两类物质中脂肪氧化所释放的能量相对更高因 此有氧呼吸消耗0量大于产生C0量细胞供糖不足时,脂肪需要先22转化为糖类才可经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供能;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 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产生的[H]用于生成乳酸或 酒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