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行动转变性格—森田精神健康法》的精华笔记.doc

23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8650416
  • 上传时间:2018-05-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行动转变性格--森田式精神健康法行动转变性格--森田式精神健康法》》 (长谷川(长谷川 洋三洋三 著)学习笔记著)学习笔记通过学习森田理论,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交流各自对神经症的体验,可以自我发现致病的根源,并用森田理论指导日常的实践和行动,理论与实践互相印证,就可指导我们克服神经症症状,恢复健康生活我觉得,这一点对抑郁症病友来说也有指导意义,但抑郁症与其它神经症在应用森田理论指导实践时是有很大不同的对神经症症状要采取积极的“顺其自然”的态度,使患者能够自觉其对情感及人的本性的错误认识,从而能够带着症状忍受痛苦进行有目的的、积极的、建设性的生活,从切实可行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在行动上养成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其“生的欲望”,从而实现自我这些都是正确的实践,是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对于抑郁症病友来说也有借鉴意义,只不过对于抑郁症病友来说,需要注意的是要平衡好行动与休息,确保自己不处于“燃尽”状态检验自己是否处于燃尽状态可以根据自己的厌倦感和疲劳感来判断,如果厌倦感和疲劳感很重,就要心安理得的停止行动,好好休息,这样就可在保持自己“生的欲望”和康复所需能量的同时,为所能为,慢慢重建自信,重新回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上。

      这样,就可慢慢痊愈当然,在康复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常出现症状的反复,这是正常的现象这是需要特别给大家指出来的,以免大家在出现反复时失去信心,影响到大家与郁抑恶魔抗争的勇气和力量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一个人生的欲望越强,当无法满足时,其不安和恐怖感也就越严重神经症发病的根本原因:外部的主要原因是本人在生活上或者工作上遇到了难以应付的困难环境;内因是由于疑病性素质(这种疑病性素质有的是先天性的,当然也受到婴幼儿期的经历与体验的很大影响)等原因导致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适应不安,加之对人的本性及情感的错误认识,并为之苦恼,因单纯的自我防卫而导致产生了精神交互作用,使症状进一步发展、固着,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情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和客观事物一样,同样是随着情景和时间不断地变化的,其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无论是谁,遇到困难的事情时都会感觉不安,这是一种“适应不安”,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如果拘泥于此,人的注意力就会面向自己的身心方面不能自拔但是,只要不过分在意这些不安的感受,不良感受就会慢慢消退、消失我们要认识到:强求和硬干是过分和无理的果真能够做到凡事不去过分强求的话,困难会慢慢解决或者适应的,身心的过度疲累状态也可以消除,而不会固着。

      人的意志是无法完全支配和控制自己的心理、情感的,想用意志使不安变为心安,想单靠意志的力量就可转变性格,是不可能的行动转变性格行动转变性格人如果对不安及情感有错误的认识,就会形成“思想矛盾”,经过精神上的激烈冲突(即精神交互作用机制) ,容易进一步发展成神经症关于性格的阐述:性格是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构成个人不同特征的总体,也是制约个人行动的条件总体性格的特性:独立性(即个人性格的独特性) 、统一性(即个人特征的总体) 、主体性(即个人为能动的主体) 、变化性(性格可以陶冶、变化)和间接性(性格是通过人的行动及付诸行动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无法直接把握,只能间接的理解) 人在采取需要决策的行动前,往往会先利用自身的智慧来判断,选择应对方法,然后再采取行动森田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行动都是独特的、属于创造性的行动人的素质、个人和社会的环境共同造就人的性格性格是可以陶冶和变化的,性格通过能动性的行动来实现变化通过行动形成习惯,习惯的进一步积淀就会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性格的改变程度涉及到个人多大的努力以及人生观的影响程度习以成性一个人的习惯会最终成为其性格我们日常的思想方法、对事物的看法和价值观、人生观在指导着我们的行动,我们的行动(包括言和行)表现出来就体现了我们各自的性格。

