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针治疗带状疱疹讲稿最新版本.ppt
23页火针治疗带状疱疹 新都区中医医院 第 章 带状疱疹 HZ 概述 1 PART ONE 1 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VZV 2 特点 局部神经受累及其所支配的皮肤 粘膜上发生成群密集型丘疹 水泡并伴明显神经痛 3 流行病学研究 1 四季均可发病 春秋季好发 2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资料显示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正比 其中40岁以下 发病每年大约稳定在2 3 50岁以上的约每年5 60 70岁患病为每年约 6 7 80岁以上约10 故此 年龄越小 发病率越低 近年来呈增长趋 势 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随年龄增大而增长 3 自限性疾病 一般单侧发病 并且一经治 愈不再复发 除免疫低下甚至缺陷的患者可复 发 甚至双侧发病 4 发病机制 发病部位以肋间神经分布最多 其次为三叉神 经分布区 腰段或颈段 该病祖国医学称之为蛇串疮 缠腰火丹 蜘 蛛疮 蛇丹等 认为本病多因正气不足 外 受毒邪侵袭 毒邪化火 湿热搏结 浸淫肌 肤 或因情志内伤 肝气郁热 化火生风 郁于肌肤 或因饮食失调 脾经湿热内蕴 搏于肌肤而成 从治疗上看 主要是祛除病因 为患者止痛 治疗措施 西医疗法中医中药疗法自然疗法 抗病毒疗法 镇痛疗法 局部疗法 神经阻滞疗法 中药汤剂 中成药 现代制剂 针灸 拔罐 刺络放血 音乐疗法等 疗法简要介绍 火针疗法的鼎盛时期为明代 当时的代表作 针灸大成 针灸聚英 名医类案 等书中均提到了火针 根据 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要诀 轻者毒 气随火气而散 重者拨引毒通彻内外 的理 论 以热引热 使火热毒邪得以外泄 机体 气血通畅 营卫调和 阴平阳秘 正胜邪去 诊断 诊断要点 皮肤带状疱疹眼部状疱疹耳部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性 脑膜炎 不完全性带状疱疹 出血性带状疱疹 坏疽性带状疱疹 泛发型带状疱疹 内脏 带状疱疹 诊 断 标 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 中医病证诊断 疗效标准 1 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泡 簇集成群 疱壁较 紧张 基底色红 常单侧分布 排列成带状 严重者 皮损可呈出血性或坏疽性损害 皮损发于头面部者 病情往往较重 2 皮疹出现前 常先有皮肤局部刺痛或灼热感 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 发热 食欲不振 3 自觉疼痛明显 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 退后可后遗神经痛 中医辨证分型 肝经郁热 脾虚湿蕴 气滞血瘀 适 应 症 一 符合疾病诊断标准者 二 疱疹在头部 颈 胸 背 上肢者 以及腰 腹 臀 腿部者 三 年龄17 7 岁 四 病程 天 禁 忌 证 一 癜痕体质者 二 过敏体质者 三 糖尿病 高血压 血友病及合并有 心血管 肝 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 病患者及恶性肿瘤患者 四 哺乳 妊娠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 婴幼儿 五 精神病患者 六 畏针者 技 术 操 作 方 法 一 器械准备 二 详细操作步骤 取穴 针具检查 体位 烧针 进针 三 治疗时间及疗程 四 关键技术环节 器 械 准 备 1 盘龙火针 规格为 0 4mm 45mm 2 毫火针 规格为 0 30mm 25mm 详 细 操 作 步 骤 1 取穴 阿是穴 2 针具检查 3 体位及取穴 4 加热火针 烧针 5 进针 红 快 准 治疗时间及疗程 前 天每日1次 后改为隔日 次 7次为1疗程 关键技术环节 1 角度 直刺 2 深度 针刺深度0 2 0 5cm 1 2分 达皮 肤基底部 忌过深刺 要求一次到位 3 次数 以皮损大小决定针刺次数 4 行针速度 0 秒 次 火针进针出针以1秒 钟完成 5 行针手法 医者右手毛笔式持针 要求快 准 稳刺入 手法轻便灵活 切忌过重过慢 6 火针温度 白炽或通红为度 注 意 事 项 1 治疗前做好解释工作 消除病人顾虑 2 患者不要碰及酒精火焰以免发生意外 3 术后 日内不可洗浴针刺局部 避免日 晒 结痂后不要搔抓痂壳 待其自然掉落 4 饮食要清淡富有营养 多食新鲜水果蔬 菜 禁食辛辣甘甜腥腻等物 5 保持心情愉快 大便通畅 注意休息 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1 感染 2 火针针刺达不到预期的深度 3 疼痛剧烈 不良反应 事件 疼痛 火针点刺后出现轻微的灼热感 感染 针孔24小时后仍红晕 谢 谢 大 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 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