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结束也是开始 哲学 [范儿也是一种生活哲学].docx
3页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是结束也是开始 哲学 [范儿也是一种生活哲学] 什么是范儿?范儿是一种精气神儿你甚至可以说,范儿是让人思索的一种生活哲学 中国入走过各朝各代,于文明积淀和生活碎片之中,活出了丰富的精神和面貌多看一眼中国人走过的路、曾经有过的样子,是一件有意思且有意义的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这种打着时代烙印的“范儿〞便由此诞生了 范儿是个百搭词:大到宇宙范儿,小到不吃午饭范儿,都能成立作为最正确后缀,前面既可接名词,也可接形容词、动词、短语和句子它说白了是一种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又影响至众生仿照,从而产生“从众效应〞,而聚众为群,群起而趋之,则最终演化为一种趣味、一种风气和一种美学 范儿类似于“贴标签〞和“定位〞,戴礼帽、玩摇滚,那是左小祖咒;头发一丝不乱、喝咖啡、说清口,那是周立波头发一丝不乱、当评委、好大词,那是余秋雨,头发一丝不乱、演电影、做闷骚状,那是梁朝伟,头发一丝不乱,表情一丝不苟,偶尔一丝不挂,那是汤唯…… 处在一个品牌当道、传媒横行的时代,范儿让别人一望便知深浅,范儿也让自已把身边琐碎生活中的那一地鸡毛,绽放出无尽的美学色彩和符号意味。
什么是范儿?范儿是一种精气神儿每个人都在查找自己的范儿,对内,那是人之为人、你之为你的品相、成色、器宇、重量所呈现出的一种光华;对外,则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气场一样,范儿咬合,气场不投,范儿交恶 所以,范儿经常不是利益群体的称呼,而是对一个趣味群体的统称刘索拉说:“活着就是为了查找同类〞可以理解为,查找相同范儿的人有范儿就有粉丝,没范儿只有僵尸范儿不合规,必被“拉黑〞,同理,你自己范儿不到位(倒范儿)就会被“取消关注〞正所谓,规格之内,必有范儿 “范儿〞是一个有穿越力、能被架空的所指,其能指之处,从历史到当代、从西洋到东土、从文化到生活、从精神领域到世俗领地,一切社会生活的流变,到头来都指向一个又一个的范儿,构筑着维系历史、传承文化、流转生息的动力――时代变迁,范儿永存 曾经,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有范儿的文化里儒家范儿,讲究的是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释家范儿,提倡的是众善奉行、诸恶莫做;道家范儿,主见的则是无为而无不为,不争故莫与之争 全部这些,可以构成中国人的传统范儿就不说远的民国范儿,当代人读现代文学、看年月戏、鉴赏民国艺术、评介名士风流、游历城市的民国建筑,可算流行的精神消费,当代人看近百年前的同胞如何鲁莽而英勇地进行着现代文明的创造与接轨,可算深度的精神沟通。
昨天是今日的镜子,也可以是今日的养分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当年的一抹流行色,在几度夕阳红之后,变成复古范儿、返祖范儿、前朝范儿 恰如李敖所声称的,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形势大好,人心大坏〞,而“礼崩乐坏〞的本质,就是“失范儿〞,诸多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和意义所在,均被现实无情地肢解了,人们面临的是无力感,无梦、元痛、无趣的三无症状而唯其“失范儿〞,“示范〞才有了意义 抽三五、喝可乐、套黑衣、穿皮裤、聊八卦、抖历史、混派对、跑江湖、蹭演出、玩失踪都在示着一种范儿;用苹果、上微博、泡夜场、写歪诗、搞纯爱、爬珠峰、修老巢、办杂志、拍写真、逛巴黎也是范儿……在当代,范儿业已演进为生活方式的学问了,你甚至可以说,范儿是让人思索的一种生活哲学 没有最高级的范儿,只有更高级的范儿,但落实到我们具体每一个人身上――你想要的是个什么范儿呢? 第 3 页 共 3 页。
