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有机整合.docx
1页谈谈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有机整合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上海市二期课改历史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中明确指出:“历史教师应当很好地掌握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求知欲,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一幅挂图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通过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有机整合,让学生尝试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学片段:教学片段一: 在讲授林则徐“虎门销烟”时,以前的我就事论事地讲授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经过结果等,现在利用视频资料用大银幕播放一段电影《鸦片战争》的相关片断渲染了课堂气氛,创设了凝重的历史情境然后师问:1、虎门销烟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等?2、销烟用的是什么方法?(与化学科目有一定联系)3、虎门销烟激发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但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学生通过生动翔实的视频资料把一个一个的问题迎刃而解了教学片段二: 在讲授“鸦片战争过程”时,以前我在黑板上挂一幅地图,用教棒指出战争的进程方向,现在我制作一个flash课件(一张空白地图、二个按钮代表战争的二个阶段、战船代表英国侵略军)。
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按钮,战船就会沿着预先设计好的路线走下去,并且会在每一个重要战场闪烁和模拟爆炸声让学生上讲台演示真实而动态的过程,学生仿佛进入了硝烟的战争场面,这样把战争的具体过程体现出来了教学片段三:在讲授詹天佑“人字形路轨设计”和“居庸关工程”时,以前一笔带过,突出人物的伟大,现在设计一个flash课件可以使学生依据地形图,任意地选择地点、更改角度和其他参数,课件将会显示出不同的设计效果,学生通过比较自然而然得出最佳设计方案学生利用课件得出的结论远比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生动直观得多,这样不仅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彻底改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被动地位· 课后反思: “传统的历史教学几乎总是在描述或解说一个认同的或确定了的历史事实或历史事件,而极少深入运用各类资料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说过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以前的历史课我只知道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方法的简单探索、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初步体现即可其实学生的掌握程度还不够牢固、学习的兴趣激发还不够浓厚、成功的体验还不明显通过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有机整合,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历史的视频资料、文字资料、动画图片中得以培养和升华、实践能力得以落实与创新。
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内心渴望更多成功的潜能,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体会了当时历史的场景,感悟了历史的真谛利用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有机整合,师生互动方式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远距离、跨时空的互动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过多使用多媒体,避免使用过滥的倾向,以为“电脑屏幕的作用是最终使黑板粉笔下岗”,把以前的“人灌输”变成“电脑灌输”,只重形式,不重内容,脱离了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初衷 我相信,只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性原则,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性原则、技术性原则,立足长远发展,以坚定的信念,求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教学课改的成就会得以充分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