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西经典人物作品赏析.ppt

36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8145356
  • 上传时间:2018-07-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03M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中西经典人物作品赏析第三节 现实人物作品的典型美“现实”人物作品------主要是指直接反映现实生活中人物形象的作品,强调 美术反映身边的生活,追求真实与生动在表现手法上,一 般采用写实方法再现形象和细节的真实感因而常常与一定 的思想性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和思想意义主要包 括风俗画、肖像画以及历史画等 步辇图 故宫博物院藏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绢本设色 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分别是:1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2 唐·阎立本《步辇图》 3 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4 唐·韩滉《五牛图》 5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6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7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8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9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10 清·郎世宁《百骏图》《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设色 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 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 值内容反映的是吐蕃(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 公主入藏的故事公元640年,即唐贞观十四年, 吐蕃王派大相(相当于宰相)禄东赞向大唐求亲,第 二年到达长安由于当时大唐帝国国泰民安,各民 族友好相处,因此,当时竟有五个兄弟民族的首领 向大唐求亲,太宗很是为难最后,想出一个平等 竞争的办法:请五位大使参加考试,谁考胜了,就 把公主嫁给谁家的首领 当时出了五道难题,吐 蕃使臣禄东赞过关斩将,一路领先,最终取得了胜 利太宗非常高兴, 心想:松赞干布的使臣这样 机智、聪明,松赞干布自己更不用说了于是,决 定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出 嫁的消息传到吐蕃以后,吐蕃人在很多地方都准备 了马匹、牦牛、食物和饮水,决定隆重迎接;松赞 干布亲率欢迎队伍由拉萨出发直奔青海迎接松赞 干布高兴地说:“我今天能娶上国大唐公主,实在 荣幸我要为公主建造一座城,作为纪念,让子孙 万代都要与上国大唐永远亲和他按照唐朝的建 筑风格,在拉萨修建了城郭和宫室,也就是现在的 布达拉宫图卷右半是在 宫女簇拥下坐在步 辇中的唐太宗,他 的形象是全图焦点 画中的唐太宗面 目俊朗, 目光深邃 ,神情庄重,充分 展露出盛唐一代明 君的风范与威仪。

      作者为了更好地突 现出太宗的至尊风 度,巧妙地运用对 比手法进行衬托表 现一是以宫女们 的娇小、稚嫩,以 她们或执扇或抬辇 、或侧或正、或趋 或行的体态来映衬 唐太宗的壮硕、深 沉与凝定; 二是以禄东赞的 诚挚谦恭、持重有礼 来衬托唐太宗的端肃 平和、蔼然可亲之态 该图不设背景,结 构上自右向左,由紧 密而渐趋疏朗、重点 突出,节奏鲜明左侧三人前为典 礼官,中为禄东赞, 后为通译者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绢本设色 五代(原迹已佚失,今 版本为宋人临摹本) 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 故宫博物院此画卷系五代南唐宫廷画家顾闳中奉后 主李煜之命而画,主要人物韩熙载是五代时北 海人,字叔言,后唐同光年进士,文章书画, 名震一时其父亲因事被诛,韩熙载逃奔江南 ,投顺南唐初深受南唐中主李璟的宠信,后 主李煜继位后,当时北方的宋朝威胁着南唐的 安全,李煜一方面向北宋屈辱求和,一方面又 对北方来的官员猜疑、陷害,整个南唐统治集 团内斗争激化,朝不保夕在这种环境中,官 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 活上腐败,醉生梦死的糊涂人,让李后主不要 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以求自保。

