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诗词鉴赏之主观题型归纳(一).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1360629
  • 上传时间:2018-08-1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45.0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诗词鉴赏之主观题型归纳(一) 主要考点梳理做题三部曲:1、读懂诗2、读懂题3、读懂你(答题步骤)主观题题型:1、归纳概括型2、对比鉴赏型3、作用型4、分析技巧型5、炼字型6、语句赏析型一、归纳概括型答题步骤:公式:引用原诗+诗句阐释 +结论(内容或情感)1、审清题意,一般是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或对作者情感的体察2、找准区间,根据题目要求(是否结合文本)归纳概括或筛选整合例一: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释】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二:水调歌头·平山堂①用东坡韵【南宋】方岳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篷舟千里,菰菜莼羹②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③,遗恨夕阳中菽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②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

      ③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在这首词中,词人写了哪几种“愁”?请简要概括例三: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注释】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 “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例四:岁暮①(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二、对比鉴赏型1. 提问方式(1)一般提问:对两首诗或词进行内容与主题、技巧等方面的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2)变式提问:请说出两首诗词在某方面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2. 答题步骤 (1)找出相关的比较点(内容、手法、情感、主旨、风格)(2)对原诗中具体语句分别进行分析,分条做答例一: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例二: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其《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林逋《梅花》诗云,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课后拓展练习注:此部分为老师根据本讲课程内容为大家精选的课下拓展题目,故不在课堂中讲解,请同学们课下自己练习并对照详解进行自测. 题一新城道中①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②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③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④春耕[ 注] ①此时是神宗六年春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于赴新城道中所作②铜钲:铜锣③西崦:西山④饷:犒劳细致体会,说说这首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题二感遇(其二)陈子昂兰若①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②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注释】①兰、若,指兰花和杜若,皆是草本植物②朱蕤:(ruí ) 红色的花从全诗看,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题三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2)两诗中均有“独坐” ,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题四闻邻船吹笛杨基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注释】分:料,料想此诗开头两句“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与《琵琶行》中的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有景物描写,两处写景,作用有何不同?讲义参考答案主要考点梳理一、归纳概括型例一:参考:“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句写出了荣华富贵犹如过眼云烟,万事都遭遇坎坷不平,表达了诗人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或“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高位被小人占据,而有识之士只能偏于一隅,表达了诗人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总之,结尾句“剑歌行路难”写出了作者仕途不顺,表达了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例二:参考:从“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可以看出作者孤独漂泊,思念家乡之愁;从“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原未复,山河破碎之愁;从“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可以看出作者感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之愁;从“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可以看出作者怀才不遇,功业难成之愁例三:参考:作者是以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①“波神留我看斜阳”一句,作者把遇到的大风大浪,道路受阻的情况想象成水神有意留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足以体现他乐观的心态②“唤起鳞鳞细浪” ,作者把滚滚波涛比喻成鳞鳞细浪,以幽默的手法写航船遇风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充分表达了他的豪迈胸怀③“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期待明天风向回转,天气变好,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表现了他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露宿时的旷达胸襟④“水晶宫里奏霓裳”作者听到阵阵波涛声,奇特的想象油然而生,把水声比喻成龙宫的欢庆音乐,表现了他开朗达观的胸怀。

      例四:参考: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二、对比鉴赏型例一:参考: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例二:参考:赞扬理由: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批评理由:石曼卿的《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课后拓展练习题一参考:从前六句对山村美景的描绘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然美的赞赏;从“西崦人家应最乐”对农村生活的体察,可以看出作者对田园之乐的推崇;从“煮芹烧笋饷春耕”可以看出作者对春耕劳作的欣赏题二参考:诗人以兰若自比,透露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抒发了年华易逝、时不我待的感慨。

      幽独空林色”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际上是诗人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四句中用“白日晚”“秋风生”写年华岁月的无情流逝,“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的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题三参考:(1)王诗写的是“秋夜” ,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题四参考:①杨诗中的“江空月寒露华白”,描写了秋江月夜空寂、凄清的图景,为闻笛提供了背景,奠定了全诗悲凉、凄楚的感情基调②白诗中的“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秋江月夜的寂静,烘托出琵琶声令人沉醉的动人效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