      行动不仅表现性格,而且还有培养性格的积极意义人的行动也受到其习惯和性格的影响为行动增加个性特色的,一是个人情感态度,二是行动习惯人的思想(世界观)会指导人的行动,而人的情感态度、作风习惯又可以给自己的行动增加上微妙的特色社会上有一些不容忽视的基本礼节,如果脱离了这些基本礼节,将会给周围的人以不快的感觉,从而也会影响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印象人们都喜欢有教养的人,但“教养”绝非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而是通过反复的行动,当行动变成习惯时,才会在行为(作派)中自然的表现出来反复的行动会养成习惯因此,要想改变习惯,就必须持之以恒的、有目的性的改变行动,才能养成新的习惯 (对于不适应新形势的旧习惯,可以根据情感的规律任其自然消退,不必刻意去改掉 )因为消极地去改掉一种旧习惯,不如积极地去养成一种新习惯更为容易症状的出现,是一个机会,让我们觉察到过去的某些做法和方式有需要改变的地方因此,我们就可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反省自己的行为,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认知,做到有错必改、端正行动和努力的方向,改善思维和认知,从而达到促进个体成长的目的为了使新的想法(认知)习惯化,就必须认清旧想法(认知)的错误,以及在旧想法指导下所造成的各种行动上的错误,从而进行相应的纠正。

      但是,仅仅在头脑中反复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新认知和想法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印证其正确性并进行强化或者调整总之,要通过反复正确的行动才能养成新的、良好的思维方法,从而养成习惯,变成自己的性格因反复消极行动所导致的、不愉快的情感态度,将会由反复的、积极的行动所带来的、愉快的情感态度所替代从而,在反复采取良好的新行动、养成新思维方法的同时,也就养成了新的情感态度,养成了新的习惯,形成了新的性格从而,使我们的性格得到陶冶人的想法没有在人体内扎根,因而容易转换和改变;但人的情感态度是与植物神经成为一体的,是扎根于人体之内的,因此,情感态度的转变不如想法那样容易转变因此,当我们的行动受到旧的情感态度的干扰(表现出症状和对症状的关注)时,就必须坚决抵制住旧的情感态度,在理性和意志力的支撑下,去反复地采取新的行动这是自我变革的漫长艰辛历程对此,我们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的情感是我们的理智无法控制的,但我们所采取的行动(行为)是可以通过严格的自我要求来实现改变的,即我们的行动是受到我们的理智(理性和意志力)控制的对于我们无法掌控的事物(如人的情感) ,就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但对于我们能够掌控的事物(如我们的行动) ,就必须根据自己的能力状况积极的去“为所当为”,用良好的行动及其结果促进我们不断成长。

      这就是积极的“顺其自然”神经质的性格特征神经质的性格特征神经质的基本性格特征有:不安性、固执性、自我内省性及强烈欲求等四大特征,此外还有慎重、认真、细致、忍耐性强等特点神经质的这些特征,既有引发、强化神经症症状作用的方面,也有克服神经症症状的方面,具有妨碍社会生活和有益于社会生活的两面性,关键是其能否克服幼弱性(幼弱性包括观念性、依赖性和自我中心性等)1、神经质者的性格为内向型性格所谓内向型性格,是指有较强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的一种精神活动倾向这种人做事细心周密、十分谨慎,但容易陷入沉思的迷宫,往往会错过难得的成功的时机;容易发觉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常常处于缺乏自信的状态所谓外向型性格,是指精神能量带有较强的向外界的客观事物积极活动的倾向这种人一般不过分忧虑,不自寻烦恼,做事爽快、迅速,能够很快将想法付诸实践,但往往会轻率从事一般认为这种类型的人,不易患神经症但一旦由于外界的种种诱因而患上神经症的话,则其过去的外向型性格就会一变而为内向型性格内向性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在理性人格的形成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不可缺少的;但物极必反,如果仅是过分小心的只注意保全自身,就会发生负作用,从而成为神经症的温床。