      但李煜仍 对他不放心,就派画院的“待诏”顾闳中和周文 矩到他家里去,暗地窥探韩熙载的活动,大智 若愚的韩熙载当然明白他们的来意,韩熙载故 意将一种不问时事,沉湎歌舞,醉生梦死的形 态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顾闳中凭借着他 那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把韩熙载在 家中的夜宴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即刻挥笔作 画,李煜看了此画后,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 ,一幅传世精品却因此而流传下来全卷分为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为自然隔界 第一段夜宴听琴描绘了韩熙载与宾客们正在聆听弹奏琵琶的情景,画家着重地表现演奏刚开始,全场 气氛凝注的一刹那画上每一个人物的精神和视线,都集中到了琵琶女的手上,结构紧凑 ,人物集中 画中似乎传出了美妙清脆的音符, 引起了观众 的共鸣,画家根据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年龄,刻划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姿态、性格和表情,显示 出作者的高超画艺此段出现人物最多,计有七男五女,有的可确指其人,弹琵琶者为教 坊副使李佳明之妹,李佳明离她最近并侧头向着她,穿红袍者为状元郎粲另有韩的门生 舒雅、宠妓弱兰和王屋山等 第二段观舞“ 六么”描绘了 韩熙载亲自 为舞伎击鼓 ,气氛热烈 而动荡其 中有一个和 尚拱手伸着 手指,似乎 是刚鼓完掌 ,眼神正在 注视着韩熙 载击鼓的动 作而没有看 舞伎,露出 一种尴尬的 神态,完全 符合这个特 定人物的特 定神情。

      第三段宴间 小憩描绘的 是宴会进行 中间的休息 场面,人物 安排相对松 散韩熙载 在侍女们的 簇拥下躺在 内室的卧榻 上,一边洗 手,一边和 侍女们交谈 着,也是整 个画卷所表 现的夜宴情 节的一个间 歇,整体气 氛舒缓放松 第四段女伎演乐表现了女伎们吹奏管乐的情景,人物疏密有致, 韩熙载换了便服盘膝坐在椅子上, 正跟一个侍女说话奏乐的女伎们排成一列,参差婀娜,各有不同的动态,统一之中显出 变化,似乎画面中迷漫着清澈悦耳的音乐 第五段夜阑人散画面描绘宴 会结束,宾客们 有的离去,有的 依依不舍地与女 伎们谈心调笑的 情状,结束了整 个画面完整的 一幅画卷交织着 热烈而冷清、缠 绵又沉郁的氛围 ,在醉生梦死的 及时行乐中,隐 含着韩熙载对生 活的失望,而这 种心情,反过来 又加强了对生活 的执着和向往《农民的舞蹈》 作者是尼德兰画家彼得·勃鲁盖尔,因他有两个儿子,也都是画家,故后世称他为 “ 老勃鲁盖尔” 他对农民的生活怀有深切的同情,在欧洲画史上,他是最早的一位自觉的 农民画家,人称“农民勃鲁盖尔”《农民的舞 蹈》和另一幅《 农民的婚礼》是 姐妹篇,都作于 木板上生动刻 画了一些饱受压 迫,但不为苦难 所压倒的尼德兰 农民的形象。

      表 现了他们豪迈、 乐观的性格,以 及那种粗犷开朗 的精神生活农 民形象有点诙谐 味道,但不是讽 刺他们,作者画 画不拘小节,不 受清规戒律的约 束,有时竟把农 民大便的姿势也 画上去,似乎有 一种向时代风格 挑战的意味画中央那一对跳着 舞往中景走去的农民夫 妇,是背朝观众的,就 像他们是偶然进入这个 “镜头”里的大概这是 一个冬闲季节,辛苦了 一年的农民们,在这个 节日般的村口聚会笑谈 ,有人奏起了民间乐曲 ,有人用脚跺着节拍, 翩然起舞,让终年劳累 的筋骨松弛一下;左侧 一张桌子前,一个农民 正在吹奏风笛,后面两 个农民在饮酒猜拳;在 他们的后边,有一对情 侣倩不自禁地在接吻 远处一家农舍前,一个 农民急忙把女主人请出 来跳舞风俗气息浓郁 ,勃鲁盖尔很少用调和 色, 画面形象偏重于寓 意性,夸张和怪相是他 的绘画特点顾与治小像曾鲸(1568—1650年),是明代晚期著名 的人物肖像画家,字波臣,福建莆田人曾 寓居浙江杭州、余姚等地,晚年迁寓金陵(今 南京)曾鲸的生活年代,正是意大利传教士 利玛窦东来之时,西洋画中强调的明暗阴影 对曾鲸的传统肖像变革有着重大的影响他 的肖像画,在注重传统“墨骨”的方法上,融 合了西洋画中阴影画法,所以多用淡墨渲染 人体结构的阴阳凸凹。

