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谁说的.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19317156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97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谁说的?回答:是我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故事背景:周恩来十二岁那年,离开家乡江苏淮安,随回家探亲的伯父来到了东北沈阳一到沈阳,伯父就告诉他,沈阳有些地方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十二岁的周恩来当然不能完全明白伯父的话,但是“中华不振”四个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却让他难以忘怀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进了租界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心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