      神经质者除了其内向性的一面外,还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欲望、进取心和硬不服输的反抗心理,因而容易陷入精神冲突状态2、神经质者的性格多有理智的、有意识的倾向,而且性格较为固执其往往会逐一仔细的、有意识地分析、关注自己的心身现象由于其内向性,就容易发觉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从而经常对自己感到不满,容易固着于消极的感受意识性是人类的一种优越特性,但在内向性的自我防卫方面过分的话,则会阻碍行动,陷入恶性循环3、神经质者往往会有强烈的完善欲,对自己的心身状态和工作等要求标准很高,有夸大缺点的倾向强烈的完善欲,具有促使人不惜一切努力更好的工作、投入社会的积极方面,但如果过分的话,则会成为完美主义者,从而引来许多没必要的烦恼可以说其是一把双刃剑4、神经质者往往具有比一般人敏锐的感受性,更容易感受到较强的不安和痛苦从而容易被症状束缚但只要克服了神经症症状后,其自身丰富的感受性就会对他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作用敏锐的感受性也有其积极的方面,对促进自我成长是不可缺少的神经质者没有反社会的倾向,但易受挫折,因症状而变得消极其不可能象正常人那样在接受某种刺激时会很快的作出反应,并同时很快地消退,而是往往会对接受的信息进行各种各样的人为处理,从而极易引发神经症。

      神经质者的自我内省较强,对自己的状态有反省、批判的能力;对自己的症状,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有一定要把它克服掉的强烈欲求;有强烈的执着性和不安性这些性格特征,如发挥在积极正确的方面,则会出现诚实、强烈的责任感、事无巨细、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努力向上、办事周到、关怀别人等优良品种;但是,如陷于消极、不利的方面时,则容易产生精神冲突、自我厌恶、自卑自弃的苦恼关于克服幼弱性(幼稚性)关于克服幼弱性(幼稚性)幼弱性包括观念性、依赖性和自我中心性等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长期受注入式教育而且缺乏生活经验的人们,都或多或少的有这种幼稚性克服幼弱性的过程,就是其精神上得到成长的过程所谓观念性是因神经质者在理智上追求向上的欲望很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体验方面的指导,故就表现出脱离实际、观念性地单纯追求理想在观念性的作用下,企图以理想状态(或者是自己的良好状态)为基准去判断;想用“必须如此、应当这样、必须作这样的人、必须有良好的状态、一切理应如此”等脱离实际的要求自己、社会以及周围的环境这可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完美主义的思想由于自己的理想状况与现实的情况差距很大,势必会引发思想矛盾(精神冲突) ,被自卑感所苦恼。

      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不断克服其观念性而神经症者总认为不应该有不安,认为情感可以以意志为转移,认为性格能够用意志去改变,这些都是神经症者所具有的观念性这种观念性就形成了“理应如此”的想法与现实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导致思想矛盾的产生,被症状所束缚观念性的产生,是缺乏实践的结果,是只拘泥于知识的表现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去体验、印证知识的正确性,以“事实唯真”(以事实为真实,以事实作为判据) ,才能逐渐摆脱观念性神经质者的自我中心性并不是主动的利己主义(即不是去为自己谋取私利) ,而是属于被动性的、观念性的表现,它表现出来就是因拼命地自我防卫、在精力上没有余地去关心别人而导致的只顾保护自己的顽固想法这种想法有明显的观念性,其症状存在明显的主观虚构性因此,其越努力挣扎,就越是深陷于症状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克服人的自我中心性最切实可行的途径是在实践上力所能及的、积极的“为别人做贡献”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防卫性的倾向(姿态) ,体现出过度的防卫机制:神经质者对与己无关的事感觉迟钝、漫不经心;而对与己有关的事(特别是对克服症状相关的事情)就反应迅速、细致入微,这也体现出其自我中心性。

      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克服依赖性,掌握规律性(独立性) ,克服自我中心性,开始去关心别人,为别人服务从幼儿的单一接受立场,转变为成人之间的互相接受、互相依赖的立场神经质性格的转化神经质性格的转化如上面所说,神经质性格存在两面性,即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为了充分发挥神经质性格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克服其幼弱性对于神经症患者来说,需要通过学习森田理论,来认清症状或精神冲突的实质,加深自我检查和认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