      据说他每画一像,要 用淡墨烘染多次,直到将人物的神气完全表 现充足之后,才敷以淡色,所谓“每图一像, 烘染数十层,必匠心而后止”,为传统的肖像 画法注入了新的表现活力他的这种画法曾 在画坛风行一时,谢彬、郭巩、徐易、沈韶 、刘祥生等人都曾从学于曾鲸,遂形成“波臣 派”作品中顾与治正襟独坐,风姿卓著,仪 态从容,双目凝视,嘴角含笑,维妙维肖地 表现了顾与治温厚洒脱的个性后人对曾鲸 的肖像画评论:“如镜(中)取影,妙得神情”夜巡 1642年 伦勃朗油画《夜巡》是伦勃朗一生中最著名也最受争议的作品当时,他接受了为阿姆斯 特丹射手队成员画一幅群像的订件伦勃朗在构图上一反陈规,画面采用接近舞台效果的 手法,既让每个人的形像都出现在画面上,又安排得错落有致,塑造了一个庄严有序的战 士出征场面巧妙的光线运用为画面增添了某种神秘感,两个主要人物处于照明中心,神 情逼真生动,强化了画面宏伟的巴洛克风格, 但顾主们却对作品很不满意,射手们每人 出一百弗罗仑(荷币),各自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与别人占在同等的位置但画面并没有为他 们安排相同的位置和清晰程度因此他们要求修改此画,但遭到伦勃朗的拒绝为了索回 画金,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将伦勃朗告上法庭,并对他进行大肆攻击,使画家陷入了艰 难的处境。

      画面表现了队 员们纷纷涌上街头 ,画中两位身着不 同服装的人走在队 伍的前列,构成了 画面的中心他们 一个身穿黑军服, 头戴黑礼帽,披着 红披巾,一个穿黄 色军服,戴黄色帽 子二人正在沉着 镇静地商议问题, 准备对整个队伍的 行动作出决议其 他队员跟在他们身 后,有的手持长枪 ,有的挥舞旗帜, 有的在互相议论, 队伍出发时的紧张 气氛跃然纸上在人群中还有一 个形象鲜明的小女孩 ,夹杂在人群中惊慌 失措的样子,是整个 画面的意外插曲,有 人认为她是光明和真 理的化身整个画面 除了两个队长和那个 小女孩外,其他人物 都被安排在了暗色调 的中、后景中,光线 明暗对比强烈,人物 主次分明,可到了19 世纪,由于油画表面 呈现了黑褐色,有人 误认为画家描绘的是 晚上的场景,因此取 名《夜巡》后经专 家鉴定,画家采用的 是白天的自然光线, 描绘的也是白天的场 景荷兰画派------ 17世纪前期荷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新的文化气氛培养了杰 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荷兰画派 ,荷兰画家勇敢地挣脱了千余年以来神话和宗教题材的束缚,而把现 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绝大多数画家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新 兴的资产阶级和中下层平民开始成为绘画中的重要角色,绘画艺术反 映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大为增加,这是他们对现实主义艺术的一 大贡献。

      但新兴的资产阶级与市民阶层有追求进取的一面,也有满足 现状、追求安乐的一面,某些作品过多地描绘了他们的生活琐事与闲 情逸致倒牛奶的女佣 微米尔 微米尔,又译作弗美尔 ,是17世纪荷兰最独特的风 俗画家微米尔的绝大部分 绘画内容是他周围的日常生 活这一幅《倒牛奶的女佣 》作于1658年,构图不很复 杂,轮廓比较清晰,环境纯 朴将一个简朴的厨房画得 很有感情,甚至能令不少观 者产生不同的怀旧心理女 佣人是个健壮如牛的村妇, 她塞起了胸前围裙的一角, 正忙着准备早餐左边墙角 有一窗户,一边挂着一只藤 篮和一盏马灯桌上杂乱地 摆着一些食物人和物的质 感都非常强烈《纺织女》是委拉斯贵兹﹙ ﹙1599-1660﹚ ﹚58岁时的作品这幅画是根据神话传说《变形记》创 作而成古时有位凡女阿涅克剌发明了纺纱织布,这使智慧女神雅典娜十分恼火,一气之 下就把这位聪明的少女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